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谁错谁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然,鬼判也并非毫无“过错”。

不过,他所犯的过错,对于地府的规则来说,实在是不值一提。

而且真要仔细纠结起来的话,鬼判的行为也确实不能简单地定义为错误。

那就是电影刚开头,钟馗杀了几个收取过路费的鬼差,那几个鬼差正是鬼判的手下。

对于这点,李昊天也了解。

在地府中,鬼差们收取过路费,虽然地府并没有明文规定一定要收取,但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家都在默默执行着。

而且,别说那群鬼魂们被鬼差收过路费这种事了,哪怕是道士、和尚们,想要在地府中进行各种仪式,比如送鬼超度等活动,也都得送点好处费。

除非你有背景,有神职,比如授箓的天官,鬼差自然不敢收好处费,反而会特别谄媚巴结。

又或者自身实力特别强大,让那些鬼差都不敢轻易招惹。

否则该给的、该打点的,都还是得给,不然鬼差也不会尽心尽力的工作。

这也是地府潜规则中的一部分。

如果放在人间,这种收取好处费的行为显然是违法的。

但地府和人间的规则可大不相同,不能简单地将人间的规则套用到地府。

而且这种潜规则的存在,并非毫无缘由。

李昊天还专门询问过黑白无常,他们表示,这种事在地府是被默认默许的。

哪怕是阴天子和鬼帝阎罗知道了,通常也不会过问。

而且,地府本身也没有明确规定,鬼差们不能收取所谓的好处费或者过路费之类的费用。

所以,从地府的规则角度来讲,这也根本算不上违法。

即便闹到了阎罗鬼帝那边,由于没有相应的明确法律来惩罚他们,顶多被发现之后,被斥责几句罢了。

况且地府与人间的环境差异巨大。

地府的那些鬼差们,与人间的工作人员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他们虽然名义上是地府的工作人员,但实际上都是处于底层的存在,如同牛马一般辛苦劳作。

他们不仅没有什么像样的工资收入,工作年限更是遥遥无期,被束缚在了地府内。

一旦当了鬼差,就仿佛陷入了永无止境的劳作之中,需要永远为地府打工。

有些鬼差,甚至在地府当差已经当了几百年了还没有升职。

以前,地府的天地规则限制没那么大,还能得到地府发放的一些工资。

不过,这些所谓的工资,其实就是一些功德、法器宝物之类的,再加上少许的冥钱。

那些鬼差们若想以后更进一步,也就是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待遇,肯定是需要大量的资源来提升修为,或者打点的。

但这些微薄的工资收入,根本远远不够。

所以,如果他们没有其他的“创收”途径,日子肯定不好过。

而对于地府来说,这收取好处费,也相当于给他们的一种变相福利。

若是不让他们收这些费用、好处费或者过路费,哪怕是鬼差们,也难免会有怨言。

毕竟自己辛辛苦苦打工几百年,就这么点“死工资”,比牛马的生活还不如。

而随着天地的规则限制越来越大,地府的工资收入也是越来越少。

毕竟,印刷冥币可不是随便能印的,是需要地府的规则力量,甚至还可能涉及愿力的。

现在地府面临着诸多限制,开不出足够的工资,又不让鬼差们收取好处费,那谁还愿意继续好好工作呢?

而且鬼差们收取的好处费,也并不是将那群鬼魂的好处费全部抢夺过来,只是收取一部分而已。

这些鬼魂入地府后,大部分其实也并不需要使用冥币。

因为那些罪孽深重的鬼魂,会直接被押入地狱受罚,根本没有使用冥币的需求。

而那些可以投胎的鬼魂,大部分都很快就会安排投胎,在地府停留的时间极为短暂。

有的刚进入地府,没过多久就离开投胎了,有的也只是过了三五天;长的也不过几年时间。

这么短暂的停留,鬼魂们拿在手中的冥币,根本无处可花。

他们生活在地府里面,处处都受到严格的看管,也没有什么地方需要花钱购买东西,留着也是浪费。

这些冥币,对于鬼魂们来说,其作用之一就是用来开路。

而真正有需要使用冥币的,是那些没什么罪孽,却又因特殊情况而长期受困于地府、年事已久的老鬼们。

他们需要在漫长的时间里等待地府的阴寿过完,再去转世投胎。

所以,他们才需要一些冥币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让自己能过得好一些。

这些鬼老鬼们,鬼差也不会去全力盘剥,只是偶尔收取一点“保护费”罢了,对他们的生活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所以,综合来看,地府收取保护费,那就是地府上下都默认默许的潜规则,也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

当然,如果有强者实在见不惯,出手教训他们一顿,那也只能算自己倒霉。

不过那些鬼差们也不会不长眼的去招惹强者,或者去向那些有背景、有实力的人索要好处费。

而电影中,钟馗指责鬼判纵容手下收取保护费,甚至杀了这些鬼差,这其实是有失偏颇的。

毕竟,这种潜规则已经存在了无数年的时间,算是没有明文规定的规定,也不会造成影响。

而且烧纸钱这个习俗也是由地府间接影响的,纸钱也被称为买路钱,如果没有地府的影响,人间根本不会那么勤快的烧纸钱,这是相辅相成的。

再者鬼判的那些手下,虽说名义上是他的手下。

但实际上,只不过是听从他的命令帮他办事罢了。

如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