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坦克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盛京城外。

一场对峙,最终随着熊国部队的撤离而结束。

只是这几天当中,这事成了盛京城许多人谈论话题。

城内一座修建好的三层阁楼内,吐字板正的声音在茶楼里响起。

“话说,前朝百年间,北海库页、大兴安岭以南,北境各地,皆是沦落北国之手,泱泱大国,失地可成百国却无人敢言。”

“今,历史重演,北国大军压境,风雪压城,一幅山洪摧城之势。”

“那北国人满眼不屑,口出狂言,自诩懂国之大礼,能与前朝同理。”

“兵临城下时,黑云密布下,一道人影踏雪立城头,雪不落肩,风不抚,千百之众踏雪去,面朝枪口背留民。”

“未经允许,疆土之下,皆视敌寇。”

“风雪狂啸,天地震呼。”

啪!

醒木拍击桌面的声音响起,一众听书人心神回首,不少人脸上全是余犹未尽,伴随声声落下面色涨红。

“欲知后事如何,还请诸位客官久候。”

在一楼大堂内的一个胡须很长的老者,语气悠然说道。

只不过声音落下,不少人便是拍着巴掌起哄说道:

“文爷,说一说虎贲旅在归阳山一战!”

“秋风亭,我们想听秋风亭一战。”

“倒不如说镇魂关,我们想听三团,我听说那是三团的立团之战,死伤极为惨重...”

“......”

茶楼内,一道道声音祈福,让坐在二楼护栏旁的刘风,默默的听着,举起还在冒着热气的茶,细细品了一下。

这样的故事,百听不腻。

自从刘风和郑前昌来到这盛京的这几天时间里,他们可以说在等沈处的消息,也在对盛京进行着观察。

“面朝枪口背留民....”刘风眸子微动,感慨说的真好。

看着周围那群百姓,仿佛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是流露着希望。

在这份希望之中,看到了对虎贲旅的崇敬,让他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叫国民有望,军民同心。

思绪有些飘散,在其身旁,一道声音在这个时候响起,才缓缓的回过神来。

“沈处已经是五天没有回电报了,这山城的装备都到了盛京了...”郑前昌手拿着茶杯,低声说道。

刘风神情一顿,沉默了一会,这才开口说道:

“你怎么想的。”

“还记得当初沈处找我们时候说的那些话了吗?”

“用眼去看,用心去抉择...”刘风低声回应。

两人心知肚明,沈处是不可能接收不到电报,他们的任务是与总府对接的。

刘风和郑前昌都清楚只要一个决定,沈处就会从上面掉下来,可他们也清楚沈处会这样做,一定在掌控中。

“沈处是默认我们会按她的想法做。”沉默了许久,刘风笑着说道,将手中的茶杯放下,眸子看向了大堂内的说书人。

此情此景,何不是他们这些人所奋斗的目标。

国泰民安,民之有望。

“难道不是吗?”郑前昌突然间一笑。

“是。”

刘风点了点头,注意力再次放在茶馆,听着那老者声音再起。

“话说山海之内,九州一关可定中原,那一日王师挥师北伐....”

春城,城南。

一阵阵马蹄声声传来,在每一个马背上,所驮着的不是人,而是一些弹药,还有一些物资。

“孙营长,多谢了。”

二团的一些战士过来接收弹药时,语气充满着感激。

“不必...”

孙德胜回应了一句,骑兵营再一次当起了后勤,他也充满着无奈,拼凑的七八辆坦克,根本没有他们的作战条件和机会,原本以为攻城还有自己的份,结果没有想到春城失守的这么快。

原本以为巷战有自己的份,结果暂时不扩大战事。

自盛京一战后,他们就没有上过战场,伤养好后,只能是看着到处打仗。

如今春城城南都打下来了,这更是让他内心有些着急。

正当他为此焦虑之际,一道声音在背后传来。

“营长,旅座的最新命令,让我们前往盛京,将熊国人的坦克开过来!”李二狗狂奔着向孙德胜而来。

一边喘着气,一边大声的说道。

声音落下,让孙德胜目光不仅落在了在李二狗后面跟着的杨承孝,牵着缰绳的手一颤,眼神之中瞬间闪着光。

“坦克?杨参谋,这是真的?”孙德胜手死死的捏着缰绳,瞳孔睁着老大,语气有些颤抖的问道。

这一刻,他等的太久了。

“嗯,接收到坦克后,旅座让你着手建立坦克装甲团。”

“保证完成任务。”

孙德胜眼神中的愁容尽去,立刻兴奋的开口回应着。

只要坦克到位,小鬼子全部干碎。

春雪渐渐融化,他们的作用正在放大,到时,他将再一次的踏上战场!

“全营集合!”

孙德胜直接怒吼一声,李二狗没有任何犹豫,刚刚停下的脚步瞬间奔跑了起来,向坦克团的战士召集着。

周边的坦克团战士在听到后,快速的集结着。

速度之快,显然是训练有素。

孙德胜更是将马背上的东西放下后,快速带队向城门而去。

只是在临近出城的时候,便听到了一声熟悉的骂骂咧咧。

“狗日的,急匆匆的干嘛,老子以前没教过你,做事不要毛毛躁躁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天上掉装备了,你要去抢呢。”

看着骑兵营一群人匆匆忙忙的向城外集结,泥土飞溅,李云龙自然就脱口而骂,毕竟这是从他出去的人,这么毛毛躁躁的,那不是让林天成认为他们独立团没教养。

“团长,我有急事,有空再续。”孙德胜打了一声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