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芦雪亭联句啖腥膻、荣禧堂承妆埋祸胎(1/5)
熏笼内炭火殷红,其上香气蒸腾。
二人也不急着求那一夕之欢,相拥落座熏笼左近,李纨又细心为其斟了一盏茶。
陈斯远一饮而尽,李纨就低声说道:“婶子本就不大愿意留在园子里,父亲当日在京师为官时,曾置办了一处二进宅院,待辞官回乡时曾赁了出去。到得九月里,那宅院收拢了回来,婶子与两个妹妹正好搬过去暂且住着。
那日婶子与两个妹妹才来,宝玉便急吼吼过去盯着瞧。两个妹妹虽不曾说什么,可夜里婶子可是絮叨了好一阵。今儿个又说过了明日便要搬出去。”
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门生故吏遍天下,京师风向自是了然于胸。那宝玉混世魔王也似,做下的桩桩件件,又怎能瞒得过李守中?只怕李纨的寡婶离开金陵前便得了信儿,到得京师一看宝玉果然是个脂粉堆里打混的,立时便要搬出去,生怕因着宝玉再败坏了两个女儿的名声。
陈斯远笑道:“婶子既不愿留,那就不留,左右如今这园子也不太平。”
李纨一怔,道:“你知道了?”
陈斯远纳罕看向李纨,道:“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李纨道:“头晌时太太寻我过去说话儿,只说三妹妹治家太过严苛,惹得上下人等怨声载道…太太话里话外,似有意让我管家。”
陈斯远笑道:“那你是怎么想的?”
“我?”李纨讥讽一笑,道:“太太也是无人可用了,这才想起我来。先前说我寡妇失业的不好抛头露面,如今又要推我出来与凤丫头打擂台,我又不是傻的,才不会做这等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呢。”
陈斯远哈哈一笑,说道:“正是这个道理。”
李纨笑了笑,说道:“先前母亲来信,言说婶子家中贫寒,两个妹妹的嫁妆有些单薄。我便想着,劳烦你置办几处铺面、田庄,就当我给两个妹妹添妆了。”
“好,”陈斯远应下,道:“正好我如今也有些余钱,正要购置些田产、铺面,顺道儿便帮你办了。”
李纨便靠在陈斯远肩头,幽幽一叹道:“亏得有你,不然我在这府中每一日都是煎熬。”
陈斯远不再多言,探手捏了李纨的下颌,迎着一双桃花眼,便朝着那樱唇覆了上去。
一夜无话,到得次日天明,香菱因一直记挂着诗会之事,一夜辗转反侧不曾安睡,天光才亮便爬了起来。
哈欠连天伺候着陈斯远穿戴齐整,掀开帐子往外瞧了眼,只见窗户上雪亮,顿时蹙眉道:“只怕是天晴出日头了。”
陈斯远笑着道:“说不定是下了大雪之故。”
香菱赶忙揭起窗屉往外观量,透过玻璃窗,果然便见院儿中银装素裹,又有搓绵扯絮一般的雪花自天上簌簌而下。
香菱大喜过望,合掌赞道:“一夜好雪,今儿个定能开诗会了!”
眼看香菱欢喜得人都精神了几分,红玉忍不住打趣几句,偏生香菱只顾着欢喜,任红玉如何说她都不着恼。
陈斯远笑着出了屋,也不曾走远,便在院儿中习练了一遍桩功。少一时五儿、芸香俱都起来,五儿自去小厨房提食盒,芸香掐着腰吩咐着粗使丫鬟、婆子打扫院儿中积雪。
又有红玉出来紧忙吩咐烧一锅热水。少一时,待陈斯远习练罢了,丫鬟便打了一盆热水进屋,供陈斯远擦洗。
陈斯远用早点时,香菱更是一时忧一时喜。陈斯远实在瞧不下去,道:“不过是联句,心里有了便说,没有便不说,怎地难成这个样。”
红玉笑着道:“香菱姐姐是怕丢了脸。”
陈斯远笑道:“那我给你出个主意,你不妨现下就往潇湘馆去。”
香菱眨眨眼,立时笑道:“也好,我这就去寻林姑娘,过会子就在林姑娘处用饭了。”
说罢,寻了灰鼠皮的大衣裳,便往潇湘馆去。
屋内红玉、五儿两个俱都掩口而笑,红玉就道:“只怕为了作诗,香菱姐姐便是连饭也顾不上吃了。”
陈斯远此时业已用罢早点,忽而想起一事来,便吩咐红玉道:“过会子我写几味香辛料,你再去库房多取一些银霜炭来。”
红玉顿时喜道:“大爷可是要烧肉吃?”
陈斯远笑道:“是,我往后街关嫂子处问问,可有新得的牛肉,切成薄片,拌上佐料,一半拿去芦雪庵吃,一半留给你们吃。”
五儿欢喜道:“不若我跟大爷一道儿去吧,一来提东西,二来…免得大爷又买了老牛肉,吃着塞牙呢。”
红玉轻轻推搡五儿一把,笑道:“你这身子骨也就提个食盒,哪里能提得了旁的?”
话是这般说,待拾掇停当,五儿还是跟着陈斯远撑伞往后街而去。关嫂子处果然新得了半头牛,陈斯远切了十斤上好牛肉,又使了银钱央关嫂子切成薄片。转头儿回了清堂茅舍,又寻了小磨将各色调料研磨成粉,和着菜籽油一并拌在肉里。
红玉将牛肉分成一大一小两份,眼看临近辰时,陈斯远便提着拌好的牛肉往芦雪庵而来。
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盆内一般。
走不多远,忽而嗅见寒香扑鼻,扭头一瞧,遥遥便见栊翠庵里红梅越过墙头,开得正艳。
一路过得翠烟桥、蜂腰桥,转眼便到了芦雪庵近前,便见四下满是丫鬟、婆子,更有那顽皮如雪雁的,正撺掇着侍书等在小径旁堆雪人。
二人也不急着求那一夕之欢,相拥落座熏笼左近,李纨又细心为其斟了一盏茶。
陈斯远一饮而尽,李纨就低声说道:“婶子本就不大愿意留在园子里,父亲当日在京师为官时,曾置办了一处二进宅院,待辞官回乡时曾赁了出去。到得九月里,那宅院收拢了回来,婶子与两个妹妹正好搬过去暂且住着。
那日婶子与两个妹妹才来,宝玉便急吼吼过去盯着瞧。两个妹妹虽不曾说什么,可夜里婶子可是絮叨了好一阵。今儿个又说过了明日便要搬出去。”
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门生故吏遍天下,京师风向自是了然于胸。那宝玉混世魔王也似,做下的桩桩件件,又怎能瞒得过李守中?只怕李纨的寡婶离开金陵前便得了信儿,到得京师一看宝玉果然是个脂粉堆里打混的,立时便要搬出去,生怕因着宝玉再败坏了两个女儿的名声。
陈斯远笑道:“婶子既不愿留,那就不留,左右如今这园子也不太平。”
李纨一怔,道:“你知道了?”
陈斯远纳罕看向李纨,道:“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李纨道:“头晌时太太寻我过去说话儿,只说三妹妹治家太过严苛,惹得上下人等怨声载道…太太话里话外,似有意让我管家。”
陈斯远笑道:“那你是怎么想的?”
“我?”李纨讥讽一笑,道:“太太也是无人可用了,这才想起我来。先前说我寡妇失业的不好抛头露面,如今又要推我出来与凤丫头打擂台,我又不是傻的,才不会做这等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呢。”
陈斯远哈哈一笑,说道:“正是这个道理。”
李纨笑了笑,说道:“先前母亲来信,言说婶子家中贫寒,两个妹妹的嫁妆有些单薄。我便想着,劳烦你置办几处铺面、田庄,就当我给两个妹妹添妆了。”
“好,”陈斯远应下,道:“正好我如今也有些余钱,正要购置些田产、铺面,顺道儿便帮你办了。”
李纨便靠在陈斯远肩头,幽幽一叹道:“亏得有你,不然我在这府中每一日都是煎熬。”
陈斯远不再多言,探手捏了李纨的下颌,迎着一双桃花眼,便朝着那樱唇覆了上去。
一夜无话,到得次日天明,香菱因一直记挂着诗会之事,一夜辗转反侧不曾安睡,天光才亮便爬了起来。
哈欠连天伺候着陈斯远穿戴齐整,掀开帐子往外瞧了眼,只见窗户上雪亮,顿时蹙眉道:“只怕是天晴出日头了。”
陈斯远笑着道:“说不定是下了大雪之故。”
香菱赶忙揭起窗屉往外观量,透过玻璃窗,果然便见院儿中银装素裹,又有搓绵扯絮一般的雪花自天上簌簌而下。
香菱大喜过望,合掌赞道:“一夜好雪,今儿个定能开诗会了!”
眼看香菱欢喜得人都精神了几分,红玉忍不住打趣几句,偏生香菱只顾着欢喜,任红玉如何说她都不着恼。
陈斯远笑着出了屋,也不曾走远,便在院儿中习练了一遍桩功。少一时五儿、芸香俱都起来,五儿自去小厨房提食盒,芸香掐着腰吩咐着粗使丫鬟、婆子打扫院儿中积雪。
又有红玉出来紧忙吩咐烧一锅热水。少一时,待陈斯远习练罢了,丫鬟便打了一盆热水进屋,供陈斯远擦洗。
陈斯远用早点时,香菱更是一时忧一时喜。陈斯远实在瞧不下去,道:“不过是联句,心里有了便说,没有便不说,怎地难成这个样。”
红玉笑着道:“香菱姐姐是怕丢了脸。”
陈斯远笑道:“那我给你出个主意,你不妨现下就往潇湘馆去。”
香菱眨眨眼,立时笑道:“也好,我这就去寻林姑娘,过会子就在林姑娘处用饭了。”
说罢,寻了灰鼠皮的大衣裳,便往潇湘馆去。
屋内红玉、五儿两个俱都掩口而笑,红玉就道:“只怕为了作诗,香菱姐姐便是连饭也顾不上吃了。”
陈斯远此时业已用罢早点,忽而想起一事来,便吩咐红玉道:“过会子我写几味香辛料,你再去库房多取一些银霜炭来。”
红玉顿时喜道:“大爷可是要烧肉吃?”
陈斯远笑道:“是,我往后街关嫂子处问问,可有新得的牛肉,切成薄片,拌上佐料,一半拿去芦雪庵吃,一半留给你们吃。”
五儿欢喜道:“不若我跟大爷一道儿去吧,一来提东西,二来…免得大爷又买了老牛肉,吃着塞牙呢。”
红玉轻轻推搡五儿一把,笑道:“你这身子骨也就提个食盒,哪里能提得了旁的?”
话是这般说,待拾掇停当,五儿还是跟着陈斯远撑伞往后街而去。关嫂子处果然新得了半头牛,陈斯远切了十斤上好牛肉,又使了银钱央关嫂子切成薄片。转头儿回了清堂茅舍,又寻了小磨将各色调料研磨成粉,和着菜籽油一并拌在肉里。
红玉将牛肉分成一大一小两份,眼看临近辰时,陈斯远便提着拌好的牛肉往芦雪庵而来。
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盆内一般。
走不多远,忽而嗅见寒香扑鼻,扭头一瞧,遥遥便见栊翠庵里红梅越过墙头,开得正艳。
一路过得翠烟桥、蜂腰桥,转眼便到了芦雪庵近前,便见四下满是丫鬟、婆子,更有那顽皮如雪雁的,正撺掇着侍书等在小径旁堆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