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桩功突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玉书有着自己的计划和想法。  

大通铺内,太多不便了。  

环境只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保密方面。  

毕竟他不仅在练武,同时还在修炼走阴人传承。  

练武方面,如今时间还短,属性面板的特性还没有发挥出来,变化不会太明显。  

可走阴人传承不同。  

这是实实在在的另一种修炼方式。  

走阴入定这一特性,学徒们或许看不出来,但管事们若是看到了,必定能够察觉。  

更别说,走阴人传承中,还有其他的‘术’。  

如画符!  

他入定境界已经达到了‘小定’,可以随时随地的走阴入定,也已经具备了画符的资格。  

如今,他自然也想尝试一番。  

可在药铺之内,根本不可能展开。  

所以搬出去,就成了必然。  

“不过如此一来,我身上的银子也不多了。”  

陈玉书默默计算着,购买养元汤花费二十五两银子,租房半年租金十二两,加起来就是三十七两。  

宝鱼卖出去五十两,算上他从李培的遗物中获得的七两银子,就还剩三十两。  

三十两银子,对于之前的他来说,已经算是巨款了,但他可知道,画符一道,绝没有那么简单。  

符纸符笔符墨,任何一种都不会便宜。  

更何况还要算上前期的试错成本…三十两银子,可不一定够。  

“符箓,对于走阴人前期来说,太重要了。  

是对付阴魂鬼物,死倒阴尸的重要利器。  

也是我现在,所能够想到的,唯一对付那等存在的手段了。”  

陈玉书从李培的遗物中,总共获得了三本书。  

白虎观想法,李超见鬼录,朝阳符术。  

其中白虎观想法是走阴人修行的根本,凝神炼神之法,李超见鬼录则是一种类似传记一般的经验学说,是一种指导之法。  

这些,对陈玉书来说,作用都极大。  

之前他能够入定走阴,顺利帮石昊摆脱死倒,靠的都是上面的方法手段。  

可除此之外,他并没有对应的‘术’。  

所以,他才迫不及待的想要画符,想要借符箓之术,护身御敌。  

时间流逝。  

陈玉书将最后一炉药煎好,略一收拾,就往大通铺而去。  

相比较前院药铺的轻松,后院的学徒们,确实更忙碌许多,此时也大多都在忙活。  

陈玉书进入大通铺中,并没有一个人在,倒也乐得轻松,也不用怎么收拾,将诸多东西用布一包,装了就走。  

跟着相熟的几个学徒打了声招呼,他就直往住处而去。  

一路顺利,他很快就来到了自己的住处。  

打开前院大门,他提着东西往卧室里走去,深吸一口气,没有大通铺内那浓郁的熏臭味,顿时感觉到一阵轻松。  

不过此时这里不说一无所有,但也确实缺了很多东西。  

于是,他将东西放好之后,趁着天还没黑,很快就出了门。  

小半个时辰之后,他就置办了许多东西回来。  

简便的,就自己拿,多的木材,锅碗瓢盆等东西,则会有人专门送来。  

零零散散,又花了三两多银子。  

如此一个时辰过后,陈玉书才真正轻松了下来。  

“如今天色已晚,这购买符纸画符之事,只能往后延了。  

刚好有时间,可以多多学习,揣摩一下。”  

陈玉书知道万事开头难,画符之事,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成的事情。  

于是,他略一休息,就直接起身,开始烧火做饭。  

因为搬家之事,他自然没赶上药铺内的食堂饭点,这时候只能自己来。  

好在,他这次大采购,也买了米,他前世虽然躺平,但单身生活,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厨艺了。  

顺便也取了药炉,将养元汤的药材给煎了下去。  

前院之中,陈玉书正在修炼药王桩功。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陈玉书的桩功越加熟练了起来。  

一举一动,都充满了特殊的韵味,配合桩功独有的呼吸之法,让他的气息悠长,身形也越加矫健。  

而且,他发现自己精神力大增之后,对于他的桩功修炼,也大有帮助。  

每一次修炼之时,他都会有新的感悟,在桩功动作和呼吸之法的匹配方面,有了许多自己的理解。  

然后,不知不觉的开始调整。  

药王桩功+2  

药王桩功+1  

药王桩功+2  

“果然,效率大增。  

同样是修炼桩功,每一次修炼之后提升的经验值,都更多了一些。”  

陈玉书看了眼属性面板,心中不由惊喜。  

之前,他每一次修炼桩功,一般都只增加一点经验值。  

如今,则是两点。  

有时候感悟深了,甚至能够增加三点。  

虽然,经验值增加,其修炼效果,相差不大,毕竟他此时还是入门阶段,气血提升的‘量’有限。  

但却能够让他,更快将桩功提升到下一个境界。  

“就如此时。  

一连九次桩功修炼下来,就让我的药王桩功的境界,提升到了入门(89/100)的地步。  

距离经验圆满,达到下一個境界,已经不远了。”  

陈玉书看着属性面板上,药王桩功的修炼进度,莫名有些激动了起来。  

“干脆?继续?”  

陈玉书想了想,顿时将目光落在了剩下的八份养元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