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三支兵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郭霖九的脑中刚想明白。

耳边已经响起了如滚雷般的马蹄声。

他急忙对周围的红莲教众高声喊道。

“散开!快散开!”

只是,他的声音已经被马蹄声所压制。

红莲教匪向各处望去,从周围的山路与密林中瞬间冲出了数以百计的骑兵。

聚集在这里红莲教匪,大部分不过是些市井小民或是土里刨食的农夫。

他们不过是被郭霖九用红莲教义洗了脑,平日里见过最有威慑力的武装,不过是县衙中的捕快。

对于骑兵,他们可说是完全没有概念。

很多人是第一次见到了战斗状态下的披甲骑兵。

全身披挂铁札甲的龙骧骑兵,在夜色的映衬下,甲叶子闪耀着寒光,如同降临人间的地狱魔神。

骑兵巨大的身影,带着风雷一般的呼啸向你冲来的时候。

那些刚才还狂热高呼的红莲信徒,此时已然是呆若木鸡。

一瞬间,这些骑兵如下山猛兽一般,隆隆的冲向这些红莲教匪。

情急之下,一些教匪慌忙用弓箭射击。

但他们的羽箭落入披甲骑兵身上,直接就被甲叶子弹开,根本就如同瘙痒。

而骑兵回射的一波箭雨。

则是直接将三四十名教匪射的满地翻滚。

紧接着,数百铁甲骑兵抽出长刀,以雷霆之势直接撞入了教匪的队列。

战刀的寒芒闪过,在慌乱的人群中一次次挥舞斩杀,残忍的收割着生命。

此时在大殿之中。

随着外面的马蹄声与喊杀声骤起。

刚才红莲教匪的声音瞬间就被压了下去。

从刚才教匪破开的门窗缺口向外望去,就能看到奔驰的骑兵身影从缺口处快速掠过。

看到骑兵,殿中之人马上判断出是援兵到了。

只是不知道来的是哪路兵马。

几名胆大的官员跑到门后,探出头去向外观望。

后面的众人见这几人没事,于是更多的官员跑过来查看外面的情况。

甚至是辅国将军与肖皇后,也在护卫的保护下,透过几处破损的窗棂观察外面情形。

只是看了几眼,这些大梁的文武百官,包括后党和辅国将军,就被震惊的说不出话。

实际上大梁上京的这些官员,真正见识过战场的并不多。

在他们眼中,皇城中的禁军与城外辅国将军召集的郡府兵,就已经算是难得强军了。

打仗也不过是大队的人马冲上去厮杀而已。

然而现在,大殿外面的战斗却是颠覆了他们的想象。

殿外的那些骑兵以数十骑为一队,如骤风暴雨般从红莲教匪的身边快速掠过。

骑弓射出的羽箭如雨泼般在教匪人群中横掠而过,带走无数生命。

随即,抽出马刀的骑兵,以纵队直接切入教匪混乱的人群,将他们的队伍冲的七零八落。

刚才还万分嚣张的红莲教匪,此时已如丧家之犬,大声惊呼逃窜。

但人的两条腿,又怎么能跑的过骑兵的四条腿。

再加上这些骑兵骑射的准头极佳,能逃得性命的教匪几乎寥寥无几。

更多的则是直接被凶悍骑兵踏为肉泥。

那么这支骑兵是哪来的?

自然就是龙骧军中由投效牧奴组建的千骑队。

这本是龙骧侯和李原,为了应对最危险的情况而准备的底牌后手。

埋伏在玉宸苑五里之外的一处林地中。

他们以为,勋贵一党与后党保不齐会在玉宸苑大打出手。

到时候,这支骑兵可以掩护龙骧侯安全撤退。

却是没想到赏功宴中,真正的危险来自于红莲教匪的突袭。

于是,李原和龙骧侯便下令,让这些骑兵直接突入玉宸苑斩杀红莲教匪。

本来在上京附近,如此嚣张的动用武力很是忌讳的。

但辅国将军与后党的火拼在前。

他们控制的悬刀卫与皇城卫,不也是在玉宸苑杀的天昏地暗吗。

现在的大梁早已是礼崩乐坏,谁的拳头大,谁就有话语权。

与其这样,不如借此机会,向朝廷诸公展示一下龙骧军的战力。

果然,看着龙骧骑兵,如砍瓜切菜一般剿灭了红莲教匪。

被困在大殿中的文武百官,无不面色惊骇。

辅国将军与肖皇后也在暗自盘算。

自己手中的皇城禁军与郡府兵,能否扛得住龙骧骑兵的冲击。

不过看他们的面色,显然判断的结果并不乐观。

此时,殿外的绞杀战已经接近了尾声。

除了数百骑兵分成小队,追击更远处逃散的教匪。

其余骑兵则是在玉宸苑的周围游走,护住了整个聚贤殿。

十几骑更是来到了大殿门口。

此时,在李原的保护下龙骧侯走出了聚贤殿的大门。

见到自家统帅,十几名骑兵统领立刻下马单膝跪地,齐声高呼。

“参见龙骧侯!参见青原伯!”

声音震的房瓦都微微晃动。

龙骧侯向他们点头示意。

“你们做的很好。”

“教匪偷袭玉宸苑,你们能赶来相救,辛苦了。”

“回去后本侯必有赏赐!”

听闻有赏赐,全军上下都是高呼。

“谢龙骧侯!”

安抚好龙骧千骑队,女侯爷白景回过头,对殿中众臣说道。

“众位大人,现在殿外教匪已除。”

“我要返回上京,可有人愿随我同行?”

“这.....”

殿中的各位大人见外面的红莲教匪被杀了个干净,自然是松了一口气。

但看着殿外,更加肃杀的龙骧骑兵,实际上也是内心打鼓。

龙骧侯本是好意,有龙骧骑兵保护,返回上京的路途必然会安全许多。

但殿内的群臣却是面面相觑。

他们倒不是不信任龙骧侯,而是外面的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