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青窑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夜无话。

天明时分,翠娘早早的就爬了起来,忙着烧火做饭。

只是行走间,觉得浑身酸痛。

手中忙着做饭,翠娘心中却是暗自腹诽。

李郎什么都好。

就是这体魄,实在是强健的可怕。

楚家姐姐让李郎纳了我,是不是她们晚上也应付不来啊。

忽然翠娘觉得自己脸红,怎么脑子想起了这些,真是羞人。

赶忙将这些杂念扫出脑外。

吃过了早饭,李原活动着身体。

在脑海中也顺势打开了贤妻辅助系统。

恭喜宿主获得侍妾【余翠娘】

武力从139提升至140,等级为【勇冠三军】

智略从138提升至139,等级为【庙算】

气运从135提升至136,等级为【帝运】

【余翠娘】为宿主提供属性【精算】

效果为,宿主麾下的工坊,会随机提升少量收益。

也许是因为余翠娘的身份不够,各项属性也仅仅提升了一点,可以说聊胜于无。

李原叹了一口气,看来以后想大幅提高属性,只能去寻找那些颇有身份地位的女子才行。

不过翠娘却是为自己提供了一个还算实用的【精算】属性,也许单个工坊收益提升的少。

但累计起来的数额,可是不容忽视的。

翠娘的真正价值并不是提升属性,而是为自己管理工坊。

比起系统上的提升,李原更看中翠娘现实中的价值。

李原关掉系统,正想对翠娘说些什么。

正在这时小院门前,忽然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紧接着,院门也被人敲响。

翠娘忙去打开了门,走进来的,却是李原的手下佐兴与高争。

他们二人进到小院中,都是对着李原抱拳施礼。

“伯爷,山匪断尾狼一伙。”

“我们已经找到了。”

“请伯爷下令,我们如何处置。”

李原一听,就是心中一喜。

断尾狼这伙匪徒,一直是李原的心头患。

李原斩杀了伏草蛇,这伙人更是放出话来,要杀李原为伏草蛇复仇。

之后更是胆大包天的夜袭了东乡村。

所以这股匪徒,李原是必除之而后快。

昨天让佐兴与高争两人,派出骑兵寻找断尾狼这股匪徒的踪迹。

李原觉得怎么也要些时日才行。

结果没想到,今天早上便有了确切的消息。

李原对二人肃然问道。

“这些山匪,现在在何处?”

两人忙回禀道。

“启禀伯爷,在青窑村。”

“啥?”

两人连忙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出来。

李原这才弄懂了缘由。

原来昨日李原下令之后,佐兴与高争便派出了数十骑在县中查访。

也当是他们的运气好,昨晚县衙接到了村民报官。

一伙匪徒袭击了白林村,抢了粮食财帛扬长而去。

这个消息便由县督军府,派人送到了西河堡,命林镇守派兵剿匪。

林万山接到将令却是万分的头疼。

自己手中的亲卫也不过几十骑,现在集合兵户也来不及了。

正巧这时候都尉袁立过来办事,这个自来熟已经和佐兴高争几人混的熟了。

他不经意将此事提起,二人发现,这伙人倒是颇像伯爷吩咐要找的山匪断尾狼。

于是马上派出了精骑,到白林村附近查访。

今天早上,骑兵带回了消息,这伙匪徒正是断尾狼一伙。

他们连夜寻迹跟踪,发现他们去了附近的青窑村。

高争与佐兴接到消息不敢耽搁,连忙赶到了东乡村,向李原禀报此事。

听闻断尾狼去了青窑村,李原不由得就是眉头一紧。

自己准备要改建东乡村为东乡堡。

青窑村的砖瓦和营造匠工可是关键。

他们若是死于匪徒之手,自己的东乡堡恐怕也要延期。

事不宜迟,自己必须立刻救援。

李原马上对高争,佐兴二人下令。

“立刻集合所有亲卫骑兵!”

“跟我去青窑村剿匪!”

“是!”

二人随即插手领命。

不提李原这边的部署。

此时的青窑村,却是另一番景象。

村中土屋燃起了火焰,匪徒们嚎叫着冲入匠户家中。

挨家挨户搜寻着粮米财帛和年轻女子。

一个面目凶恶的疤脸男,正扛着一口铁刀望着眼前的惨景嘿嘿冷笑。

此人便是横行青原县的悍匪,老黑山的匪首,断尾狼。

在大梁,除了民户村,兵户村,还有一类村寨就是匠户村。

他们多是从事同一种生产的匠户聚集而成。

这青窑村,便是围绕着数座烧砖大窑,由砖瓦匠组成的村落。

断尾狼一伙来抢劫匠户村也是没办法。

民户村一般都是穷鬼,即便是抢了,最多也就是弄到些粮食布匹。

兵户村则是戒备森严,上一次去夜袭东乡村,结果谁知道,村子里突然冲出来几十名披甲重步兵。

刀枪棍棒一起招呼,断尾狼一伙被打的措手不及,扔下了二十余具尸体仓皇而逃。

他本人差点把命扔到了东乡村,现在想起来还背后生寒,发誓以后绝不去碰兵户村寨。

这一次抢劫青窑村,断尾狼一伙人的目的,就是这匠户村中的几个大户。

这青窑村中有个无赖叫张皮子,因为在村中偷女人,被愤怒的乡民打断了腿。

此人一气之下,寻到了山匪断尾狼,说是村中几个大户颇有家资。

如果山匪要去袭击村子,他愿带路做内应。

青窑村所谓的大户,其实就是村中的几个窑主。

烧制砖瓦,效率最高的办法就是修建大型砖窑,但能修这种大窑的窑主必是村中富户。

其他村民则是采土工,筑模工,烧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