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2章 灵活(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清楚诗昆山一战后,中原势力具体的伤亡人数。  

如果诗昆山沦陷,中原势力伤亡惨重,那就是得不偿失。  

反之,韩秋澪若能保住有生力量,带着武林盟的人撤回武魏城防线,与王师大军汇合,中原势力失去诗昆山防线也无伤大雅。  

换做任何正道门人,都不可能说出,用诗昆山防线作为诱饵,主动舍弃诗昆山,将驻守在雷门道的敌军诱出来打。  

若果有人提议这么做,必然会遭受正道门派的谴责。  

在中原势力最艰难的时候,第一宫响应韩秋澪号令,腾出自家地盘,抵挡住十三国同盟的进攻。  

结果,韩秋澪过河拆桥,为了击退十三国同盟,竟然心狠手辣,连自家人都出卖。  

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情,韩秋澪的声誉可就玩完了。  

今后还有谁敢跟着他混?  

不过,作为邪道领袖的天宫鸢,她说出这样的计划,却毫无违和感。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尽管天宫鸢的想法很阴损,部下在她眼里如同道具,只要能换来利益,牺牲多少都无所谓。  

尽管伯综剑等人都认为,作为一名正道中人,不该提出这种背刺友军的方案。  

但是嘛…  

天宫鸢可不是正道门人,而且她说的话很有道理。  

天宫鸢的战场视野,以及战略格局,远比伯综剑等人高明。  

听完天宫鸢分析之后,会议厅的人都清晰认识到,一城一地固然重要,但战争最后比拼的,却是两军兵马的总能量,而非敌我占领了多少地盘。  

武林盟强攻雷门道,十三国同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就算武林盟真攻下雷门道,也不见得能守到最后。  

因为南境边缘区大部分地盘,仍掌控在十三国同盟手里。  

十三国同盟驻守在雷门道,能轻松抵挡来自南境中部地区的攻势,正是因为南境边缘区有数条运输要道,无论是兵马还是物资,都能便捷支援雷门道。  

换而言之就是,雷门道防线的作用,与诗昆山防线恰好相反。  

军队从南境边缘区进攻雷门道,要比从南境中部地区进攻雷门道,更加轻松且便利。  

十三国同盟的大本营就在雷门道,武林盟强攻十三国同盟的大本营,必定损失惨重,就算打下来也未必守得住。  

这就是中原势力由始至终,没有直接进攻雷门道的原因之一。  

强攻不可取,唯有智取。  

那么问题来了,中原势力怎么做,才能以最低伤亡夺回雷门道?  

如果是以前,则按照韩秋澪的计划执行。  

南境边缘区被十三国同盟封锁,飞龙崖战区和曲星山战区仍在敌军手里时,韩秋澪只能步步为营,一点点的进攻,一点点的推进,最后使其战线呈‘凹字形,对雷门道形成围攻‘光明顶般的局势。  

如此一来,不单止能困住十三国主力军,还能围点打援,让敌军十分难受。  

虽然上述情况很难实现,但比起直接进攻雷门道,最终出现巨大人员伤亡,要明智很多。  

以前就说过,不到万不得已,韩秋澪是不会孤注一掷,让武林盟主力军攻打雷门道。  

因为从南境中部地区进攻雷门道,是真的很不划算。  

诚然,上面提到内容,是以前的作战方案,是南境边缘区被敌军封锁时,中原势力能采用的最佳方案。  

此一时彼一时,周兴云策反居车国,曲星山战区和飞龙崖战区,都回归中原势力。  

除此之外,京师号召的百万大军,也浩浩荡荡的来到武魏城。  

武林盟与中原王师汇合,应对十三国同盟的打法,则能根据局势灵活应变。  

曲星山战区和飞龙崖战区失守后,雷门道的战略价值下降。  

因为中原势力收复南境边缘区的前提条件,由必须拿下雷门道,变成了可以不攻打雷门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