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色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好,不用就不用。”孙志伟同志重整旗鼓,继续念名字。  

“下一个,孙大娘。”  

“停,《水浒传》也不行。”  

孙志伟没了脾气,只能痛心的又划掉本子上的六七个名字。  

这两下子删除,原本他起好的30个名字,如今已经只剩一半,看来今天的任务完不成了。  

“春兰,夏荷,秋菊,冬梅。”  

“这4个留着。”  

“孙文,孙武,孙斌。”  

“不是说了不准用名人的名字么”  

“一文一武加上文武双全,怎么就名人了”孙志伟理直气壮的反驳道。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  

“哼,不用就不用。”孙志伟见她看出来了,只能悻悻的把这三个名字也划掉。  

“还有没有,有就继续念。”  

“孙娜,孙蕾,孙婷,孙悦,孙羽,孙兰”  

“孙哲,孙烨,孙磊,孙旭,孙勇,孙博”  

“孙学文,孙学武,孙建国,孙爱国”  

“没啦。”  

“这次还算正常,都留着吧,等我问问大家的意见。”  

“大家都是谁啊”  

“你不问问你丈母娘跟老丈人么干爹干妈也不问问么”  

“那...囡囡那边要不要也问问啊”  

“我随便,你想问就写信问呗。”  

“还是算了,太远了,浪费时间。”  

9月底,童佳佳出月子那天,院里的桂花开了。  

把自己洗涮了一遍,又给孩子喂了奶,童佳佳就动手做起了桂花糕。  

这是她的拿手项目,去年她做的桂花糕,受到了所有亲朋好友的热烈欢迎。  

只是,今年比去年更加困难,制作桂花糕的米粉和白面又都是细粮,如果他家还像去年那样做那么多桂花糕,就太显眼了。  

不过,今天是佳佳出月子,为了不打击她的积极性,孙志伟只能偷偷的减少了桂花的供应。  

就这样,当童佳佳端出最后一屉桂花糕成品,他粗略一算也有200多个了。  

为了减少送人的数量,孙志伟不得不放开肚皮使劲开吃。  

“佳佳你这手艺真没的说,太好吃了。”孙志伟一边往肚子里塞桂花糕,一边给童佳佳灌迷魂汤。  

童佳佳完成了桂花糕的制作,心满意足的伸了伸懒腰,然后才似笑非笑的看了看孙志伟。  

“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今年的桂花糕每家就少送一些,你再把新鲜的桂花多摘一些,每家送几斤。”  

“哎,这个办法好,直接送桂花,大家根据自身条件,各家做各家的,谁都不用攀比。  

“我亲爱的佳佳同志真是蕙质兰心,就是我的贤内助啊。”  

“哼,少拍马屁,我去收拾厨房,你赶紧去摘桂花。”童佳佳傲娇着昂首去了厨房。  

干妈和丈母娘两人正在收拾坐月子的房间,两个孩子睡的正香,现在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  

孙志伟立刻行动起来,空间展开大片大片的桂花从树上消失,被收进空间里。  

他又赶紧找来几个箩筐装新鲜桂花,把开了的桂花全部摘下来,合计装了两筐半。  

用家里的空余米面布袋子给各家分好,每家都有十来斤桂花,再给每家用纸包包了十二个桂花糕,这就齐了。  

趁着吃饭时间已过,孙志伟把东西往自行车后座上一挂,然后骑着脚踏车,飞快的把新鲜桂花和桂花糕给各家亲朋好友送去。  

连续两年了,各家原本还有不少积蓄,也都在这两年陆续填进肚子里,现在都在崩溃的边缘。  

这十来斤桂花看着不是主食,却着实让大家都惊喜不已,使每个家庭的生活,都在这灰色的岁月里增添了一缕色彩。  

11月,糖豆干部的特殊供应减少了一半,老张家里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孙志伟也没再多管,还是按原计划送过去10斤大米和1斤豆子。  

他家的问题就不是缺粮的问题,以老张夫妻两个的工资,就算少了两个大人的定量,养活全家也完全不是问题。  

有问题的是他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两个半大小子敞开来吃,还要吃好的,那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在如今这个时期,还这样溺爱孩子,那他们家的困难就是自找的,怨不得别人。  

国庆过后,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家里开始快速准备。  

将厚厚的棉被,冬天用的皮帽子,棉衣棉鞋,鹿皮靴,还没冬天用的药品全部打包前,寄了出去。  

又过了几天,家外收到孙爱来的来信,信中说东西还没收到了,只是希望家外再寄一些营养丸过去。  

之后孙爱来走的时候带去了一小瓶,估摸着没了200颗,按理是可能吃完了。童佳佳估计又是给了队外的病号吃了。  

原本以孙爱来爱面子的性格,是会求家外,结果你居然来信要东西,这就说明农场的情况比童佳佳预想的要差一些。  

童佳佳有没同意,当晚就开炉制丸子,做了10斤丸子,用瓶子密封坏前,次日给你寄了过去。  

一直到十月中旬,经过少轮磋商,来回反复,两个孩子的名字在征求少方意见前,终于确定了。  

姐姐叫孙红缨,弟弟叫孙爱国。  

名字起坏了前,童佳佳怕我们还要折腾,赶紧就去下了户口。  

没户口了,就没了定量,补贴的七十尺棉布也扯了回来,1岁以上儿童每月还没牛奶不能领。  

虽然家外是缺,但我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