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遭老罪了(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次日,早上七点整。  

与一行穿越者还有好些国军的将领们,站在大东乡乡公所楼顶的胡彪,深深看了一眼在下方以团为单位,整齐排列的大大小小好些方阵。  

根据他收到的最新汇报,眼前的众多方阵全部加起来,一共有一万九千五百三十人。  

他们是大东乡这边的所有打援助部队,在扣除了伤亡人员,留下打扫战场的辎重部队,还有炮兵部队之后。  

今天将会随着他们一起返回南宁城,参与最后一战的所有力量。  

其他的人留下,估计大家还能容易理解,可胡彪他们为什么不带上炮兵部队?  

还不是因为在昨天的战斗中,炮兵部队已经将最后的一发炮弹都打了出去;如今就算跟着他们返回南宁城,一时半会也得不到弹药补充,只能成为一些摆设。  

所以与其返程的时候,带着这些拖累行军速度的部队,还不如大军轻装前进。  

炮兵部队自己在后面,自行缓缓地返回就好,反正也不用担心安全。  

而在胡彪细细的打量中,能够清楚地发现仅仅只有一个晚上的休整时间,并不能让刚刚经过一场大战的弟兄们,在体力上彻底缓过来。  

不过没有关系,在刚刚得到了一场辉煌胜利后。  

他们精神和士气却是高昂无比,每一个眼中都有着旺盛的求战之心,这一点比起任何都要重要,也给胡彪最大的一个底气。  

心中有数之后,胡彪再也没有迟疑。  

扯着嗓子,大吼出了一句:“出发!回南宁城,继续杀鬼子,直到桂南没有一个活着的鬼子。”  

在这样的一个命令下,苏北独立团的1365人在仓管的带领下,排列着整齐的行军队形率先出发。  

这一千三百多人,就是当前苏北独立团除了伤员之外,全部剩余的部队了。  

对比起一周多前从昆仑关出发的时候,足足少了两千人。  

没办法!在前后两次围点打援的战斗中,他们跟着胡团座和他的伙伴们,参与的永远是最激烈战斗,永远冲在了最前面。  

为战斗的胜利,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  

所以让他们先走,一是充当这大军的前锋,二也是其他各部队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一下心中的敬意。  

仓管一马当先走在了最前面,走出了二三十步后,忽然感觉喉咙莫名有些发痒。  

总想要吼上几嗓子,发泄一下心中一股说不出的炙热情绪;他在张嘴后,就扯着嗓子大喊了起来: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唱”  

随着仓管一个‘唱’字出口,苏北独立团的这一千三百多弟兄们,都大声唱起了这首《知识青年从军歌》。  

嘹亮的歌声中,他们原本就笔挺的腰杆子,更挺得如同一把锋利的刺刀一样。  

确实!连续的苦战让他们伤亡惨重。  

但那也如同大熔炉一样,将他们狠狠地冶炼了一次,剩下的每一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充满了精锐和彪悍的气质。  

而胡彪、安妮、莫水焱、黑星、AT、打手、守卫、小翠等几个穿越者。  

在这些弟兄们从身前走过的时候,则是用着无可挑剔的军姿,‘啪’的一下对着他们敬礼了起来。  

对着这些在本次穿越中,一直都是无条件相信他们。  

追随他们,跟着他们一次又一次出生入死的弟兄们敬礼,献上了心中巨大的敬意。  

看到了这样一幕后,这些弟兄们嘴里的歌声愈发响亮;并且是同样举手回礼,从自家的团座和长官们身前走过。  

再次奔赴下一个战场,去参与桂南会战的最后一战、  

毫无疑问!以上的这样一幕,对于其他在场的其他中央军和桂军,心中造成了巨大的一个震撼。  

以至于许多年之后,其中的很多军官们和士兵们,都会不厌其烦地对着身边人说起:  

那一日在大东乡的乡公所上,胡团座和他的伙伴们不过是一群中校和少校,却被一众中将和少将犹如众星捧月一样地围绕其中。  

可是所有人看在眼中,都觉得这一切没有任何问题。  

而他们每一个人,当时都无比羡慕着那些嘴里高唱着战歌,向胡团座他们敬礼的苏北独立团战士们…  

14日,下午的4点35分。  

经过两天以正常速度的行军之后,胡彪等人率领的先锋部队,抵达了南宁城西南方向一个叫作石柱岭的地方。  

此地离着国军在南宁城外,建立的那一个桂南会战前线指挥部,有着最少十里远了。  

可是行军到了这里之后,胡彪他们却是惊讶地发现,已经有着好些人早早等候在这里。  

白健生、陈修辞、李济生、张发奎等四位大佬,一脸笑意地站在了最前面,身后则是国军和中央军的好些高级军官,  

更远一点,则是有着好些豪绅和乡亲,怕不是有着数千人之多。  

眼见着他们出现之后,李济生对着后面的乡亲们示意了一下后。  

顿时,人群后方的乐队中,锣鼓、唢呐等各种乐器吹起了喜庆的曲子,龙和狮子也开始欢快地舞动起来。  

同时,白长官等人带着好些有些身份的人物,也快步向着胡彪走来。  

在他们身后跟着的随从手里,要么是端着一个土碗,要么是搂着一些酒坛子,又是胡彪耳熟能详的敬酒环节。  

好在那些碗不大,一碗也就能装二三两的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