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三章 至江都(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幼时所想。而今托陛下信重,以至今时今日的地位,有了见识,便就想出了这么一个道理。”  

“那本王今后可得多请教请教你了,果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杨广哈哈笑,不等王言说什么谦虚的话,他神色认真的说道,“所以铸币之事,定要禁绝。大户私藏铜钱以筑金人之事,也要禁绝?”  

“此危害钱财流转,大户几十数百年积累,不知私藏了多少铜钱啊。”王言十分配合,话语里也有一股杀意。  

他说道,“不过此事急不得,此乃大户根基,不可轻动,否则天下皆反,遍地狼烟。徐图方为上策。”  

“如何徐图啊?”  

“一者铸币防伪,统一标准,让人无法仿制,二者抓到了把柄、错漏,灭族、抄家!”  

看着王言杀气腾腾的样子,杨广笑骂道:“杀胚,莽夫!”  

他好笑的摇头,转而又问道:“佛门如何?”  

“不事生产,广囤钱粮,该杀!”  

“道门如何?”  

“装神弄鬼,该打!”  

“哦?子言以为,世间没有长生法?”  

“殿下,唯一的长生便是名传后世。待殿下登基,文成武德,千古一帝,自是名传万世,殿下得长生矣。某家为王前驱,也可跟随殿下,鸡犬升天,一道让王言二字,为后来人所知。”  

“滑头。”  

杨广好笑的摇头,转而随意的问道,“你打算怎么做啊?”  

“自是练兵剿匪,扬州境内,不允许有什么打家劫舍的好汉存在,全都给扫了去。剿匪之余,某再弄点儿地,开个庄子,养养鸡鸭鹅豕。殿下,某家听闻海外还有土地,还想寻些人手造船出海,去海外寻一寻,弄不回粮食,弄一些香料、海产也是好的。”  

“这便是又琢磨、研究了?”  

王言含笑点头:“某家奇怪,我等脚下大地,到底是圆是方,海的那边又是什么。如今来了扬州,临近海边,又没什么事做,正是要琢磨研究一番。还望殿下寻一些造船的匠人,某不为大户所容,不动刀子没人给某家东西啊。”  

“本王看,最大的山匪就是你,最应该剿的也是你。”  

“那殿下便是山匪头子。”  

“吃你的饭吧。”杨广瞪了一眼,随即又哈哈大笑起来。  

他喜欢王言的自然,跟王言相处,真的很轻松。这是一个把话说出来,把心思摆出来的人,让他很安心。  

俩人吃着饭,杨广又询问了一些钱财经济的事情,王言又输出了一番,之后这才离开了晋王府,由人领着去到了晋王府不远的江宁侯府。  

他到哪,哪是侯府。  

到家里的时候,家中还是一片繁忙,进行着各种的安置。  

跟了王言,这些人可真是遭罪了,没有安稳的时候,尽到处搬家安置了。  

不过这一次情况可能好一些,除非边军将领有什么大变动,或者是边军有战事,否则他很难再进行调动了。  

还是回归到了他的出身上,同时也要落到他是杨广门下的政治站位之上。  

他的出身,影响了他的上升空间。当然他自己能打,肯定影响不至于那么大,总有出头的时候。但是站杨广的这一点,影响就更大了许多。  

毕竟杨广不是储君,王言的位置太高,权力太大,是会影响太子的。就凭这一点,杨坚也不会让王言走高。  

看重是看重,重用是重用。  

来到后院,见到了看着孩子玩耍的萧媚。  

她走过来轻嗅了一下,随即轻轻的拍了王言一巴掌,嗔道:“一股子庸脂俗粉的味道,快去洗洗。”  

她总是这么体贴。  

于是王言从善如流,让人烧了热水,洗漱沐浴了一番。等到忙活完,已是到了中午小食的时候。  

王言跟萧媚喝着茶汤,吃着糕点。  

看着王言盯着茶汤琢磨,萧媚问道:“夫君,盯着茶汤作甚?”  

“想着茶汤味杂,终究是少了自然本味,或许弄着茶叶直接冲泡会好不少。”  

“妾身喝过,苦的很。”  

“炒一炒呢?”王言说道,“正是将要开春了,江南多茶,到时买一些鲜茶回来,我琢磨研究一番,看看怎么才好喝。”  

“便是研究出来了,也是给他人做嫁衣,咱们家可是没有茶园。”  

王言笑道:“夫人也是出身大户之家,怎的巧取豪夺的看家本领都忘了去?殿下过来便是镇压江南豪门之家,这些时日夫人打探一二,看看谁家的茶园好,为夫寻了错漏就砍了他们,到时候咱们给殿下大半份子,咱们经营。殿下肯定不会怪罪,到时候咱们又多一笔财源。  

你看看,春红都笑了。侯爷我说的没错吧?”  

王家后宅有四大丫鬟,王春红、王柳绿、王秋黄、王冬白,长的个个都漂亮非常。春红是晋王塞过来的,柳绿是杨坚塞过来的,秋黄和冬白是萧媚自己寻来的。  

怎么说呢…  

不妨简单直接一些,都睡过…  

毕竟萧媚总有不便的时候,就是王言不睡,萧媚都要把丫鬟往他床上赶。  

春红看着孩子满地爬,闻言笑了起来:“侯爷说的都对,没道理只许他们抢人家的,不许咱们抢他家的嘛。侯爷多发财,也给兄弟姐妹们多发些银子。”  

“说的太对了。”王言笑着拍手,“不过此事不能急,待侯爷我研究研究,能不能搞出新喝法来,再做研究。要是成了…哎,殿下肯定有动作,成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