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最后一个东北军》在美国的巨大反响!(6/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就迫不及待地让吉米给我找来了所有的报纸,我想看一看美国人对于这部电影的看法,对于这场战争的看法。

结果我被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报道淹没了!

《洛杉矶时报》,头版头条上面放着一张巨大的图片。这是张从电影中截取下来的图片:一片废墟之上,一片到处都是尸体的阵地之上,一个满身是伤的东北军士兵挥舞着一面旗帜,一片红龙大旗!

图片的下面,有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很短,只有两个单词:为自由!

“如果说,威廉.华莱士在临死的时候高呼的那声自由,震撼了整个世界的话,那么昨天,柯里昂先生的电影《最后一个东北军》里面,这面飘扬着的旗帜代表了同样的一个含义:自由!”

”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想绝大多数的民众都是带着一种轻松地心态去看地。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带着爆米花进去的。但是等电影散场。等他们出来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双眼红肿,每个人都是紧紧攥着拳头!”

“我在想,这样的一部电影,到底是什么感染了美国人。让他们对一个外国发生的战争如此地揪心,他们关心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对我们本国战争的关注!”

“是自由的力量!是那些中国军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自由的力量!”

“而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有了这种力量的支撑,它还有什么不能克复的呢!中国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国家,中国人是一个值得敬佩的民族!”

《洛杉矶时报》地这片评论是从一个宏大的视角去看待整个问题,而接下来,很多报纸和评论关注的都是这部电影的本身。

约翰.福特在《洛杉矶论坛报》上面撰文,这样写道:“安德烈.柯里昂又拍摄了一部杰作,一部必将留名青史的杰作!看完这部电影,很多好莱坞的导演都无比羡慕地这面说道。他们两眼放光,都在想这部电影如果是自己拍摄的,那该多好。”

“我很鄙视这样的导演。我想问他们的是:你们看到了安德烈.柯里昂的辉煌。有没有看到他和他的团队付出的艰辛?!”

“在好莱坞,有谁会想他那样,不远万里跑到地球另外一段地国家里面去,跑到战场上,拿起摄影机和那些战士们呆在一起,面对着炮火和死亡!?没有!没有任何人!”

“安德烈.柯里昂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经典。这个我们已经似乎习惯了。我们似乎认为,安德烈.柯里昂就是电影界的上帝,他有着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手!但是我想说的是,在电影界,只有辛勤和汗水才能够得到成功!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你要拥有一颗滚烫的心!”“在好莱坞。在对待电影的态度上面,没有一个人能够比得上安德烈.柯里昂,他是那种一心把电影的艺术性、电影地使命感奉为最高准则地人,在他手里面,电影不是赚钱的工具,而是匕首,是机关枪,是旗帜!”

“有了这使命感。他地电影才会部部经典。部部震撼人们的心灵!《最后一个东北军》拍摄得如此的成功,为什么?因为安德烈.柯里昂有一颗滚烫的心!也只有拥有这样的一颗心。他才能够义无反顾地像个战士一样走上战场!在好莱坞,能够做到这些的导演,有几个!?”

“不要老是羡慕地说我如果拍出这样的电影该多好。你们应该踏踏实实地冷静下来,认认真真地对待电影这个神圣的东西,就像安德烈.柯里昂一样。”

约翰.福特提到了电影的态度问题,我看了很是感动。在好莱坞,能够深刻理解电影使命的导演,虽然有一些,但是大多数的人还是欠缺的。

其实拍电影,最需要的,还是良心。技术之类的,都是皮毛。

在《好莱坞时报》上,金.维多开始单纯而深刻地谈论了这部电影。

“好莱坞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一部划时代的战争史诗篇!真正的现代战争电影的开山之作!这是我对柯里昂先生的这部电影的评价。事实上,我个人认为,这个评价还是不够的。”

“这部电影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很多答案。《最后一个东北军》,在形式上采用的是分线汇总结构,先是三个看似独立的故事,然后会聚在一起,这样的手法,是梦工厂的独创,现在看起来并不是很新鲜,但是却完美地表现出了这部电影的深邃!”

“除此之外,我觉得这部电影的最大特色,是它开创了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而这种类型是我们之前所缺少的!战争电影,我的意思是说关于现代战争的电影,好莱坞有不少,尤其是关于十几年前的那次世界大战的。但是仔细想一想,这些电影我们现在能够想到几部呢。这些电影,要么就是变现一下战争的场景,这些场景往往都是单薄苍白的,要么就是以战争为背景来表现社会上地任务命运。但是往往拍得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这么多年来。我们好莱坞出产关于现代战争地电影就是这个样子,一直到昨天晚上!《最后一个东北军》,完全打造而来一个巅峰,开辟了一个关于现代战争电影的全新时代!我想从此之后,会形成一个东北军模式:将波澜壮阔的战争和人物命运紧急联系在一起进而凸显出主题的模式,这个模式。是柯里昂先生给好莱坞电影史上乃至世界电影做出的又一大划时代的贡献!”

“拍了这么多年电影地好莱坞导演,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后,终于可以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战争电影可以这么拍!柯里昂先生带给我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