第14章 冰魄真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枝梅众好汉的眼神,不时在陈棠和梅映雪之间打转。  

大当家方才还说,与这位西陵魔君只是相识,并无儿女私情。  

结果人家为了大当家,一夜未睡,孤身上路,跑到国都将黑水王都给杀了!  

要说两人没事,鬼都不信。  

“你,你怎么…”  

周围人太多,大家都看着呢,梅映雪不敢流露什么,只是支吾着问道。  

“我本就要去黑水国都走一趟,找那里的玄天观主询问点事,杀一个黑水王,也是顺手的事。”  

陈棠微微一笑,道:“昨晚看你太累了,从今不必再背负什么血海深仇的压力,能轻松一些。”  

“谢了。”  

梅映雪轻声道。  

孟凉玉问道:“那这位就是黑水国都的玄天观主了?”  

陈棠点点头。  

他赶赴黑水国都,找上玄天观主询问一番。  

监视三千雪岭之事,是他安排的人,由玄天教主下令。  

关于‘道宗’之事,此人一概不知。  

估计以此人的层次,还没机会接触道宗。  

极北寒域分为黑水国,孤峰国,飘雪国,冰晶国,霜落国,风暴国,极寒国七国,以万仞峰为中心,也是刀皇的修行之地。  

以陈棠目前的修为,足以横行寒域七国。  

但若是惊动刀皇,就要避退锋芒。  

所以,他才选择连夜赶赴黑水国都。  

也是仗着小金鹏的极速,才能在一夜之间走了个来回。  

兵贵神速,趁着此战的消息还没传到万仞峰的时候,先将黑水王和玄天观主杀了。  

当然,在黑水国都大闹一场,依旧以西陵魔君的名义。  

“饿了吧,先吃点东西,边吃边聊。”  

梅映雪招呼一声,带着陈棠众人进了营帐。  

陈棠道:“吃过东西就得收拾一下,尽快拔营,离开黑水国。”  

梅映雪众人点点头。  

这边闹出这么大动静,连黑水王都死了,必会引得寒域七国震动。  

必须得趁着消息还没传开,尽早返回三千雪岭。  

孟凉玉问道:“陈兄,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陈棠道:“元青默将要在京城秋后问斩,我得入京去救人。”  

“魏王要被问斩了?”  

宗竹岚、燕绮二人心中一惊。  

他们北上,来帮助一枝梅的时间较早,还不清楚京城中发生了什么。  

陈棠简单解释了下,又道:“除了救走元青默,也想带沐姐离开,远离那个是非之地。”  

“我带着一枝梅,跟你一起!”  

梅映雪立即说道:“若非长公主遣宗前辈,燕姐姐过来帮忙,一枝梅根本撑不到现在。听那青龙司君的意思,他们已经盯上长公主了。”  

“那倒不必。”  

陈棠摇了摇头,道:“届时京城必会大乱,一枝梅战斗力不够,更何况,还是伤员满营。”  

一枝梅只剩下五千多人。  

且不说大乾京城镇守的重兵,光是玄天教的三十六渠帅,便有十几位在京城附近驻扎镇守。  

一枝梅去了,掀不起多大浪花。  

宗竹岚、燕绮二人听到陈棠愿意将青沐长公主带走,心中有喜有忧。  

喜的是,陈棠还算有良心,没有忘记长公主。  

忧的是,京城重地,戒备森严,长公主更是深居宫中,怎么可能轻易被带走。  

更何况,陈棠还要去京城救魏王。  

宗竹岚紧锁眉头,问道:“陈棠,魏王既然要被秋后问斩,必定有重兵把守,想要救人,难如登天,你有什么计划?”  

“劫天牢!”  

陈棠语出惊人。  

“这不可能。”  

宗竹岚摇头,断然道:“大乾京城的水太深了,就算你有宗师之力,一旦陷入其中,也无法全身而退。更何况,还要闯天牢救人。”  

她本以为,陈棠是有什么计策谋略,来个偷天换日,瞒天过海,将魏王和长公主偷偷带走。  

没想到,陈棠要硬来。  

“不错。”  

燕绮道:“京城有玄天教主和慕容道业两位化境大宗师坐镇,固若金汤,别说硬闯天牢,稍有异动,两位化境大宗师就会第一时间现身。”  

“太尉宇文茂也坐镇京城,城外还有十几位渠帅镇守,据说其中光是宗师强者,便有七位。”  

陈棠神色如常,道:“此事我另有安排,到时候再看。”  

大乾京城有再多的宗师,他都不怕。  

唯一忌惮的就是两位化境大宗师。  

但此事,也并非无解。  

在凉州修炼的三个月,陈棠就已经想出几个应对方案。  

宗竹岚、燕绮二人见陈棠心意已决,便不再相劝,道:“我们承蒙长公主恩情,有什么安排,尽管吩咐。”  

“我也去!”  

梅映雪当即说道。  

陈棠摇头道:“届时京城必有一场恶战,太过凶险,你还没修炼出内气,可能无法自保,还是算了。”  

梅映雪并未受到打击,反而激起好胜之心,抿了抿嘴唇,目光坚定,问道:“只要我修炼出内气就能跟你一起去吗?”  

陈棠沉吟不语。  

孟凉玉在一旁说道:“其实大当家已经修炼到六品伐髓境大成,只差一步,就能踏入五品内丹境。只是这段时间,一直逃亡,也没有太合适的内功心法。”  

“对了。”  

提到此事,陈棠从怀中拿出一片长方形的暗黑色铁片,递给梅映雪。  

“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