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深入虎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些东西,孙志伟看了都要流口水,更别说安南小国寡民,哪里还会不内心膨胀。  

毕竟从他们的话里都能听的出来,他们都已经喊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口号了。  

从总后勤局拿出来的报告有好几十页,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决定不带走原件。  

而是从后勤仓库里找出来一台徕卡3G相机,给文件拍照后,再将文件送回了原处。  

这台徕卡3G相机可是最新款,应该也是美军军官留下来的,孙志伟十分喜欢。  

等拍照用完后,这款徕卡3G他自然就笑纳了。  

美其名曰,为了以后获取情报的需要,他还从对方的仓库里拿走了几箱子彩色交卷。  

本来拿到了报告后,这次任务目标就算完成了。  

但他还觉得不够,光几张纸哪里够,很多老将都不知道这些装备到底是啥,自然不会有所触动。  

于是,他决定继续南下,直接到缴获装备比较集中的金兰湾去拍摄实物。  

金兰湾位于安南最东南端,是南越时期美军在安南的主要基地。  

美军大部分的空军飞机和海军舰艇都在这里,这里还有完善的飞机维护系统,船舶维修船坞和造船厂。  

虽然安南已经接收了装备,但以他们目前的飞行员和水手数量,完全无法将那么多数量的高级装备利用起来。  

所以,那些重型装备肯定还停留在原地。他的目的就是过去,把那些海量的装备拍下来,再带回去给家里看。  

从河内到金兰湾有1000多公里,他可没准备走过去,这两地是有航班的。  

孙志伟花了1个小时的时间,找到了几份类似的介绍信,然后照着样子,用总后勤的纸张和公章开了一份‘真’介绍信。  

随后,他换上一身安南军官军装,就这么堂而皇之的上了一架军机。  

几个小时后,孙志伟直接在金兰湾机场军用降落。  

下了军机孙志伟又回头看了一眼他乘坐的图134,这是毛熊最新型号的客机。  

因为国内跟毛熊早就翻脸了,所以国内没有这一款,但安南却有。  

他们一定以为自己傍上了一条粗大腿,毕竟现在东西对峙的形势是:毛熊占据绝对优势。  

所以,在安南看来,抛弃中国跟着毛熊走,是一步好棋。  

可惜世事无常,靠山山倒,毛熊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靠得住。  

孙志伟拿着伪造的工作证和介绍信,直接找到了金兰湾的后勤负责人.  

他开的介绍信里写的很清楚,他是河内总后勤派来的,负责核对缴获的武器装备的特使。  

看了他的介绍信后,孙志伟受到了热情的招待,孙志伟也没拒绝,该吃吃该喝喝。  

酒足饭饱之后,他才让对方带他去看看目前已经整理出来的装备。  

这本来就是题中应有之义,那份缴获装备的报告就是他们写的,上面拿到了报告肯定要派人下来实地看一看。  

随后的几天,孙志伟就跟着这边的后勤部门派来的人手,跑遍了附近的机场,军港和军火库。  

他拍下了很多的照片,基本完整的记录了安南缴获的大部分武器装备。  

其中,直升机机库那边,有一些工程师正在给一架UH1“休伊”直升机加装重机枪。  

这种改装大大加强了直升机的火力,让UH1对地火力支援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咔擦’孙志伟把这一幕拍了下来。  

不过,还是可以明显的看出,负责装备维护的后勤人员严重不足。  

不少飞机和坦克上面已经积攒了一层灰尘都没人打扫,他准备把这些都写进报告里。  

安南现在装备有了,但是会操作和驾驶的人却很少,要让这些装备形成完整的战斗力,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金兰湾呆了三天,把这里所有的武器装备都搞清楚后,孙志伟又一次乘坐一架图134返回了河内机场。  

出了机场后,他没再回市区,而是直接转道火车站乘坐最近的火车回到了凉山。  

又过了两天,孙志伟重新穿过丛林回到境内。之后他换回了自己的军装,风尘仆仆的来到了上次下飞机的那个边境军用机场。  

警卫员老早就看到他走过来,见他一身军装才没有大老远的阻拦。孙志伟靠近后把介绍信和工作证出示给警卫,才得以进入。  

当晚,孙志伟回到了京城,因为已经是深夜,他没再回家,而是去了外交部招待所住了一宿。  

第二天,孙志伟换了一身干净的军装走进了许一民的办公室。  

看到是他,许一民立即起身迎接,然后迫不及待的问道:“怎么样,打听清楚了么?”  

“打听清楚了,我还亲眼看到了那些装备,又拍了不少照片。”说着,孙志伟递上挂在脖子上的相机和一小袋底片。  

“有照片?很好。”许一民立即打电话叫人过来拿底片去洗。  

情报处下辖有个技术科,他们专门负责提供各种技术支援,包括处理各种保密照片。  

孙志伟看到技术科的人才想到,这个部门好像有研发能力啊。于是他赶紧问许一民:“领导,咱们技术科能研发特种装备么?”  

“你指什么装备?”  

“比如微型照相机,窃听器,氰化物等等。”  

许一民想了想道:“微型相机其他单位曾经缴获过一些,我们有几台,可以调拨一台给你用。”  

“窃听器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