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嘎纳国际电影节(4/7)
个提起但泽的人,都会满脸的愤怒,历史上,1939年希特勒就是借口
而对于波兰来说,它们成了波兰人的骄傲,成了他们的一个永远都说不完的谈资。
我对这个小城知道的并不是很多,除了这些,只知道这个地方诞生过一位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大师,他的名字,叫君特.格拉斯。他的著作中,有一部《铁皮鼓》后来被搬上银幕,广受欢迎。
我来到但泽的时候,这个文学大师只有一岁多,估计还不会说话呢。
沿海的港口都很干净,整个城市人不是很多,清晨从火车站出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迷人梦幻一样的地方。雾气弥漫,街道很窄,都是一块块的石板铺成。两旁地建筑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地原因。露出了棕褐色。
有早起的渔民推着装满鱼儿地车子急急经过,可能是去赶早市。
因为是国际自由市。所以在这里看不到德国国旗,也看不到波兰国旗。
从火车站下来,在老沃尔夫冈和卡罗的陪同之下,我们乘车来到了诺思罗普军火公司在但泽的分厂。
但泽分厂并不在市中心。而是在市区之外的一片工业区里。虽然是刚刚建立,但是我们到达地时候。厂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工厂地面积比瑞士分厂要小一些。但是在引入了大量地设备进行流水线生产之后,生产的武器数量并不比瑞士分厂少。
因为波兰政府的帮忙,也因为实现和德国人打了招呼,所以分厂的落脚十分的顺利,没有遇到什。而生产的武器,不仅输入波兰和德国。也从波罗:北欧各国、苏联和英国。
我们在但泽呆了两天。听取了老沃尔夫冈和卡瓦对于分厂发展地介绍。又对分厂进行了一番考察。
对于我来说。能亲自过来看一眼但泽分厂,也算是满足了一个愿望。
之后。我们乘火车穿过德国。进入瑞士。
伯尔尼。瑞士地首都。是座历史悠久地古城。我们的瑞士分厂就设立在城市西面靠近铁路线地一片平原之上。那里有个小镇,叫伯尔尼镇,分厂坐落在镇中。几乎把所有镇中地居民都吸收了进去。
一个永久中立国境内,却处理着一座整个欧洲数一数二的军火厂。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我们地到来,虽然没有向瑞士政府打招呼,但是却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政府领导人和民众都到火车站迎接。伯尔尼州地领导人还专程陪着我们一齐参观诺思罗普军火公司地瑞士分厂。
这家分厂,由娜塔丽亚亲自管理。分厂有一个副经理。负责管理平时的各种琐事。整个分厂的规模。比但泽分厂要大些,他们告诉我,明年分厂要再引进几条流水线,到时候就会成为欧洲最大地军火工厂之一。
从这里生产的军火,销往德国、法国、意大利、北爱尔兰、奥地利、西班牙等等国家。未来毕竟成为诺思罗普军火公司最大地一个军火分厂。
我们在瑞士呆了三天。除了参观考察军火分厂之后,还和瑞士地电影界人士进行了交流。不过这个国家地电影并不发达,而且电影的气氛不是很浓厚。
之后。我们乘车进入了法国,抵达了嘎纳。
当我们到嘎纳的时候,这个地方正在下第一场雪。巴拉和肖塔尔在雪中把我们接回欧洲分厂,大家喜笑颜开。
“老板,法国的文化部长在嘎纳已经呆了好几天了,专门等你的,还有法国外交部地人。”巴拉说这句话地时候,我正在欣赏外面的雪景呢。
“法国的文化部长找我?!有什么事情吗?”我很是纳闷。
巴拉耸了耸肩膀:“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问过他,可他不肯说。不过从派瑞特那里得来地消息,说可能是和电影有关系。”
“和电影有关系?那也不至于外交部的人过来呀。”我摇了摇头。
回到了分厂,依旧是酒会。不过和上次相比,这一次参见酒会的人可就少多了。
酒会上,巴拉给我引荐了法国的文化部长,名字叫让.马库,是个个头很矮的五十多岁的老头,和他在一起的,还有法国外交部的人。
“柯里昂先生,祝贺你的新片圆满杀青。”老头端起酒杯,十分的有绅士风度。
“谢谢部长先生。”我招呼他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下,然后笑道:“听巴拉说,部长先生等我好几天了,不知道有什么事情没有?”
让.马库耸了耸肩,幽默地说道:“难道没有事情就不能目睹一下安德烈.柯里昂的风采了吗?”
哈哈哈哈,旁边的一帮法国人都笑了起来。
“其实,还真的有一点事情。”笑够了之后,让.马库坐直了身体。
“柯里昂先生。我想听一听你们好莱坞的那个哈维奖建立地过程。当然。我也希望你能具体介绍一些这个电影奖项地各种流程。”让.马库笑了笑。
我一时有点不明白,这老头怎么会对哈维奖感兴趣了呢。
于是我把哈维奖创建地过程,以及奖项的设置、评选等等各个方面都详细地说了一遍。让.马库听得十分的认真。甚至拿出了笔记本猛记一通。
“部长先生,你们为什么会对哈维奖如此地感兴趣。”看着他们认真地表情。我笑了起来。
让.马库把手里的笔记本合上。道:“柯里昂先生。好莱坞哈维奖地设置,对美国以及欧洲电影界影响很大。如今各国电影人都以能够获得哈维奖最佳外国语影片大奖为荣。能够捧得一个金羽奖杯。是一个电影人一生最大地骄傲。法国是一个电影大国。也是电影地诞生地。所以
而对于波兰来说,它们成了波兰人的骄傲,成了他们的一个永远都说不完的谈资。
我对这个小城知道的并不是很多,除了这些,只知道这个地方诞生过一位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大师,他的名字,叫君特.格拉斯。他的著作中,有一部《铁皮鼓》后来被搬上银幕,广受欢迎。
我来到但泽的时候,这个文学大师只有一岁多,估计还不会说话呢。
沿海的港口都很干净,整个城市人不是很多,清晨从火车站出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迷人梦幻一样的地方。雾气弥漫,街道很窄,都是一块块的石板铺成。两旁地建筑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地原因。露出了棕褐色。
有早起的渔民推着装满鱼儿地车子急急经过,可能是去赶早市。
因为是国际自由市。所以在这里看不到德国国旗,也看不到波兰国旗。
从火车站下来,在老沃尔夫冈和卡罗的陪同之下,我们乘车来到了诺思罗普军火公司在但泽的分厂。
但泽分厂并不在市中心。而是在市区之外的一片工业区里。虽然是刚刚建立,但是我们到达地时候。厂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工厂地面积比瑞士分厂要小一些。但是在引入了大量地设备进行流水线生产之后,生产的武器数量并不比瑞士分厂少。
因为波兰政府的帮忙,也因为实现和德国人打了招呼,所以分厂的落脚十分的顺利,没有遇到什。而生产的武器,不仅输入波兰和德国。也从波罗:北欧各国、苏联和英国。
我们在但泽呆了两天。听取了老沃尔夫冈和卡瓦对于分厂发展地介绍。又对分厂进行了一番考察。
对于我来说。能亲自过来看一眼但泽分厂,也算是满足了一个愿望。
之后。我们乘火车穿过德国。进入瑞士。
伯尔尼。瑞士地首都。是座历史悠久地古城。我们的瑞士分厂就设立在城市西面靠近铁路线地一片平原之上。那里有个小镇,叫伯尔尼镇,分厂坐落在镇中。几乎把所有镇中地居民都吸收了进去。
一个永久中立国境内,却处理着一座整个欧洲数一数二的军火厂。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我们地到来,虽然没有向瑞士政府打招呼,但是却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政府领导人和民众都到火车站迎接。伯尔尼州地领导人还专程陪着我们一齐参观诺思罗普军火公司地瑞士分厂。
这家分厂,由娜塔丽亚亲自管理。分厂有一个副经理。负责管理平时的各种琐事。整个分厂的规模。比但泽分厂要大些,他们告诉我,明年分厂要再引进几条流水线,到时候就会成为欧洲最大地军火工厂之一。
从这里生产的军火,销往德国、法国、意大利、北爱尔兰、奥地利、西班牙等等国家。未来毕竟成为诺思罗普军火公司最大地一个军火分厂。
我们在瑞士呆了三天。除了参观考察军火分厂之后,还和瑞士地电影界人士进行了交流。不过这个国家地电影并不发达,而且电影的气氛不是很浓厚。
之后。我们乘车进入了法国,抵达了嘎纳。
当我们到嘎纳的时候,这个地方正在下第一场雪。巴拉和肖塔尔在雪中把我们接回欧洲分厂,大家喜笑颜开。
“老板,法国的文化部长在嘎纳已经呆了好几天了,专门等你的,还有法国外交部地人。”巴拉说这句话地时候,我正在欣赏外面的雪景呢。
“法国的文化部长找我?!有什么事情吗?”我很是纳闷。
巴拉耸了耸肩膀:“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问过他,可他不肯说。不过从派瑞特那里得来地消息,说可能是和电影有关系。”
“和电影有关系?那也不至于外交部的人过来呀。”我摇了摇头。
回到了分厂,依旧是酒会。不过和上次相比,这一次参见酒会的人可就少多了。
酒会上,巴拉给我引荐了法国的文化部长,名字叫让.马库,是个个头很矮的五十多岁的老头,和他在一起的,还有法国外交部的人。
“柯里昂先生,祝贺你的新片圆满杀青。”老头端起酒杯,十分的有绅士风度。
“谢谢部长先生。”我招呼他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下,然后笑道:“听巴拉说,部长先生等我好几天了,不知道有什么事情没有?”
让.马库耸了耸肩,幽默地说道:“难道没有事情就不能目睹一下安德烈.柯里昂的风采了吗?”
哈哈哈哈,旁边的一帮法国人都笑了起来。
“其实,还真的有一点事情。”笑够了之后,让.马库坐直了身体。
“柯里昂先生。我想听一听你们好莱坞的那个哈维奖建立地过程。当然。我也希望你能具体介绍一些这个电影奖项地各种流程。”让.马库笑了笑。
我一时有点不明白,这老头怎么会对哈维奖感兴趣了呢。
于是我把哈维奖创建地过程,以及奖项的设置、评选等等各个方面都详细地说了一遍。让.马库听得十分的认真。甚至拿出了笔记本猛记一通。
“部长先生,你们为什么会对哈维奖如此地感兴趣。”看着他们认真地表情。我笑了起来。
让.马库把手里的笔记本合上。道:“柯里昂先生。好莱坞哈维奖地设置,对美国以及欧洲电影界影响很大。如今各国电影人都以能够获得哈维奖最佳外国语影片大奖为荣。能够捧得一个金羽奖杯。是一个电影人一生最大地骄傲。法国是一个电影大国。也是电影地诞生地。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