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赫赫军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到这种刻薄诋毁的话。

不用想也知道,这定然是左相蔡宏文的声音。

正在此时,彩楼之上响起了另一人的声音。

“左相大人,勿要轻下结论,为天下人耻笑。”

众人向彩楼之上望了过去。

说话之人正是兵部侍郎李秉孝,只见他继续高声说道。

“在下学过铁勒文。”

“又在护国寺见过这赤铁腰牌的正品。”

“李校尉手中的腰牌。”

“是真是假,我一验便知。”

说罢,李秉孝扶着衣袍从彩台上跳下。

径直走到李原的乌骓马前,对李原说道。

“这位小将军,你可敢将这些腰牌交于本官一验。”

李原没有回话,而是转头看向了龙骧侯白景。

他并不是对手中的腰牌真假没有底。

而是自己并不认识眼前这个官员,不知对方的底细。

所以要看看女侯爷的态度。

这时龙骧侯白景,也带马走了过来对李原说道。

“这位李侍郎,为人方正,秉正无私。”

“李原,你可将腰牌交给李侍郎验看。”

听闻此言,李原没有犹豫,抬手便将手中的三十块赤铁腰牌,都递给了李秉孝。

这位李侍郎接过腰牌,便开始挨个仔细验看。

只不过大家没注意到的是,他的手在微微颤抖。

李秉孝的人品,在场诸公都是信任的。

他是科举进士出身,历任州府兵备司马之职。

为官向来秉直公正,不过因为脾气古怪,为人又太过方正。

李秉孝在朝堂上得罪的人实在是多。

百官虽然敬重其才干,但愿与其深交者却是寥寥。

此人不在乎个人名声,一心为国,他深知大梁北方边患严峻。

曾亲自走访北川道,实地查看大梁边防,甚至深入到漠北边城搜集北蛮诸部的消息。

甚至还学习了北蛮诸部的习俗和语言文字。

如果要在这上京中,找一位真正了解北蛮诸部,还能验看这些赤铁腰牌真假的人。

还真就非这位李秉孝李侍郎不可。

此时,无论是城楼上下的勋贵官员,还是围观的数万上京百姓。

都是大眼瞪小眼,各个屏气凝神。

甚至城楼之上的辅国将军郑天雄,也难得的额头渗出了冷汗,不住的用手帕擦拭。

哪怕是一向不喜形于色的总管吴德安,握着栏杆的手也在轻微的颤抖。

在众人的关注之下,只见李秉孝将一块赤铁腰牌拿起。

放在眼前仔细辨认。

“腰牌材质无误,雕刻铁勒文的官身姓名无误。”

“这种磨损也属正常。”

他甚至用鼻子去闻腰牌的味道。

“嗯没错,这种羊膻味应该是佩戴已久。”

然后他将手中的腰牌举起。

“此牌为真!”

众人都是一滞,纷纷长呼出一口气。

紧接着,这位李秉孝李侍郎,拿起第二块,第三块!继续检验。

然而结果却是,三十块腰牌,每块都是真的!

听闻这些腰牌都是真的。

在北门前的上万百姓是欢声雷动!

然而此时,在彩台之上的左相,却是脸色极为难看。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龙骧军手中的铁勒赤铁腰牌,居然全部都是真的!

左相此时的心中是翻江倒海。

他的内心是相信李秉孝眼力的。

但他左相现在,决不能承认自己有辱军之责。

一旦承认,难道真要自己给那些卑微的军汉下跪道歉?

不可能!绝不可能!

自己可是大梁的左相!

怎么能对这些粗鄙的武夫低头!

只见左相,嗓音尖利的高声喊道。

“三十块铁勒腰牌都是真的!这绝不可能!”

“我绝不相信!”

“定然是你们串通一气!”

“李秉孝,你到底收了龙骧侯什么好处!”

“居然帮其作假!”

听闻这话,在场的百官无不摇头皱眉。

这位左相也太不顾及自己的体面了。

这不是当着上京数万百姓的面在耍无赖吗。

听闻左相说这些腰牌是假的。

结果最先发怒的,并不是龙骧侯和李原。

而是刚才验看腰牌的兵部侍郎李秉孝。

只见这位李侍郎转过身,对着彩台厉声吼道。

“左相!慎言!”

“本官验看腰牌,绝无半点私心!”

“李将军提供的腰牌各个为真,天地可鉴!”

“本官愿以自己的名声为担保!”

左相心中暗恨。

他现在当然知道这腰牌是真的,但却不能承认。

一旦承认,那自己的赌约就输了。

难道真的要当众给那些粗坯军汉下跪不成!

所以,这位左相现在也只能当着数万百姓的面装疯卖傻,咬死不承认这三十块赤铁腰牌!

见左相如此的不顾颜面,周围的百官无不摇头。

甚至城楼上的郑天雄与吴德安,脸上也都露出了鄙夷之色。

李侍郎刚要登上彩楼与左相辩驳。

却听身后的李原说道。

“左相!”

“如果这三十块赤铁腰牌的战功你不敢认!”

“那这些,你敢不敢认!”

“来人!抬上来。”

李原的话声刚落,从身后龙骧军的队列中走出来数名军士。

他们两人一组,抬着数十个大布袋走到彩楼之前。

周围众人都不明所以,纷纷抻着脖子观望。

李原一挥手。

亲兵们一起动作,将这些袋口一起打开,随后向彩楼的方向奋力一倒。

随着白色的浪涌与巨大的哗啦之声。

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之中。

数万块铁勒腰牌从几十个袋子中喷涌翻滚而出,将得胜门之前的地面,铺的如同骨色的海洋!

静,现场异常的安静。

尽数十息之内,只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