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拆借(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错非元春自个儿绞尽脑汁改写了两首,过后还不知如何交代呢。  

这若是传扬出去,但凡有心人说一嘴‘贾家不记天恩’,荣国府上下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那日情形究竟如何,陈斯远不过听宝姐姐略略说了,却不曾提及内中细节。此时听闻王夫人说过,心下顿时恍然:是了,原本是宝钗提醒宝玉改了词儿,黛玉帮着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元春看过之后方才大喜,只觉宝玉长进了。  

尤其是那杏帘在望,内中歌功颂德,正对了元春的心思。  

如今因婚书敲定,黛玉逐渐冷落宝玉,自然不会上赶着帮衬;宝姐姐心有所属,自然也懒得为其纠错。于是乎宝玉就露了相!  

此时就听王夫人说道:“我原道宝玉瞧着伶俐,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谁知如今竟愈发不成器了!”  

陈斯远能如何说?当下只劝慰道:“宝兄弟还小,待过二年寻了名师仔细教导,料想来日必有所成。”  

王夫人吐槽道:“有老太太宠着,他便无法无天惯了,再是名师也教不出什么来!”  

顿了顿,不待陈斯远回话儿,她便又叹息道:“罢了,这事儿远哥儿也管不得,我与你说这些作甚…是了,我与娘娘说过了,娘娘说往后你只管住进清堂茅舍就是,娘娘还说盼着你下一科高中呢。”  

陈斯远心下大喜,赶忙笑着道谢。又随着王夫人兜转过梦坡斋,临到王夫人院儿前,陈斯远方才停步道:“太太,晚辈素闻金台书院学风严谨,若将宝兄弟送去,说不得也能板一板性子。”  

“金台书院?”  

这金台书院本为大兴义学,其后宛平义学并入,改称金台书院,乃是顺天府官学,又称状元府。  

太上时金台书院曾连出两科状元,至此便成了北地秀才、举人读书圣地。  

王夫人不曾读书,自然不知这些。待陈斯远略略说过,便道:“老爷那门生便在顺天府为推官,料想得其引荐,进那金台书院也并非难事。”  

王夫人心下有些舍不得宝玉外出就读,便思量道:“远哥儿说的有些道理,待我寻了老爷计较一番再说。”  

二人就此别过,陈斯远路过东北上小院儿,他故意放缓脚步,奈何不曾偶遇了薛姨妈、宝钗,当下兜转过来穿园而过,一径回了自家小院儿。  

谁想正撞见小惜春蹙眉而出,待瞥见陈斯远,惜春顿时嗔道:“远大哥还说不忙了,谁知险些又扑了空。”  

陈斯远笑着道恼:“罪过罪过,我还道四妹妹下晌才来寻我呢。”  

小惜春一笑,露出有如编贝一般的牙齿道:“早还寻不见呢,若是迟了,说不得远大哥又不见人影了。”  

陈斯远哈哈一笑,探手揉了揉惜春的脑袋,二人便又进得内中。  

因着惜春总来,是以香菱、红玉、五儿等都不拿这位四姑娘当外人,眼见两位主子说话儿,红玉便扯了彩屏、入画往厢房耍顽。  

书房里只余下陈斯远与惜春两个,陈斯远本要教导其吹奏笛子,谁知惜春一摇头,却说道:“今儿个不学了,头晌自个儿吹得腮帮子都酸了。倒是有一桩事要求远大哥——”  

“四妹妹说说看。”  

惜春便道:“也是受了大嫂子之托,本来合该是我与三姐姐一道儿来说,今儿赶上我自个儿撞见了,那便只好我来说。”  

惜春小嘴巴巴儿说了一通,却是李纨感念教导贾兰愈发为难,便有心求陈斯远得空代为教导一番。  

陈斯远暗忖这倒是凑巧了,正愁寻了缘由去寻李纨呢。  

于是颔首道:“好,过会子我去寻了大嫂子,若兰哥儿也愿意,我便应承下来。”  

惜春纳罕道:“咦?远大哥现下应承了不也一样?”  

陈斯远眨眨眼,道:“四妹妹洞悉人心,怎地这会子又糊涂了?我去寻大嫂子,自然有旁的事儿。”  

惜春应了一声儿,又道:“远大哥又浑说,我何曾洞悉人心了?”  

陈斯远便笑着道:“四妹妹可是忘了上一回说起两府情形,自个儿又该如何明哲保身种种了?”  

惜春思量半晌方才回想起来,“原是此事”,顿了顿,她四下瞧了瞧,又凑近压低声音道:“那些话不是我自个儿想的。”  

嗯?那莫非是探春教的?敏探春果然名不虚传…  

惜春又道:“是二姐姐私底下与我说的。”  

迎春?二木头?  

陈斯远因着才来,迎春便待字闺中,二人往来不多,陈斯远便只当其人乃是书中的二木头。此时听了惜春所言,心下大为纳罕。  

就听惜春又得意道:“二姐姐什么都瞧得清楚,偏生她自个儿处在那个位置,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只能扮了个木头样子,由着下头人嚼老婆舌。”  

竟有此事?  

陈斯远蹙眉思量:是了,曾听探春、惜春提起过,二姑娘迎春棋下得极好,素日里得空便自个儿打棋谱,只偶尔翻看太上感应篇。  

棋下得好,人也不会笨拙了,只怕翻看太上感应篇,也是因着心下愤懑无法宣泄,这才不得已而为之?  

那原书中迎春嫁了中山狼,若迎春果然是个面团性子,只放任由着孙绍祖在家中胡闹就是,何至于被其磋磨而死?料想必是私底下性子犟,这才屡屡与那孙绍祖犯冲。  

见其沉思,惜春就道:“远大哥来日若娶妻,不若想想二姐姐。”  

“嗯…嗯?”陈斯远回过神儿来,哭笑不得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