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下一步怎么办?(2/3)
’的赞许后。
胡彪继续开口,将昨晚自己与安妮私下之中,所商量出来的一些想法,对着众人开始说了起来:
“根据目前的战局来看,除了高峰隘这里的变化,其他战争进程与历史上没有什么变化。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鬼子今天将会打下昆仑关。
8号那一天,光头校长决定开始反攻;白长官会命令周边的所有国军部队,发起收复昆仑关和南宁城的作战。
到时候还有陈修辞、李济深、张发魁等大佬,前来桂省这边亲自督战。
可惜等到正式开打的时候,时间已经是12月18日拂晓了;前后花费了半个月时间,最终在1月3日第五军打下了昆仑关。
在整个作战期间,他们重创了鬼子第21旅团,并且弄死了中村正雄这个鬼子少将,战果比较辉煌。
可惜的是,整个作战时间拖得太久了一些,让鬼子一方有了更多反应时间。
另外国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五军伤亡惨重,其中荣誉第一师和第200师,两支部队不得不退出后续作战,战斗力严重降低。
1月12日第五军彻底退出战斗,由36军接手,这一仗基本已经打不动了。
2月26日,第四战区司令张发魁下令全线停止进攻,南宁城终究没有抢回来,这一条当前最大的海外物资输入线路,还是没有被打通。
所以我希望大家踊跃发言,看看能不能让这个结果发生一些改变,打通这条线路。
哪怕在明年的9月底,鬼子还是会占领法属安南,彻底切断这条线路;可是大半年的时间,少说也能多进来几万吨物资。
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华来说,这几万吨的物资实在太重要了一些。”
其实在中华这个农业国,连续抵抗了鬼子这个工业国两年多的时间后,各种物资,尤其是军事物资,已经到了异常短缺的程度。
不要说数万吨了,哪怕是几千吨都是无比关键,能让弟兄们多杀一些鬼子,能让百姓们的生活稍微好上一些。
如此一个简单的道理,众人自然都能听懂。
在听完了胡彪的说法后,大家都忍不住一脸郑重地沉思起来。
好一会之后,黑星最先开口:“下一步当然是准备参与昆仑关的战斗,在关键的时刻出手一锤定音。
至于更远一点的事情,还是算了吧?
昆仑关一旦被提前攻下,战局肯定发生巨大的变化;该怎么行动,还得根据当时的实际战局,才能够做出准确的计划。”
对于这样一个说法,大家都表示了赞同。
胡彪追问出了一句:“接下来,鬼子应该只会留下一支部队监视我们,不会再死命进攻了那么这样一来,我们还有最少半个月的休整时间。
在这一段时间里,你有什么建议吗?”
建议?黑星还真有,而且相当不错:
“好好招兵、再练兵吧!不管我们之后打算怎么做,终归手下需要有一票听指挥,有战斗的一支部队才行。
我们寻思着,必须把苏北独立团发展到一个加强团的规模,才勉强足够使用。
顺带着将弟兄们加紧培训一下,在之前的防御战中,有些弟兄也就知道开枪,就被填上了防线。
他们连基本的战术动作也不会,死得未免太冤枉了一些,看着都让人心疼,造孽啊!”
黑星的开口算是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老马在想到了这几天的战斗力,自己所遇到的一些头疼的情况后,也赶紧建议了起来:
“部队的装备方面,我认为也需要好好整编和调配一下。
比如说,哪个营专门用日械,哪个营用国械;法械和英械等数量有限就算不够一个营,最好也全部统一让一个连用。
不然光是一个班,往往就好几种口径的步枪,子弹补充方面简直让人要疯啊。”
至于一些装备,像是坑爹的法造绍沙轻机枪,那破玩意一点都不好用的事情,老马那是说都没说。
主要是他知道一点,再不好用的武器也比空着手强。
弟兄们那一个五花八门的武器这个问题,让众人在之前的战斗中都吃尽了苦头,绝对不止让老马一个人头疼。
为此,老郁连忙附和了起来:
“没错!我都不止一次遇到过,在战斗进行的关键时刻,某个拿着汉阳造的弟兄打光了子弹,向周边的弟兄吆喝了一嗓子要子弹。
结果递过来一把6.5毫米口径的子弹,根本就用不上。
另外在训练的时候,弟兄们除了枪法,战术动作这些方面要加强一下,尤其是要加强一些攻坚作战的战术配合。
昆仑关打了这么久,第5军是伤亡那么大,关键是鬼子在昆仑关附近的制高点,尤其是界首山修建了大量工事。
到时候我们只要提前将其打下,一定能大大改变战场局势。”
听到了这里后,胡彪看向了米娜和莫水焱两人,问出了一句:“你们那边都没问题吧?”
虽然胡彪这样一句,未免有些问得没头没脑,两人明显都听懂了这个死扑街到底在问着什么。
问米娜的问题,是与余汉勇那些人交易能不能继续,能不能弄到足够武器弹药?
毕竟拉起一支部队,总得将他们彻底武装起来,另外训练枪法也要消耗大量的弹药,因此这一点相当关键。
问莫水焱的问题,则是那些火箭筒做出多少了,配套弹药生产的
胡彪继续开口,将昨晚自己与安妮私下之中,所商量出来的一些想法,对着众人开始说了起来:
“根据目前的战局来看,除了高峰隘这里的变化,其他战争进程与历史上没有什么变化。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鬼子今天将会打下昆仑关。
8号那一天,光头校长决定开始反攻;白长官会命令周边的所有国军部队,发起收复昆仑关和南宁城的作战。
到时候还有陈修辞、李济深、张发魁等大佬,前来桂省这边亲自督战。
可惜等到正式开打的时候,时间已经是12月18日拂晓了;前后花费了半个月时间,最终在1月3日第五军打下了昆仑关。
在整个作战期间,他们重创了鬼子第21旅团,并且弄死了中村正雄这个鬼子少将,战果比较辉煌。
可惜的是,整个作战时间拖得太久了一些,让鬼子一方有了更多反应时间。
另外国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五军伤亡惨重,其中荣誉第一师和第200师,两支部队不得不退出后续作战,战斗力严重降低。
1月12日第五军彻底退出战斗,由36军接手,这一仗基本已经打不动了。
2月26日,第四战区司令张发魁下令全线停止进攻,南宁城终究没有抢回来,这一条当前最大的海外物资输入线路,还是没有被打通。
所以我希望大家踊跃发言,看看能不能让这个结果发生一些改变,打通这条线路。
哪怕在明年的9月底,鬼子还是会占领法属安南,彻底切断这条线路;可是大半年的时间,少说也能多进来几万吨物资。
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华来说,这几万吨的物资实在太重要了一些。”
其实在中华这个农业国,连续抵抗了鬼子这个工业国两年多的时间后,各种物资,尤其是军事物资,已经到了异常短缺的程度。
不要说数万吨了,哪怕是几千吨都是无比关键,能让弟兄们多杀一些鬼子,能让百姓们的生活稍微好上一些。
如此一个简单的道理,众人自然都能听懂。
在听完了胡彪的说法后,大家都忍不住一脸郑重地沉思起来。
好一会之后,黑星最先开口:“下一步当然是准备参与昆仑关的战斗,在关键的时刻出手一锤定音。
至于更远一点的事情,还是算了吧?
昆仑关一旦被提前攻下,战局肯定发生巨大的变化;该怎么行动,还得根据当时的实际战局,才能够做出准确的计划。”
对于这样一个说法,大家都表示了赞同。
胡彪追问出了一句:“接下来,鬼子应该只会留下一支部队监视我们,不会再死命进攻了那么这样一来,我们还有最少半个月的休整时间。
在这一段时间里,你有什么建议吗?”
建议?黑星还真有,而且相当不错:
“好好招兵、再练兵吧!不管我们之后打算怎么做,终归手下需要有一票听指挥,有战斗的一支部队才行。
我们寻思着,必须把苏北独立团发展到一个加强团的规模,才勉强足够使用。
顺带着将弟兄们加紧培训一下,在之前的防御战中,有些弟兄也就知道开枪,就被填上了防线。
他们连基本的战术动作也不会,死得未免太冤枉了一些,看着都让人心疼,造孽啊!”
黑星的开口算是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老马在想到了这几天的战斗力,自己所遇到的一些头疼的情况后,也赶紧建议了起来:
“部队的装备方面,我认为也需要好好整编和调配一下。
比如说,哪个营专门用日械,哪个营用国械;法械和英械等数量有限就算不够一个营,最好也全部统一让一个连用。
不然光是一个班,往往就好几种口径的步枪,子弹补充方面简直让人要疯啊。”
至于一些装备,像是坑爹的法造绍沙轻机枪,那破玩意一点都不好用的事情,老马那是说都没说。
主要是他知道一点,再不好用的武器也比空着手强。
弟兄们那一个五花八门的武器这个问题,让众人在之前的战斗中都吃尽了苦头,绝对不止让老马一个人头疼。
为此,老郁连忙附和了起来:
“没错!我都不止一次遇到过,在战斗进行的关键时刻,某个拿着汉阳造的弟兄打光了子弹,向周边的弟兄吆喝了一嗓子要子弹。
结果递过来一把6.5毫米口径的子弹,根本就用不上。
另外在训练的时候,弟兄们除了枪法,战术动作这些方面要加强一下,尤其是要加强一些攻坚作战的战术配合。
昆仑关打了这么久,第5军是伤亡那么大,关键是鬼子在昆仑关附近的制高点,尤其是界首山修建了大量工事。
到时候我们只要提前将其打下,一定能大大改变战场局势。”
听到了这里后,胡彪看向了米娜和莫水焱两人,问出了一句:“你们那边都没问题吧?”
虽然胡彪这样一句,未免有些问得没头没脑,两人明显都听懂了这个死扑街到底在问着什么。
问米娜的问题,是与余汉勇那些人交易能不能继续,能不能弄到足够武器弹药?
毕竟拉起一支部队,总得将他们彻底武装起来,另外训练枪法也要消耗大量的弹药,因此这一点相当关键。
问莫水焱的问题,则是那些火箭筒做出多少了,配套弹药生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