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晴雯(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就要我这个当娘的出头?”扭头又与迎春道:“早给你预备了一副头面,等回东跨院就送你房里。”  

迎春受宠若惊,赶忙屈身谢过。  

凤姐儿打趣两句,旋即便有丫鬟入内笑道:“老太太、大太太、太太,宝二爷问这及笄礼何时完结?”  

凤姐儿笑道:“瞧瞧,我方才说什么来着?宝兄弟这会子定在绮霰斋里好似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不住呢。”  

贾母就笑道:“去叫他来吧,短了热闹,他过后还不知怎么闹呢。”  

此时邢夫人低声与迎春道:“你且与姊妹们耍顽,申时在东跨院设宴,大老爷还请了南曲班子来助兴呢。”  

“谢,谢过母亲。”  

见其腼腆不已,邢夫人拍了拍其柔荑,道:“从今往后咱们娘儿俩也不用分个彼此,你虽不是我生的,可我总要将你养育了,再给你择个如意郎君。”  

迎春闻言顿时羞怯着说不出话儿来。  

邢夫人又略略嘱咐几句,旋即便有宝玉一阵风也似跑了进来,一边厢追问及笄礼是什么情形,一边厢又问方才可错过了热闹,黛玉偏不告诉他,惹得宝玉抓耳挠腮,倒是将大家逗得大笑一场。  

又须臾,邢夫人、王夫人与尤氏起身告退,贾母也打发一众小的往园子里游逛,独留下王熙凤说话儿。  

待众人都走了,贾母方才寻了凤姐儿问道:“大太太打得什么主意?”  

凤姐儿自是纳罕不已,说道:“老太太问我,我又去问谁?总归是一桩好事儿,也免得迎春来日被夫家小觑了。”  

贾母苦思无果,只得将费解压在心下。  

这日一众姑娘家自是在园中好一番耍顽。待将近申时,众人齐聚东跨院。  

正房里开了两席,南曲班子便在庭院里咿咿呀呀唱作起来。  

邢夫人本道顺势将陈斯远一并叫来,可瞧着贾母尚在,便暂且忍了下来。贾母略略吃了些酒菜,看了两折子戏,或是不喜留在东跨院,便推说疲乏先行回了荣庆堂。  

邢夫人送过贾母,返身回来坐定便道:“总是咱们这些人,也热闹不起来,我看不若将远哥儿也叫来?”  

王夫人瞥了邢夫人一眼,见其正朝着自个儿眨眼,略略转动心思,哪里还不知邢夫人之意?  

这前脚收养了二姑娘迎春,后脚便邀陈斯远入席…分明是存心撮合这二人啊。如今邢、王二人难得和睦,一门心思挖老太太墙角,这等惠而不费的小事儿王夫人自是甘愿。  

因是便笑道:“我看大太太说的在理,妹妹以为呢?”  

“我?”薛姨妈心下忽而想起那几夜的杂念旖旎来,想着有些时日不曾见陈斯远了,便鬼使神差道:“我看也好,算算远哥儿还比二姑娘小一些呢。从大太太这边厢论可是表姊弟,有什么提防的?”  

邢夫人又问几个小的:“你们说呢?”  

二姑娘迎春哪里敢驳斥,只道:“听母亲吩咐就是。”  

探春忍着没言语,惜春年岁还小,禁不住合掌道:“好,好,快请了远大哥来。远大哥的贺礼最有心意,正要瞧瞧这回送二姐姐什么物件儿呢。”  

邢夫人便吩咐道:“苗儿,你往后头走一遭请了哥儿来一道儿乐呵乐呵。”  

苗儿应下,扭身便往后头去寻陈斯远。  

却说这日陈斯远陪着尤三姐好一番游逛,连他带尤三姐的,各色细布、锦缎采买了十几匹,直到未时过半方才回返荣国府。  

陈斯远走在前头,后头跟着的庆愈与一个婆子手中捧了几匹细布、锦缎,方才过了夹道欲往自家小院儿行去,迎面便撞见个嫽俏的小丫鬟。  

瞧年岁不过十二、三,生得水蛇腰、削肩膀,眉眼依稀与黛玉有些挂相,外罩绯红底子玄色花纹缎面镶领粉红对襟比甲,腰系嫣红绣花汗巾,内衬牙黄暗花绸面交领袄子,下着牙黄长裙。  

行如弱风扶柳,面上愁眉不展。  

晴雯?  

陈斯远心下暗赞,果然当得上一个俏字,莫说是放在丫鬟里,便是与众姑娘比量也不差什么了。  

见其抬眼瞥过来,陈斯远不好兜搭,便略略颔首。本待错身而过,谁知那晴雯扫量一眼,忽而瞥见小厮庆愈捧着的锦缎、布匹来,顿时眉眼一亮。  

到得近前屈身一福道:“见过远大爷。”  

陈斯远驻足,笑道:“你是晴雯?”  

“嗯。”晴雯颔首,又扫量一眼庆愈捧着的物件儿,说道:“远大爷买了这般多布匹、锦缎…是要做衣裳?”  

“是啊。”  

晴雯便期许道:“那远大爷不若交给我来缝制如何?别看我年纪小,女红一事放在府中可是一等一的呢。”  

还有这等好事儿?  

陈斯远道:“会不会太过劳烦了?”  

毕竟如今还是宝玉房里的丫鬟,使唤起来名不正言不顺的。  

谁知晴雯却道:“一点儿都不劳烦,我如今正闲得慌呢。”歪头点算一番,道:“总计五匹,远大爷是要裁五件春裳?刚巧我带了皮尺,这会子就给远大爷量了尺寸吧?”  

陈斯远颔首道:“好啊,既如此,那你随我来吧。”  

晴雯喜滋滋颔首,随行两步又道:“那个…远大爷,我做女红可是要收银钱的。”说话间思量着伸出一根食指:“一件衣裳五钱银子,若要刺绣价钱另算。”  

陈斯远略略驻足,径直应承道:“好。”  

晴雯闻言顿时松了口气,抬眼观量陈斯远一眼,只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