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钱多速来(1/1)
萧犷虽没第一时间get√舔狗是什么意思,但这词简单,稍微寻思下字面意思就懂了。
此时此地,一街的百姓,他也不是什么嘴巧的人,居然一时无话反驳,只好脸色难看的走了。
作为一个大晋北方人,他真没办法说幽王的不是。
毕竟人家真刀真枪西征,赶走了匈奴和鲜卑,统一了北境。他也没脸像长安那些家伙一样,喊着抢回来了就应该还给朝廷。
。
铁柱骂走了萧犷,街上排队的人更多了,这怎么不算官府默许呢!
抢一些回去跟邻居们、亲戚们分一分多好,立省三百文不香吗!有那脑子灵活又有闲钱的,买三斤五斤的都有,这回头和盐行一样的价格卖出去肯定也好卖,人家这盐干净,没听说嘛,一点土腥味没有。
可怜大晋人,就没人吃过不带土腥味的菜!
大总管折腾这一遭,未必没有钓鱼的意思,知道北境能制造这种雪盐,不信有心人不动心。
盐是唰唰的下,枭骑现在看铁柱都格外高大了,谁再说铁柱憨他们非要一起跳出来反对。
三车盐没等天黑就抢购一空,这还是量具量的慢耽误了。
铁柱也信守承诺,卖完了就走,在萧犷的目送下带队出了城。
卢悻看完热闹火急火燎跑回家,“告诉你们,北境的人出城走了!我们还真听他们的,等后天老老实实跟他们走?不如……”
卢伽打断他抢答:“不如我们趁着夜黑风高提前启程?”
卢悻点头,“咱能让他们嚣张了去?好主意!”
卢伽:“……今早试过了。走不掉。”
“什么?你们什么时候试的,怎么不叫我?!过分了谢兄!”
谢兄根本没工夫理他,一味在那仔细观察他花五文买的袋子。
那密封袋的款式就是照着白杨超市吐司的袋子造的,牛皮纸做的,一边的封口上带一条细铁丝,装好东西卷几圈袋口,铁丝一扭就密封封住了。
比起带塑料条的按压式密封袋,这种更适合北境的生产水平。
大王的造纸作坊找到合适的树,没多久就做了出来。在后世看来很粗糙的工艺,在大晋把谢家的才子唬的一愣一愣。
“北境肯定有了铁矿。他们不但武器不错,甚至有剩余用在装盐的袋子上。”
别看细细一根看着用不了多少铁,你问哪个反王不是把境内搜刮个一干二净凑武器。境内正好有矿还行,没有的话,想造反军队的武器就是一个坎。
“看出那纸上的亮光怎么做的了?”谢卢这种底蕴,大晋的造纸工艺他们一清二楚,北境这袋子真是哪哪都稀奇。
“……没有。这个亮光应该是不受潮的关键。”
北境,还是值得一去的,他越来越好奇了。
。
在卢悻的心目中,北境是贫困寒冷的不毛之地。家里让他们兄弟一起去北境考虑颇多,他自己只觉得要跟着谢兄去北方边境吃苦了。
第二天出了门街上见到什么他都买,谢屠和卢伽是直奔书铺。
范阳有大晋第二大的学宫,天下学子都往陈郡和范阳两地跑,文风鼎盛之地满街都是卖书画笔墨的铺子。他们朴素的想法是就算北境有盐、有舶来品,但在笔墨书画这一行当,范阳也能甩北境十条街。
这几个范阳城的风云人物也只会选范阳最好的铺子,储云轩的掌柜一看到他们立马亲自迎接。
“谢公子,可给您盼来了!您这几天要是再不来,我们东家就要亲自去府上拜见了!”
“哦?看来是来了什么好货?”
“正是!我们店新到了一批北境来的新货,有一种很稀奇的笔,不用蘸墨就能写字,听说还是谢祭酒亲自推荐的呢!您过来瞧瞧……”
谢屠:……?谁?
接着掌柜滔滔不绝给他们介绍了铅笔和几个奇奇怪怪的本子,着重强调铅笔在北境十分抢手。
“……这笔听说是现在北境最流行的,谢祭酒在北境的学宫人手几支,能写字能画画,这是我们铺子托关系让别人给捎来的呢……”
卢悻忍不住心里嘀咕,怎么还轮到他们拾北境的牙慧了,是不是说反了!
谢屠终于找到个间隙,赶紧打断掌柜的滔滔不绝,“怎么知道是谢祭酒推荐的?会不会是坊间的卖货手段?”
那掌柜摆手,“不会不会,我们是听信得过的人说的。那卖铅笔的铺子上的幌子十分扎眼,写着谢祭酒大名,全幽州人都知道。要是没经过谢祭酒同意他们哪敢呦,谢祭酒人不是就在北境嘛!”
谢屠彻底迷惑了,他叔父肯定不屑分心去经商,那……就是真心推荐这个笔?
“怎么卖?”
“一支只要三百文,买十支送一块橡皮!您看,这就是橡皮,这笔这样握着写字,写完还能擦掉重新写。买三十支送一把削笔刀,这刀还是铁的!”
“这么便宜?那来三十支,我们一人十支!”卢·冤大头·悻一脚踏入大坑。
“好嘞!”
卢悻让随从付钱,自己乐颠颠开始挑铅笔花色了。
店里其他客人早侧耳听着了,谢屠走到哪哪里肯定是目光焦点,听他们说的热闹,学子们也纷纷慷慨解囊挑起铅笔花色来,快快快,谢公子都买了!
谢屠同款!
“别说,还挺新鲜好看。这也是海外来的?”
“哪里来的真不知道,用不用伙计给您示范下怎么削笔?”卢悻让随从去学习。
跟着这三位进来,正在装作看画的那个枭骑表情逐渐奇怪……
三百文,翻了五倍啊!好想让大王在这里开个分店!
★
枭骑:报告大王,范阳人傻、钱多、速来!
此时此地,一街的百姓,他也不是什么嘴巧的人,居然一时无话反驳,只好脸色难看的走了。
作为一个大晋北方人,他真没办法说幽王的不是。
毕竟人家真刀真枪西征,赶走了匈奴和鲜卑,统一了北境。他也没脸像长安那些家伙一样,喊着抢回来了就应该还给朝廷。
。
铁柱骂走了萧犷,街上排队的人更多了,这怎么不算官府默许呢!
抢一些回去跟邻居们、亲戚们分一分多好,立省三百文不香吗!有那脑子灵活又有闲钱的,买三斤五斤的都有,这回头和盐行一样的价格卖出去肯定也好卖,人家这盐干净,没听说嘛,一点土腥味没有。
可怜大晋人,就没人吃过不带土腥味的菜!
大总管折腾这一遭,未必没有钓鱼的意思,知道北境能制造这种雪盐,不信有心人不动心。
盐是唰唰的下,枭骑现在看铁柱都格外高大了,谁再说铁柱憨他们非要一起跳出来反对。
三车盐没等天黑就抢购一空,这还是量具量的慢耽误了。
铁柱也信守承诺,卖完了就走,在萧犷的目送下带队出了城。
卢悻看完热闹火急火燎跑回家,“告诉你们,北境的人出城走了!我们还真听他们的,等后天老老实实跟他们走?不如……”
卢伽打断他抢答:“不如我们趁着夜黑风高提前启程?”
卢悻点头,“咱能让他们嚣张了去?好主意!”
卢伽:“……今早试过了。走不掉。”
“什么?你们什么时候试的,怎么不叫我?!过分了谢兄!”
谢兄根本没工夫理他,一味在那仔细观察他花五文买的袋子。
那密封袋的款式就是照着白杨超市吐司的袋子造的,牛皮纸做的,一边的封口上带一条细铁丝,装好东西卷几圈袋口,铁丝一扭就密封封住了。
比起带塑料条的按压式密封袋,这种更适合北境的生产水平。
大王的造纸作坊找到合适的树,没多久就做了出来。在后世看来很粗糙的工艺,在大晋把谢家的才子唬的一愣一愣。
“北境肯定有了铁矿。他们不但武器不错,甚至有剩余用在装盐的袋子上。”
别看细细一根看着用不了多少铁,你问哪个反王不是把境内搜刮个一干二净凑武器。境内正好有矿还行,没有的话,想造反军队的武器就是一个坎。
“看出那纸上的亮光怎么做的了?”谢卢这种底蕴,大晋的造纸工艺他们一清二楚,北境这袋子真是哪哪都稀奇。
“……没有。这个亮光应该是不受潮的关键。”
北境,还是值得一去的,他越来越好奇了。
。
在卢悻的心目中,北境是贫困寒冷的不毛之地。家里让他们兄弟一起去北境考虑颇多,他自己只觉得要跟着谢兄去北方边境吃苦了。
第二天出了门街上见到什么他都买,谢屠和卢伽是直奔书铺。
范阳有大晋第二大的学宫,天下学子都往陈郡和范阳两地跑,文风鼎盛之地满街都是卖书画笔墨的铺子。他们朴素的想法是就算北境有盐、有舶来品,但在笔墨书画这一行当,范阳也能甩北境十条街。
这几个范阳城的风云人物也只会选范阳最好的铺子,储云轩的掌柜一看到他们立马亲自迎接。
“谢公子,可给您盼来了!您这几天要是再不来,我们东家就要亲自去府上拜见了!”
“哦?看来是来了什么好货?”
“正是!我们店新到了一批北境来的新货,有一种很稀奇的笔,不用蘸墨就能写字,听说还是谢祭酒亲自推荐的呢!您过来瞧瞧……”
谢屠:……?谁?
接着掌柜滔滔不绝给他们介绍了铅笔和几个奇奇怪怪的本子,着重强调铅笔在北境十分抢手。
“……这笔听说是现在北境最流行的,谢祭酒在北境的学宫人手几支,能写字能画画,这是我们铺子托关系让别人给捎来的呢……”
卢悻忍不住心里嘀咕,怎么还轮到他们拾北境的牙慧了,是不是说反了!
谢屠终于找到个间隙,赶紧打断掌柜的滔滔不绝,“怎么知道是谢祭酒推荐的?会不会是坊间的卖货手段?”
那掌柜摆手,“不会不会,我们是听信得过的人说的。那卖铅笔的铺子上的幌子十分扎眼,写着谢祭酒大名,全幽州人都知道。要是没经过谢祭酒同意他们哪敢呦,谢祭酒人不是就在北境嘛!”
谢屠彻底迷惑了,他叔父肯定不屑分心去经商,那……就是真心推荐这个笔?
“怎么卖?”
“一支只要三百文,买十支送一块橡皮!您看,这就是橡皮,这笔这样握着写字,写完还能擦掉重新写。买三十支送一把削笔刀,这刀还是铁的!”
“这么便宜?那来三十支,我们一人十支!”卢·冤大头·悻一脚踏入大坑。
“好嘞!”
卢悻让随从付钱,自己乐颠颠开始挑铅笔花色了。
店里其他客人早侧耳听着了,谢屠走到哪哪里肯定是目光焦点,听他们说的热闹,学子们也纷纷慷慨解囊挑起铅笔花色来,快快快,谢公子都买了!
谢屠同款!
“别说,还挺新鲜好看。这也是海外来的?”
“哪里来的真不知道,用不用伙计给您示范下怎么削笔?”卢悻让随从去学习。
跟着这三位进来,正在装作看画的那个枭骑表情逐渐奇怪……
三百文,翻了五倍啊!好想让大王在这里开个分店!
★
枭骑:报告大王,范阳人傻、钱多、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