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天书秘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化神境虽不能当真长生不老,但也称得上是万寿无疆。  

但如此境界,想要突破却是难上加难。  

当今修行界只有两种方法最为稳妥,其一就是召集数百位通玄境修士,布下阵法,以各自神魂为基,汇聚众生记忆凝聚虚境。若是能突破这虚境考验,神魂便可以蜕变,凝成实体。  

但数百位通玄境界的修士,他们经历何其丰富,恩怨情仇加起来能将任何一位修士压垮,想要突破何其困难。1  

即使你意志坚定,能撑得过去,但去哪里找数百位通玄境修士,还要求他们敞开心扉,将神魂与记忆献出化为虚境?  

清河剑派上下加起来才几个人?须得正道门派联合起来,才能弄出这种大阵仗。  

不过这种办法称得上稳妥,因为即使失败了,还有重头再来的机会,只是麻烦了些。  

因此每当有人晋升化神,对整个修行界都算得上大事一桩,是要大排筵席庆祝的。  

至于第二种,那就没那么麻烦了。  

去青棺山,从那无咎魔尊的尸身上摘下一朵洗魂花,附以其他材料,炼制成丹药,吃下去就可以让神魂进入类似虚境的地方,同样只要能够挣脱虚境便可以成功晋升。3  

这丹药并无副作用,而且成功几率会比数百人合力更高。  

只因数百人根本无法心神合一,创造出的虚境便会有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容易导致突破失败。  

洗魂花却没有这种麻烦,自然更容易晋升。  

但这东西太过珍贵。  

采摘难度之大,就等于跟化神境的魔头大战一场。而且天底下只有青棺山镇压着魔尊的尸身,也只有这里能结出洗魂花。3  

苏纯一问道:“掌门,为何焚香门对这秘术志在必得?”  

张奇解释道:“大概是与天书有关,许是觉得你这篇秘术属于天书的一部分。”1  

“天书?请问掌门何谓天书?”  

苏纯一似乎从未听过这种说法。  

“哦,那是世人都快忘了的上古传说,你们这些小辈应该没听过。”张奇挠挠头,似是回忆了片刻,才对苏纯一说:“传闻这凡间乃是上古真仙所造,阴阳五行,风水术数,都是人为书写,这些规则便写在天书之中。天书包罗万象,得之可掌控天地灵气…嗯,差不多便是这种说法。”  

苏纯一听张奇说得随意,奇怪道:“掌门觉得这是假的?”  

“未必是假,我确实见过所谓的天书,虽然只是片言只语,但确实是直指天地本质。你我所学的卦象五行,天书中确有记载,或许真是上古真仙留下的最初记载。但要说得了天书便掌控天地,那多半是谣传。  

“你也学过加减乘除之法,学过文字笔画,这些都是基础。世人识字会算的人确实不多,但要说懂了笔画与加减乘除,便能掌控天下,这话你信么?”6  

张奇说得随意,他从来就不信什么天书,或许真有上古真仙传下修行之道,但也不过是九九乘法表之类的口诀。真要从中悟出大道,还要看各人的造化。2  

张奇的剑术也是脱胎于剑术基础,但早已是超凡脱俗。寻常人若是拿着劈、刺、点、挑、斩这等基础剑法来跟他比,说什么已经掌控了剑道,张奇肯定是懒得理会。  

苏纯一点头称是,清河剑派便是这种态度,谁强谁弱,不妨比试一番。天书或许有神奇之处,但数百年苦修开悟的剑术又岂是等闲。  

前人开创大道,确实值得敬佩,但也无需妄自菲薄,否则这天道只会越来越差,一代不如一代。5  

张奇见苏纯一心意已决,倒也没有逼迫,反而安慰道:“好了,交易与否,你自己把握,我清河剑派的弟子想要突破化神,也未必需要焚香门的洗魂花。不过我对这秘术的来历倒是有些兴趣,不妨与我说说。”  

苏纯一也没有丝毫隐瞒,便将自己下山遭遇详细说了。  

当听得苏纯一对陈业多有称赞,张奇疑惑道:“你说与他相识时,他不过启灵境?”  

苏纯一点头道:“不错,他突破境界用的璇玑露还是弟子送他的。”  

“看起来年纪很小?”  

“即使是长相显得年轻,但弟子肯定他不超过二十岁。”  

张奇沉吟片刻,然后说:“修行的天才我见过,一年等于别人百年也不是没有。但人情练达的天才,我还真没见过,这东西可是需要时间慢慢积累的。  

“人心何等复杂,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有这份本事?就算他记事早,满打满算十来年的时光,如何能到这种程度。就他给人算命的手段,给你念的那些口诀,我活了那么多年都未曾听过如此精准的总结。1  

“这个叫陈业的小子,多半有所隐瞒。”  

苏纯一却说:“但他确实是行事正派,是侠义之士。”  

张奇盯着苏纯一看,见她神情焦急,便笑道:“小丫头莫要心急,我说他有所隐瞒,并非说他心怀歹意。旁门散修过得艰难,当然要对别人藏一手。他为了救助一个陌生的孩童,将天书秘术都送了出来,确实称得上义士。2  

“这份人情,我们清河剑派总要有所回报才是,光是一个剑匣可不够。这样,你去问问他想要什么,库中所存的法宝,随他挑选一件。  

“还有,焚香门既然愿意用洗魂花来换他的秘术,这事我们也做个顺水人情,愿不愿意换,让他自己做决定。既然是他的东西,我们也不好替他拒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