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埋祸(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姑娘晋贵妃,宝玉就算续弦,也有的是好人家的姑娘上赶着送上门来!  

拿定心思,王夫人就道:“如此,回头儿我与老太太说说,妹妹得空去夏家走一趟。”  

薛姨妈笑着应下。  

恰此时玉钏儿在外间道:“太太,二奶奶来了。”  

薛姨妈顺势起身,说道:“那姐姐先歇息着,等老太太点头了,我得空便去寻夏家太太提一嘴。”  

王夫人叫了个丫鬟代自个儿送过薛姨妈,这才由玉钏儿引了凤姐儿入内。  

那凤姐儿先是说了两桩府中庶务,眼见王夫人无心理会,这才说道:“太太,那亏空一事…”  

王夫人就道:“便是你不来,我也要去寻你。再如何说,各家一并欠下的亏空,没有咱们家自个儿填补的道理。明儿个你再往各处走动走动,多与各家掌家太太说说话儿,都是明事理的,若是咱们家填补不上,他们又岂能得好儿?”  

凤姐儿就道:“我仔细算过了,便是各家凑上银钱,咱们家也须得拿一万上下呢。如今能挪腾的余钱就四千两,旁的都有用处…”  

王夫人咬牙道:“六千两不多不少的,我想想法子就是了。”  

凤姐儿点头应下,思量着又道:“太太,如今家中人口滋生,已有入不敷出之势,须得开源节流啊。”  

王夫人蹙眉道:“我如何不知?”朝着西边呶呶嘴,道:“老太太还在,素来说是要宽待下头人,我哪里敢违了老太太意?”  

凤姐儿道:“既不能节流,总要开源。”  

王夫人赶忙道:“可是扫听到哪处闹灾了?”  

世家大户最喜灾荒,所谓丰年积粮、灾年杀穷鬼。那田土一年下来才多少出息?赶上灾荒时节,将家产寻了典当铺子质押,从各处采买米粮运往灾荒地。一面施粥博好名声,一面高价卖粮榨干富户手中的余财。随即用所得钱财大肆采买廉价田土,待灾荒一过,那就是翻着翻的赚!  

更有甚者,钱粮都不用出,只凭一封书信就能先行挪用各地常平仓,待灾情过后再低价买粮填补了。可谓神不知鬼不觉,凭空便能赚数万银钱!  

贾家方才开府时才多少家产?如今又是多少家产?除去老国公立下功勋得的赏赐,余下的钱财多是杀穷鬼得来的。  

奈何贾家如今兵权已失,亲兵凋零,想要再杀穷鬼,就得大费周章了。  

凤姐儿一愣,赶忙道:“这倒不是…不过此事若是操办得当,说不得比闹灾荒还要赚银子呢。”  

王夫人纳罕道:“你是说——”  

凤姐儿身子前倾压低声音说将起来:“太太可知甄家…”  

王夫人听着听着,顿时若有所思起来。  

半晌,待凤姐儿说过,王夫人就道:“这事儿我可拿不得准儿,说不得要掉脑袋呢…还是问过老太太再说吧!”  

倏忽又是两日,凤姐儿每日奔走,往来各处勋贵府邸。小丫鬟芸香每日一报,一会子是王夫人拖着病体去了荣庆堂,一会子又是大老爷、老爷、东府珍大爷齐聚荣庆堂议事,转头又有风声放出来,说是不日便有位姑娘要来大观园游逛。  

陈斯远心下云里雾里,始终闹不分明。他自个儿寻了邢夫人两回,奈何这等大事儿全然不让邢夫人旁听,于是连邢夫人都不清楚。又寻了宝姐姐问过一回,谁知宝姐姐竟也不知。  

此事遮遮掩掩,连那工部亏空一事都暂且压了下来,陈斯远认定必是大事。不由得心下痒痒,想要一探究竟。  

适逢这日与薛姨妈约好了同去大格子巷,二人十来日不曾欢好,此一番自是交颈效鸳鸯、锦被翻红浪。待缱绻过几回,二人这才相拥着说起话儿来。  

陈斯远一手擒了萤柔把玩,一手拨弄着其鬓下垂落的发丝,轻声问道:“这两日府中可是有事?昨儿个好似老太太也将你请了过去?”  

薛姨妈面上红晕不曾褪去,闻言立时睁开眼来了精神,侧身道:“说来正有一桩事我拿不定心思,刚好你帮我参赞参赞。”  

陈斯远笑道:“好啊,你且说来。”  

薛姨妈就道:“一则是那工部亏空,我见姐姐实在无法,便将桂花夏家的姑娘介绍给了姐姐知道。”  

陈斯远心下暗乐,暗忖那可不是个省油的灯,这往后可有乐子瞧了。  

陈斯远便道:“这…我在国子监尝听闻,此女骄矜刁蛮,实非良配…太太怎么会应允了?”  

薛姨妈就笑道:“骄矜刁蛮又如何?莫忘了夏家可就夏金桂这么一个姑娘,来日若是过了门,这嫁妆岂能少了?再说了,宝玉那等性子,就须得寻个厉害的管束着,不然来日还不知闯下多大的祸事呢。”  

嗯?你别说,薛姨妈这么一说,陈斯远竟隐隐觉着有道理!  

顿了顿,薛姨妈又压低声音道:“若果然不合适…宝玉回头儿再续弦就是了,左右他年岁还小,也不算耽搁了。”  

陈斯远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是算准了要吃夏家绝户啊!  

他赶忙问道:“老太太点头了?”  

薛姨妈笑吟吟道:“只说邀夏金桂来园子游玩,我与姐姐又没说旁的,老太太便是知道了又如何?”  

陈斯远暗自思量,宝玉配夏金桂…这一对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啊。夏金桂不求宝玉上进,还管着宝玉不让其沾花惹草,这贾家门第比薛家高了一头,就算夏家母女有鬼心思也算计不着,如此一来岂不是良配?  

于是乎陈斯远嘿然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