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人情世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旁边的孩子,羡慕的看过来,却没有上前讨要,孙志伟自然不会看着他们流口水。  

他将剩余的糖果递给了囡囡旁边,看起来最大的女孩子,然后问她:“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啊?”  

“哥哥,我叫路海棠。”4  

姓路?华野三纵队政治部主任的闺女?  

“海棠你好,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把这个袋子里的糖果平均分给这里的所有小朋友,能不能办到?”  

“保证完成任务。”嘿,现在的孩子就吃这一套。  

半包水果糖大概有半斤,也就是三四十颗,刚才给了两个孩子一人一小把,就出去了小半,剩余的至少还有20颗。1  

在场的娃娃还有五个,一人可以分到4、5颗的样子。  

“这可不容易哦,如果出现多出几颗或者少了几颗不够,那可怎么办呢?你要好好想想了。”3  

然后就介绍囡囡道:“囡囡是我妹妹,你们要好好相处哦。”  

“我知道了,谢谢哥哥。”  

“哥,你放心,我们关系可好了。”  

“那行,你们玩,哥哥上午要出门,中午如果赶不及回来,你就自己在屋里拿了饭盒去打饭,行不行?”  

“没问题,我昨天会打饭了。”囡囡把小胸脯拍的砰砰响。  

海棠也在一边道:“孙大哥,你去忙你的,中午,我带囡囡去食堂打饭。”  

“好,那就谢谢你了,囡囡我走了。”  

“哥哥再见。”  

孙志伟把囡囡交待好了就转身去了食堂,他要去借木桶和捞网。  

捞网有点像扑蝴蝶的捕虫网,就是把布袋改成大孔的网兜,厨房里一般都会有。  

到了厨房,找到大师傅老于,说了借木桶和捞网的事。于师傅问了他是哪家的,最后还是借了两个木桶给他。  

孙志伟可不是真的小孩子,人家借你东西是人情,万一你弄丢弄坏了,人家也要担责任的。  

所以,他趁别人没注意,掏了一把糖果,偷偷塞在大师傅的口袋里,嘴里说着:“谢谢您了,这个给您孙子甜个嘴。”  

然后也没等老师傅回应,抓起木桶和捞网就溜了。  

老师傅不知道他在口袋里放了什么,赶紧低头查看,嚯,是糖果,这个孙子肯定喜欢。  

那拒绝的话就没说出口,再一抬头,孙志伟人影子都没了。这下子不用纠结了,于师傅嘴里喊了声“小兔崽子”,脸上却挂起了笑容。  

于师傅借桶是人情,孙志伟还糖果是世故,人情世故就在这一来一往里面了。  

出了食堂,他就直奔保卫科找罗排长。  

罗排长今天休假,正在宿舍里面缝补衣服,这是下面一个战士的衣服,破了个口子不知道,他看到了就帮忙缝一下。  

部队里的班长排长那真是又当爹又当妈,事无巨细,什么都要管的。  

找到罗排长后,他也没客气,上来就掏一把糖果放在桌上,他现在也就能拿出糖果,什么都是糖果开路。  

但这就是好用,以后几十年里都好用,等他再大点还能散烟开路。  

罗排长看到糖果就把眼睛眯起来:“无事献殷勤。”  

“叔,这可是我从囡囡那抠出来的,你不要,我可收走了。”说着,作势就要把桌上的糖果收回。  

结果,他的手还没靠近桌子,就被针轻轻刺了一下。  

“哎哟。”他赶紧揉了揉手背。  

“哼,拿出来了还想拿回去,做梦呢。”罗排长单手打开抽屉,就把所有的糖果都扫进抽屉里。  

“说吧,想干嘛?”  

“嘿嘿,叔,借个自行车,我去抓鱼。”1  

“你还会抓鱼?”  

“那可不,多少不敢说,肯定能有,我还找食堂的于师傅借了俩木桶和一张捞网。”  

罗排长已经收了糖果,这时候可不好反悔,但是自行车现在可是大件,他们保卫科也就7、8辆,都安排了执勤,随时要用,可不是好借的。  

他稍一思索才说道:“有一辆刚修好的兵船牌,还没排班,就借你用一天。不许弄丢弄坏了,不然,我去找老张赔。”  

“叔,您放120个心,中午就回来,保证完璧归赵。”他下意识的就拍了拍胸口。  

他忽然发现,这个动作怎么这么熟悉呢。这不是刚才囡囡做过的动作么,不会是前身教的吧?想到这个他就有点心虚。2  

“走吧,我带你去后勤,你自己去可拿不到。”罗班长放下针线,带着他去后勤就把车子领了回来。  

宿舍门口,孙志伟支好车,就要往后座上绑木桶,罗排长看他笨拙的样子就好笑。4  

上前一把把他拉开,仔细看了看后座的长短,然后掉头回宿舍,找出两根S型的粗铁钩。  

他将铁钩一端钩在后座,另一端挂上木桶,两边一样的步骤,再用麻绳一加固,木桶就顺利固定好了。  

“谢谢叔,那我就去了。”这个办法好,用钩子的话,等会到了水边上下就方便了。  

“别急,我给你开个证明,不然你出不去。”  

对哦,门口的警卫虽然都认识他,他要是单身进出肯定不会拦着,但是带着东西出去,他们肯定要查问的。  

拿到证明后,孙志伟跨上半新的兵船牌就跑了,到了大门处,他主动出示证明才顺利出门。1  

然后一路向北,直奔北海。其实城内的海子鱼都不多,要说捕鱼,最好还是去京郊,河里的鱼比海子里多。  

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