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二章 同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眼睛。  

只听得哆的一声,声音在耳边钻进了脑子里。靶子的震动,也震颤了他的身体,更震慑了他的心灵。  

幸好他控制的还算好,否则他都要吓尿了。  

他睁开了眼,转头看着在他耳边震颤不休的箭矢,随即长出了一口气。  

但也就在他大喘气的时候,哆哆哆的声音连连响起。  

宇文成都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箭矢已经围了他的脑袋一圈。最近的一支,甚至已经让他的耳朵感受到了铁的寒凉。  

王言仍旧在瞄准,手一松,嗖的一声过去,箭就中了靶。到最后,密密麻麻的箭矢包围着宇文成都的脑袋,远看好像他梳了一个时兴的发型“侯爷,晋王殿下派人来找,让侯爷马上去王府。”  

王言看着远处的王府报信的人,随即摇了摇头,又射了最后一支箭过去,将弓扔给伺候的部曲,遥遥的对着宇文成都说道“你们宇文家真丢脸,这么点儿小事儿,花钱就摆平了,非得麻烦晋王殿下。”  

他好像恨其不争的摇了摇头,随即转身离开。  

宇文成都目眦欲裂,愤怒的挣扎着,他为方才的懦弱羞耻,他感到耻辱。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他还是被绑在靶子上,边上是之前被他揍趴下的王言的部曲,无聊的弄着羽毛挠他的痒,就是玩儿气的宇文成都好像要死过去一样。  

孩子还是太年轻,气性太大王言来到了晋王府,果然不出意料的见到了宇文化及。  

“哼”  

眼见王言看过来,跪坐在那里喝茶的宇文化及一声冷哼。  

“殿下,你看看,他先哼上了”王言指着宇文化及,“他儿子打到了某家府上,他还有礼了宇文我儿,不对,宇文乖孙,乃翁跟你讲,本是打算将你儿子挂到某家侯府门口练功的,是考虑到乃翁与你同事殿下麾下,这才给宇文家留了脸面。  

没出息的东西,拿钱不就完事儿了这么点儿小事儿还用麻烦殿下”  

杨广无奈的摆手“行了行了,说两句就算了,此次宇文家是没理。可你先骂了宇文公,成都也是尽孝道嘛,你们都有错,别揪着不放了。”  

他希望王言是趁手、好用的孤臣,事实上王言也确实趁手、好用,一仗就打出了偌大功劳。  

但就是太莽了些,对他是忠心耿耿,但是得谁干谁,还不是跋扈,都很有理。跟宇文化及更是见面就掐,让他脑仁疼。  

他也知道原因,就是世家子的傲慢,看不起王言泥腿子出身罢了。偏王言又是个满身刺的人,一碰就炸,骂人都是轻的。  

在太原,手下的一些傲慢的军官,都被王言收拾惨了。  

除了这一点以外,王言是绝对让他放心的。从来不惹事儿,就老老实实的过自己的日子,捞自己的银子,跟谁都很客气,对谁都是好态度。就算是在家里,提起他晋王,那也是相当敬重,奉为大恩人“都听殿下的,不过他儿子打伤了某家部曲,殿下,那都是跟某家过命的生死兄弟,他得赔钱,得给汤药费。马上过年了,兄弟们都得过个好年。”  

说着,王言盘腿坐在了宇文化及对面,一边吃糕点,一边死鱼眼一般,瞪着宇文化及。  

虽然王言的眼神很恐怖,宇文化及心里也打哆嗦,可他知道王言绝对不会杀他,所以倒也有底气,毫不示弱的反瞪回去,只是眼神难免闪烁,底气很是不足。  

想他宇文世家子,竟然在一个泥腿子面前,底气不足,真是奇耻大辱。  

不过好在,他已经习惯了。  

自从王言在陈宫将他抽飞了以后,他就习惯了“好了,别瞪了,眼睛不干吗”  

杨广拍了拍桌子,看着两人各自喝茶,他这才说道,“王言,你隔壁的庄子也是本王的,给你二百亩,再给你两千两银子的汤药费。”  

他作为领导,不想偏帮针对谁的情况下,这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算是一个折中的方法。  

当然,此中一折,他实际上就是偏向了王言。因为王言位卑,杨广却没有惩处王言,还给了钱,这就是偏袒。  

“岂有殿下出钱”  

“嗯”杨广又摆出了狗脸,阴翳的瞪着王言。  

王言状若我不服但我必须服的样子,长出了一口气“殿下赏地就行,银子就不要了。”  

“你跟我讨价还价呢本王给的东西,还有你推回来的道理就两千两”杨广指着边上的侍者,“去,把那庄子的身契、田契,并两千两银子,送到他家府上。再把成都给送回去。”  

“是,殿下。”侍者领命而去。  

王言拱了拱手“谢殿下赏赐。”  

“你安稳一点儿,别找事儿了。都是本王的心腹,每天吵闹不休,成何体统让旁人看了本王的笑话”  

杨广说让人看笑话,是真生气了。因为王言是真骂宇文述啊自顾喝了两口茶缓了一会儿,平复了一下心情,他转而说道“本王跟父皇谈过了,去扬州的事定了下来,移镇江都,后日便走。王言,你调过去领扬州府兵。”  

“听殿下差遣。”  

眼见王言瞪眼看着自己,杨广无奈的长出了一口气“你与琼花的婚事,父皇母后已经准了,年后下旨,礼也不用你备,本王给你出了。真是,本王嫁妹妹,还要本王贴彩礼。”  

“谢殿下赏。”王言笑的憨厚。  

“行了,回去收拾东西吧,这个年咱们要在路上过了。”杨广不耐的挥了挥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