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谢优势在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前整个华语乐坛中。  

四大天王逐渐退出舞台。  

老一代的歌手热度渐退。  

而在新生代男歌手中,目前的排位形势看上去已经很是明朗。  

T0级,毋庸置疑是任闲齐,目前已经是公认的新天王。  

T1级,目前路江是新天王呼声最高的一位。  

其余的歌手,全是这二人之下。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销量最能说话。  

任闲齐近两年,两张专辑正版销量破500万。  

路江一年两张专辑,正版销量破300万。  

除他俩外,其余新生代男歌手两年内的总销量无一超过100万。  

也就是说,谢听风想要在这场排位赛中稳稳站住前三,接下来的专辑销量数据必须要超过100万。  

但显然,谢听风以及整个团队,并不满足于只排在第三。  

接班四大天王,扛起香江演艺界大旗,影视歌全面发展,成为真正的亚洲级新天王,才是大家的目标。  

所以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全方位发展,在短时间内迅速翻越这两座大山。  

这个任务对别人来说,很难。  

但对现在的谢听风团队来说却不难。  

“大家请看。”  

分析师摁下遥控器,画面出现更详细的图表。  

首先是任闲齐。  

在投屏上的明确列出任闲齐的优势和劣势。  

首先是任闲齐相对于谢听风的劣势。  

第一就是外形条件,客观来讲,的确不如谢听风。  

时尚资源也不佳,时尚代言表现平平。  

演技目前看来也一般,且演员生命力透支太过,比如去年的神雕侠侣被群嘲。  

最重要的是影视资源更比不上谢听风。  

电影逼格高于电视剧。  

香江影坛又作为亚洲电影的制高点,谢听风出生就在罗马,岂是任闲齐能比的?  

任闲齐据说今年才会拍摄第一部香江电影。  

而谢听风光是今年就有五部电影。  

除了少女党已经上映外。  

还有特警新人类中华英雄半支烟怪谈之魔镜四部电影等待上映。  

大部分都是主角。  

光从这一点,任闲齐就望尘莫及。  

当然了,任闲齐的优势也不能忽略。  

首先是人气。  

“平民天王”的称号不是吹出来的。  

这是目前谁都没法比的。  

所以他的新电影也有可能创造高票房。  

其次是音乐资源。  

湾湾的流行音乐发展迅速,可以说是要比现在的香江发展地要好的,小虫等金牌制作人和任闲齐关系密切,合作稳定。  

同时湾湾和内地都用普通话,所以接下来要打入内地市场,谢听风在这方面并不能超越,能做到齐平已经很是吃力。  

“不过根据情报显示,今年任闲齐的新专质量不佳,这也许就是我们的机会,不过...”  

分析师摁下遥控器,画面变成了路江,“翻越任闲齐之前,最稳妥的还是先把这位拿下。”  

相比于任闲齐,路江的优势看上去就多了很多。  

比如人气、创作能力、外形条件、唱功都胜过任贤齐和谢听风。  

当然在谢听风看来,外形条件这块,自己还是比他强的。  

但不可否认,路江的威胁性的确极大。  

乍一看比任贤齐带来的压迫感还强。  

两者放在一起对比,似乎路江才是更应该是真天王。  

但分析师却笑了笑:“大家请仔细看。”  

接下来,画面一转。  

四个大字占了整个画面:内地艺人。  

其余人看到后,先是一愣,旋即纷纷表示认可。  

内地艺人,不仅代表着高端影视资源方面的巨大劣势。  

还有其身份带来的顽固偏见。  

这年头,内地艺人在港台艺人面前天然矮一截。  

这不仅是港台民众和媒体会这般认为,就连内地民众和媒体也这么认为。  

所以路江新天王的呼声很高?  

实际上他现在哪怕销量和任闲齐齐平,他也没法做到任贤齐那样被全面公认为新天王。  

也别说路江,就连任闲齐现在不也被谢听风盯着屁股么,因为内地<湾湾<香江。  

现实很残酷,且难以改变。  

这就涉及到路江相对于谢听风的第二大劣势。  

也就是舆论能力。  

在当下娱乐圈,内地的潮流就是跟着港台走的。  

港台媒体对艺人的评价,权威性无可置疑,内地的舆论平台又稀缺,官媒又不会轻易下场。  

而鹰皇在香江又是舆论话语权的顶层。  

所以这就等于,除非路江的销量和其他成绩断层领先,用实力生生凿穿偏见,彻底巩固地位。  

不然的话,谢听风只需稍稍用力,便可成功碰瓷。  

但路江想要断层领先哪有那么容易。  

他的创作能力强不假。  

但谁说他的创作能力是真实的?  

他的MV很有特色不错,他也以导演自居。  

但剧情狗血,结构简单,背靠香江电影产业的谢听风,想复制,很难吗?  

也别说谢听风,据说现在叶赫那拉等许多歌手都开始在这方面下功夫。  

到时候路江看到自己优势全无,怕是脸都得绿了。  

“根据情报显示,路江新专有首歌会用上特效,质量应该不会差。”  

分析师接着道。  

这让谢听风很是认可,这说明路江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