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路过大雪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支草原上的马帮,一路向北,马帮里有两个非常狼狈的男子,两人都情绪跌落,非常沮丧。  

一个非常年轻,身配双剑,一个年纪不小了,下颌胡须乱七八糟。  

这两人正是孙燕晚和西西木里,两人在孙燕晚“带路下”,在大草原上迷路了,差点没饥渴而死,亏得有这支马帮路过,把两人捎带上路。  

孙燕晚微微觉得,有些对不住西西木里,他随着武功渐渐高明,对天地自然,失去了常人该有的畏惧之心,这一次迷路,让他老实了许多,连吹牛的毛病都治好了大半。  

孙燕晚偶尔也担心,大琅若是不及反应,出了意外怎么办?又或者黑蛟城有什么事情?但他毕竟两世为人,深切明白一点——世上事,操心不得那么多!  

西西木里忽然说道:“我当时怎么就鬼迷心窍,非要单人独闯黑蛟城呢?”  

“若是我不下船,无影侯未必敢有所举动。”  

孙燕晚说道:“老西,不要想那么多。做人呢!要向前看。”  

西西木里仰天长叹,他现在不往前看,还能回头看么?  

孙燕晚饶有兴趣的问道:“鬼迷心窍,做人向前看,用伯食话怎么说?”  

西西木里大费周章的把这两句话翻译了一遍,孙燕晚又闻起来,其他的伯食语,这段时间他和西西木里一起赶路,本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学点什么?孙燕晚跟西西木里学了不少伯食语。  

当然主要还是为了翻阅太阳金书方便。  

西西木里又没想过,要把这卷辛辛苦苦,在伯食各大神殿凑集来的宝卷,送给一位大琅国人,当然没有做任何翻译。  

孙燕晚虽然向西西木里询问过,太阳金书上的文字,也偷偷记录下来,搞了一卷翻译本,但总觉得西西木里仓促翻译,未必能做到信雅达,故而就想自己也学一学伯食语,这一路上进步还挺快。  

他毕竟是当年考的大学不错,也是卷出来的人物,在语言学习上颇有天分。  

马帮的首领是个中年刀疤汉子,他还有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帮他做事,女儿纯粹是跑出来玩。这个叫凌娅的草原女儿,经常来找两个陌生人闲聊,尤其是对孙燕晚尤其感兴趣。  

孙燕晚倒是对这个草原少女,爱答不理。  

西西木里被孙燕晚坑的有气没力,只想能尽早赶到战场,万一还来得及,把无影侯投靠北燕的消息传递出去,还能收一收本钱。  

孙燕晚稍稍振奋了一点精神,忽然听到队伍前方,有人放声吟诗,听了一句,他就微微尴尬,对西西木里说道:“这篇诗文,是我所做。”  

西西木里乜眼相看,意甚不屑,心底暗道:“决计不会再信他分毫。”  

凌娅忽然策马跑了过来,有点兴奋的说道:“你们听到有人吟诗了吗?”  

孙燕晚点了点头,说道:“这么大的声音,岂有听不到的道理。”  

凌娅说道:“这首诗,据说是大琅人最年轻的状元所作,说的是两个年轻人痴心相爱…”  

西西木里的眼神,又多了几分鄙夷,说道:“大琅最年轻状元的诗文。”  

“你是最年轻的状元么?”  

孙燕晚一直都没跟西西木里说起自己的身份,西西木里也只当他是黑蛟城的城主,就如自己的伯食国,也有人会用他的城池名字称呼他,从没想过孙燕晚还有其他身份。  

孙燕晚讪笑了一声,还真不好解释,不过这事儿也没什么解释的必要,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  

他笑了一声,说道:“前方吟诗的是谁人?”  

凌娅说道:“应该是大雪山的弟子,这附近就是大雪山了,他们都是隐士宝音梵者的传人。”  

孙燕晚登时就精神了,他们嵩阳派好多人,都跟大雪山的人熟,尤其是他和七师叔,两人都干过同样的事儿,抢大雪山一脉的扇子。  

孙燕晚心道:“只要不是遇上梵拿珈二,应该也没什么人能够认出我来。”  

“只要我不用冰蚕宝扇,应该也不会惹出来宝音梵者。”  

“普通大雪山弟子,有不曾见过我,不必担心。”  

随即孙燕晚就听到了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叫道:“凌娅,这是我新学的诗句,可好听么?”  

凌娅驱策马儿,赶了过去,叫道:“我早就听人说过了。”  

一个年轻的男子悠然现身,他后背上插了双钩,额头上扎了一根黄色带子,看起来也有几分英俊。  

孙燕晚松了口气,他不认识对方,很明显这个大雪山一脉的弟子,也不是人孙燕晚,他是凌娅的倾慕者,特意等在前头吟诗,就是为了讨凌娅的欢心。  

凌娅并不买账,但还是跟他有说有笑起来。  

西西木里忽然说道:“这个女孩子非常不错,在伯食国至少能卖三百朱!”  

“换算成你们大琅国的钱,大概就是七百贯。”  

孙燕晚颇有些无语,伯食国那边贩卖人口,乃是常态,西西木里见到他的时候,还曾威胁过,若是黑蛟城不肯投降,待得破城之后,就把所有人卖去黑大陆,给披发人为奴。  

作为现代人,他并不怎么能接受这种事儿。  

但他也知道,西西木里并不是想要买卖草原上的少女,他只是用伯食国通俗的比喻,夸赞少女的美貌。  

对善于经商的伯食人来说,女性的美貌,直接可以物化为金钱,称赞一个女人价值多少朱,在伯食国绝非是冒犯人,而是由衷之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