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白天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里都是毛熊早期制造的H,弹头,基本都在10万吨TNT当量左右,它们的制作材料使用的是油235。  

235的稳定性很高,很容易保存,就是提纯难度较大,而且威力有限。  

1公斤235完全爆炸释放的威力在2万吨TNT左右,大概相当于老M当年释放的“小男孩”的威力。  

后来为了提高H,弹的产量和威力,各国开始使用更容易获得的环239来制作大威力弹头。  

239只需要从H电站的废料中,很容易就能获取到。  

虽然因为提纯技术的原因,这时候的环弹更难保存,基本保质期都在1015年左右,之后就会失效。  

当然,失效并不是说不能用了,而是指爆炸当量会大幅度下降。  

现在,孙志伟看到的这个储备仓库中,存放的都是早期生产的235弹头。  

235弹头储备时间就很长了,只要保证不泄露,那它的保质期就不是取决于235的半衰期。  

而是取决于其中用于点火的常规炸药、电子仪表、塑胶密封圈、电线管路、金属零件等小部件的老化时间。  

这个时间跨度通常超过50年,如果保存条件较好,一百年后也能正常使用。  

他的空间里保存条件就很好,真空,绝对不用担心氧化、腐蚀等问题。  

这里的弹头库并不大,在大片武器库房中只占5个小库房,应该是一个用来长期存储的小存放点,每个库房里面有40颗小弹头。  

看着库房门口的厚厚的灰尘,这里估计也有十几年没人来过了。  

本着有备无患的原则,他将这200枚弹头连架子一起收进了空间,反正也不占多大的地方。  

弹头收走后,他又将这5个库房做了清理,连墙上画的辐射警告标志也都刮干净了,弄的跟其他空库房一模一样。  

弹头丢失可是大事,他这么做就会给后来检查的人一个错觉:这里本来就没有存放弹头,应该是纸面数据有错误。  

相比起纸面数据误差的小错,弹头丢失的责任可就大了去了。  

只要检查的人不傻,这种事情十有八九会在下面被隐瞒掉,根本传不到上层的耳朵里。  

欺上瞒下嘛,这种操作也不是国产的,哪个国家都有,特别是现在的毛熊,这种事情不要太多。  

搞定了仓库的事情,这个地下城也就没什么好看的了,他直接驱车赶往伏努科沃机场。  

要准备回家了,他想去机场看看有什么漏洞可以钻,能坐飞机还是坐飞机好,一天就到家了。  

火车或者轮船看似安全,但中间有那么长的时间都在毛熊境内,意外总是不经意而来,还不如坐飞机痛快。  

伏努科沃国际机场现在还是一个军民两用机场,当年人类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返程专机就是从这里起降的。  

这里停放着大批军用飞机,普通民航跑道跟军用跑道分开在航站楼的两边。  

一般乘客上下飞机全程都是看不到军用飞机的。  

因为按惯例,这种军民两用机场的民航航站楼、过道和机舱的窗户全程都是关闭的,不允许乘客掀开查看或者拍照。  

这个惯例一直到几十年后还在严格执行,不信邪的人,百分百会被请去配合调查,到时候底裤都给你掀翻。  

孙志伟到达机场附近后就装成接站的家属,然后趁没人注意,藏进机场的卫生间。  

然后他就在卫生间中,换上了一套机场的后勤制服,混进了民航的后勤内部。  

他刚才已经确认了,今天就有一班飞往京城的航班,还有两个小时航班就要起飞。  

伏努科沃国际机场是个超大型国际机场,每天往来的乘客很多,后勤人员也很多。  

像行李搬运这种工作,不仅辛苦,工资还很低,愿意干的人就很少,很多搬运工干一段时间就不干了。  

因此这里就有很多人都是临时工,互相之间不认识是很正常的。  

所以他就伪装成机场的搬运工,呆在传送带附近,一边搬运旅客的行李一边等待着。  

等到飞往京城的那个航班的行李到达时,他跟随行李运输车一起来到了飞机下方后舱。  

一件件的行李被码放进行李舱内,孙志伟伪装的搬运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消失在其他人的视线里。  

等行李装运完,工人们撤离,行李舱关闭,孙志伟才从一堆行李箱中爬出来。  

出来后,他将行李舱清理出一块空地,把空间里装着文件的3个大木箱子拿出来固定好。  

之后才找了个舒适的位置休息起来。  

此时距离飞机起飞还有1个多小时,这架飞机正好停在机场的边缘,跟旁边的军用机库距离很近。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就开启了空间,开始查看旁边几个军用机库里的情况。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就在其中一个全封闭机库内,他发现了一个大家伙:白天鹅。  

“白天鹅”就是未来毛熊空军的骄傲,图160战略轰炸机,它从1970年开始研制,目前已经进入研发的尾声。  

机库里的这架白天鹅应该就是3架原型机之一了。  

忽略掉他内部复杂的结构,光看外形,孙志伟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漂亮。  

这家伙真是太漂亮了,飞在空中时,它就像一只优雅的白天鹅。  

它长53.95米,翼展(平直状态)55.75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