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大学里的人情世故(1/2)
对此萧楚生笑而不语,暂时性没有让衫茶的员工对外放出消息。
沪上阿姨门店里的冰激凌机还需要调试和改进,这需要一点时间测试。
至于改进的建议什么的,经过店里卖了几天后总结出了不少,而且还鼓捣出了增加口味的玩法。
把改进建议给厂家报过去,冰激凌机的厂家立刻就给安排上了。
毕竟萧楚生打算每家沪上阿姨的门店都给安排一台机器,包括在杭城的门店。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厂家恨不得把他当祖宗供着。
而且这种机器根本没多少店家和品牌会买,主要是做出来的冰激凌成本高,利润率低。
事实上,这就是传统商家和新势力品牌的眼界差距。
传统商家把短视两个字发挥到淋漓尽致,看重的永远只有利润率,而非扩大市场。
国内整个市场,在经过了野蛮生长后,萧楚生会越来越关心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问题。
也会更加看重食品口味和情绪价值。
到那个时候,利润率就不再是决定赚钱与否的关键,还有一条路叫薄利多销。
当然,这里面需要有一点,就是将市场打开,眼光放长远。
消费者一旦体验过好的后,其实就很难回去了,只要东西真的好,价格不算太离谱,大家都可以接受涨价。
当然,像上辈子喜茶那时候动不动一杯卖到三四十……那就是纯纯把客人当冤种了。
但萧楚生其实很明白,喜茶确实有把客人当冤种的嫌疑,但又不得不承认,水果茶成本是真高!
偏偏当时国内市场还就是各家都在卷这个东西,成本高,利润低,再借机炒作价格,还能保证利润率。
于是在高价水果茶经历了一段巅峰后,慢慢热度也就消失了。
再之后供应链完善起来后,因为成本降低,水果茶的价格也就自然而然降下来。
价格没了可以炒作的东西,总体热度也降。
水果茶终究没有奶茶那么发挥稳定,所以各家最终还是回归了奶茶市场角逐。
这也就新势力茶饮的发展路线,最终其实还是得回归“茶”。
至于西诗这些天,有衫茶和沪上阿姨的引导性营销,在学生们之间可谓是刷足了存在感。
比如会员卡打折,大海报传单啥的。
再加上价格在沪上这地方真不算贵,所以不少学生都愿意去西诗体验一下。
毕竟不限量……是真的让人有点忍不住,哪怕自己吃不了很多。
可每种都尝尝味道,那种满足感也是值的。
自助餐厅里有十几道比较常见的小炒菜,味道都还不错,正常的饭店八十八可吃不到那么多种花样。
不限量,好吃,没套路,吃完也没有肚子不舒服。
光是这些,就已经足够让西诗口碑大爆。
大学城本身也算不上特别大,所以说一家优秀的品牌很容易就能在学生中间传播开来,尤其这家自助餐厅还和衫茶,沪上阿姨搞了联合VIP,去的人那就更多了。
萧楚生每天赚钱赚得手都软了,心想按这个速度,哪怕不用玩互联网,他都能一辈子不愁吃喝。
虽然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传统的餐饮业产生了一定冲击,但优质商家,尤其是口碑过硬的商家,哪怕没有参与互联网大战,其实受到的冲击也有限。
很显然,现在的西诗,杉杉的茶,沪上阿姨都满足条件。
至于大炸汇……好吧,这个炸货品牌只能说是闲来一手,只是想顺手赚点小钱,没指望大爆。
其实真正想想的话,哪怕是正新和当初的豪大大,出名归出名,但赚钱多半还是靠加盟。
加盟这东西吧……说白了就是割韭菜的,很多品牌赚加盟费就是赚一波就跑路。
而油炸食品这东西,在国内很多时候被认为是纯垃圾食品,会被生理上抗拒,自然很难闯出什么更大的市场来。
至于为什么开封菜金拱门这些能稳坐钓鱼台?一来是占领市场早,立于不败之地。
二来是早些年打造的“高端”滤镜,再就是品类多。
虽然炸鸡算得上垃圾食品,可……汉堡那玩意是真的营养均衡!
萧楚生在沪上阿姨店里闲坐着的时候,来了一个让他意外的人,就是苏雨荷。
他没立刻来找萧楚生,而是去隔壁杉杉的茶点了一杯杨枝甘露,还是超大杯的。
“哈喽~”捧着杨枝甘露,苏雨荷坐到萧楚生身边冲他打了招呼,同时还扬了扬手里的东西:“我来支持你家生意了,据说来沪上阿姨的店里喝杉杉的茶特别流行,可没想到你这个衫茶老板也这么干。”
萧楚生哭笑不得,这才想起来,苏雨荷是知道衫茶是他的。
“原来你也喝奶茶?”
“那可不,我好歹也是个女人,小女生爱喝的,我为什么不能也爱喝?”苏雨荷说得理直气壮。
萧楚生想想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对了,财大今年的新生要军训了,你和迟杉杉同学要去吗?”
萧楚生愣了下,最近太忙,以至于他都没去上过课,早就把他还是个大一新生这件事给彻底忘了。
自然也就忘记了财大的新生还没军训这件事:“原来要军训了吗?不过那个还能不去?不是强制的吗?”
苏雨荷点了点头:“原则上军训是必须要去的,但你也知道,有些事情也不是不能折中一下。”
“?”
萧楚生嘴角抽搐:“这是该从一位辅导员嘴里说出来的话?”
苏雨荷咯咯笑起来:“这不是特事特办嘛,人不能太死板。”
萧楚生则是想了想:“不好说,看看情况吧。”
“好吧,那你有事的话,可以找我商量,
沪上阿姨门店里的冰激凌机还需要调试和改进,这需要一点时间测试。
至于改进的建议什么的,经过店里卖了几天后总结出了不少,而且还鼓捣出了增加口味的玩法。
把改进建议给厂家报过去,冰激凌机的厂家立刻就给安排上了。
毕竟萧楚生打算每家沪上阿姨的门店都给安排一台机器,包括在杭城的门店。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厂家恨不得把他当祖宗供着。
而且这种机器根本没多少店家和品牌会买,主要是做出来的冰激凌成本高,利润率低。
事实上,这就是传统商家和新势力品牌的眼界差距。
传统商家把短视两个字发挥到淋漓尽致,看重的永远只有利润率,而非扩大市场。
国内整个市场,在经过了野蛮生长后,萧楚生会越来越关心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问题。
也会更加看重食品口味和情绪价值。
到那个时候,利润率就不再是决定赚钱与否的关键,还有一条路叫薄利多销。
当然,这里面需要有一点,就是将市场打开,眼光放长远。
消费者一旦体验过好的后,其实就很难回去了,只要东西真的好,价格不算太离谱,大家都可以接受涨价。
当然,像上辈子喜茶那时候动不动一杯卖到三四十……那就是纯纯把客人当冤种了。
但萧楚生其实很明白,喜茶确实有把客人当冤种的嫌疑,但又不得不承认,水果茶成本是真高!
偏偏当时国内市场还就是各家都在卷这个东西,成本高,利润低,再借机炒作价格,还能保证利润率。
于是在高价水果茶经历了一段巅峰后,慢慢热度也就消失了。
再之后供应链完善起来后,因为成本降低,水果茶的价格也就自然而然降下来。
价格没了可以炒作的东西,总体热度也降。
水果茶终究没有奶茶那么发挥稳定,所以各家最终还是回归了奶茶市场角逐。
这也就新势力茶饮的发展路线,最终其实还是得回归“茶”。
至于西诗这些天,有衫茶和沪上阿姨的引导性营销,在学生们之间可谓是刷足了存在感。
比如会员卡打折,大海报传单啥的。
再加上价格在沪上这地方真不算贵,所以不少学生都愿意去西诗体验一下。
毕竟不限量……是真的让人有点忍不住,哪怕自己吃不了很多。
可每种都尝尝味道,那种满足感也是值的。
自助餐厅里有十几道比较常见的小炒菜,味道都还不错,正常的饭店八十八可吃不到那么多种花样。
不限量,好吃,没套路,吃完也没有肚子不舒服。
光是这些,就已经足够让西诗口碑大爆。
大学城本身也算不上特别大,所以说一家优秀的品牌很容易就能在学生中间传播开来,尤其这家自助餐厅还和衫茶,沪上阿姨搞了联合VIP,去的人那就更多了。
萧楚生每天赚钱赚得手都软了,心想按这个速度,哪怕不用玩互联网,他都能一辈子不愁吃喝。
虽然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传统的餐饮业产生了一定冲击,但优质商家,尤其是口碑过硬的商家,哪怕没有参与互联网大战,其实受到的冲击也有限。
很显然,现在的西诗,杉杉的茶,沪上阿姨都满足条件。
至于大炸汇……好吧,这个炸货品牌只能说是闲来一手,只是想顺手赚点小钱,没指望大爆。
其实真正想想的话,哪怕是正新和当初的豪大大,出名归出名,但赚钱多半还是靠加盟。
加盟这东西吧……说白了就是割韭菜的,很多品牌赚加盟费就是赚一波就跑路。
而油炸食品这东西,在国内很多时候被认为是纯垃圾食品,会被生理上抗拒,自然很难闯出什么更大的市场来。
至于为什么开封菜金拱门这些能稳坐钓鱼台?一来是占领市场早,立于不败之地。
二来是早些年打造的“高端”滤镜,再就是品类多。
虽然炸鸡算得上垃圾食品,可……汉堡那玩意是真的营养均衡!
萧楚生在沪上阿姨店里闲坐着的时候,来了一个让他意外的人,就是苏雨荷。
他没立刻来找萧楚生,而是去隔壁杉杉的茶点了一杯杨枝甘露,还是超大杯的。
“哈喽~”捧着杨枝甘露,苏雨荷坐到萧楚生身边冲他打了招呼,同时还扬了扬手里的东西:“我来支持你家生意了,据说来沪上阿姨的店里喝杉杉的茶特别流行,可没想到你这个衫茶老板也这么干。”
萧楚生哭笑不得,这才想起来,苏雨荷是知道衫茶是他的。
“原来你也喝奶茶?”
“那可不,我好歹也是个女人,小女生爱喝的,我为什么不能也爱喝?”苏雨荷说得理直气壮。
萧楚生想想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对了,财大今年的新生要军训了,你和迟杉杉同学要去吗?”
萧楚生愣了下,最近太忙,以至于他都没去上过课,早就把他还是个大一新生这件事给彻底忘了。
自然也就忘记了财大的新生还没军训这件事:“原来要军训了吗?不过那个还能不去?不是强制的吗?”
苏雨荷点了点头:“原则上军训是必须要去的,但你也知道,有些事情也不是不能折中一下。”
“?”
萧楚生嘴角抽搐:“这是该从一位辅导员嘴里说出来的话?”
苏雨荷咯咯笑起来:“这不是特事特办嘛,人不能太死板。”
萧楚生则是想了想:“不好说,看看情况吧。”
“好吧,那你有事的话,可以找我商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