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7章 休整期(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艾哈大将军等人在谈论镇北骑一众高手的时候,只提到了周青峰和塞露维妮娅,大家似乎都有意无意的回避了一个人。  

北境王…  

圣耀联军精锐尽出,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诛杀北境王。  

而今各国领袖聚在一起总结败因,以便规划今后的行动时,大家全都刻意避谈北境王的实力。  

为什么?  

因为各国领袖都意识到,圣耀联军诛杀北境王,导致计划失败,导致满盘皆输的败因,就是他们不自量力的去诛杀北境王。  

说白了,从今时今日的角度纵观全局,圣耀联军入侵中原南境,最大的败因就是拟定了一个不切实际的行动,天真的以为,圣耀联军只要集中优势兵力,就能诛杀北境王。  

圣耀联军诛杀北境王,计划失败的根本原因,皆因这是一个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北境王不可能被人诛杀!诛杀北境王简直比诛仙还难!  

圣耀联军与中原势力打到最后,北境王显露锋芒,那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的气场,普天之下无人能与他争锋。  

圣耀联军丢盔弃甲的撤离战场,圣耀联军的古今强者群起围攻,都不敌北境王一人。  

现在回过头想想,圣耀联军居然异想天开,要去诛杀北境王?疯了吧!  

哪怕北境王身边没有一个护卫,圣耀联军高手尽出,也打不赢北境王!  

北境王是个不可理喻,无法力敌的存在!  

艾哈大将军在心目中评定最强武人的时候,下意识的将北境王排外,就是因为他潜意识的把北境王划分出去。  

北境王是独一档的强大!他怎么可以将一个不可理喻的神人,并入凡人的队伍中进行对比?  

荣汐帝后、圣蝎大帝等人都下意识的避谈北境王,无非是…圣耀联军撤离的时候,北境王若有心击杀他们,他们恐怕一个都活不了。  

他们在北境王面前,就是蝼蚁般的存在。  

此时荣汐帝后焦虑到不行,正是因为他们在面对北境王的时候,只能俯首称臣。  

如今令荣汐帝后等人搞不懂的是,北境王为何没有杀光他们。  

诚然,周兴云并非存心放走圣耀联军的古今强者,当时他有点神志不清,仿若在梦中一样。  

人在做梦的时候,想控制梦中的自己,总会有点差强人意,好像可以控制,又好像不听使唤。那时候的周兴云,就是这种感觉…  

荣汐帝后怕了,她是真的害怕了。  

百战不殆的帝王军,在面对北境王的炎姬军时,竟威风丧尽,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圣耀联军的古今强者,包括她本人在内,都不如北境王一根指头。  

绝望!荣汐帝后绝望透顶!  

哪怕是骗人,哪怕是安慰,荣汐帝后都希望圣蝎大帝等人,能给她一个扭转败局的希望。  

连希望都看不到,这场仗怎么打?  

荣汐帝后急迫的需要一个作战方案,需要一个能与北境王抗衡的方案。  

就算赢不了也无所谓,圣耀联军起码要有与之一战的能力。  

两军对垒好歹要有一丝胜算,才能成立对抗。现在圣耀联军与北境王等人交锋,在荣汐帝后看来,真就一丝胜算都没有。  

求求你们,别光分析不聊对策!  

她需要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问题本身!  

荣汐帝后厉声质问在座的各位,昨日一战之后,圣耀联军该如何跟北境王等人角力!  

有人能回答荣汐帝后的质问吗?  

没有。一个人都没有。会场陷入一片死寂。  

说句实在话,各国领袖沉默不语,主要有两个原因。  

又或者说,在座的各国领袖,已经同阵不同心,思想分成两派。  

一派是像巴布巴德、圣蝎大帝,他们沉默不语,是真的绞尽脑汁,都想不到应对之策,所以不发表意见。  

一派是像艾哈大将军、焰灵大萨满,他们沉默不语,是破罐子破摔,彻底放弃挣扎。  

当艾哈大将军听见荣汐帝后的质问,她心底无力的吐槽到,圣耀联军都这样了,你还枉费心机想对策,有用吗?  

这么说吧。艾哈大将军和焰灵大萨满,都在盘算退路。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圣耀联军哪怕整出个赤壁之战,火烧连环船的惊天妙计,成功重创中原百万王师大军。  

有何用?那又有何用?  

北境王率领他的炎姬军攻过来,就问圣耀联军怎么招架!  

镇北骑拥有包打天下的战力,圣耀联军赢不了镇北骑,就别做春秋大梦。  

给自己留点后路吧。  

圣耀联军越是挣扎、越是反抗,积累的仇怨越多,北境王过来清算他们的时候,下场就更是悲催。  

如果荣汐帝后能看透艾哈大将军几人的心思,肯定会气得吐血。  

因为荣汐帝后义正言辞寻求对策之时,艾哈大将军和焰灵大萨满,满脑子想的都是女色。  

两个大爷们将生平遇见过的漂亮女子,将本国众人皆知的美人,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诚然,他们此时此刻回想姑娘,并不是要收用她们。  

懂的人都懂,这说不定是他们讨好北境王,唯一的后路!  

天宫鸢看到这一幕,定会为他们拍手叫好,夸他们孺子可教,夸他们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们这么想就对了,她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对于天宫鸢而言,供给周兴云的玩具,再多都不嫌多。这正是她挑起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