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等我娶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437章等我娶你第437章等我娶你本书作者其他书:  

史墨白依稀记得这个苏府的少年郎,那时,他还是个被人欺负了也只会嘻嘻笑的小哑巴。  

他怎么会和这些沙陀部落的人在一起?  

围成一圈、被风吹得“噼啪”作响的火把提醒他,他们已经逃不掉了。  

他被人使劲拽下马去。阿慕慢慢走过去:“你祖上做了叛臣,你还执迷不悔,偏要做祸国殃民的反贼。你欠苏家两条命,杀你十次都不够还。”  

史墨白笑道:“苏家?现在鞍前马后,到时还不一样兔死狗烹?”  

“那也轮不到你来置喙。”阿慕抬起胳膊对准了他:“这一箭,是替苏将军还给你的!”  

一支精铁小箭插入史墨白眉心,他痛得大叫起来。阿慕又道:“这一箭是替四郎君还给你的。”  

一支小箭插入了他左边眼眶。史墨白大叫:“你一刀噼死我吧!”  

“想死?没那么容易。这一箭是替五郎君还给你的。”一支袖箭扎进了他的太阳穴。史墨白仰面倒下,没了声响。阿慕对准他的心脏,又射出一箭,狠狠道:  

“这一箭是小娘子送给你的!”  

两京最大的皇商史墨白,死在他做梦都想复国的旧时燕国土地上。  

幽州城子城里,神策军监军胡永义拿出一道齐王谕令,以及封卢龙节度使节钺、文书,阿史那.夔,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了卢龙节度使。  

胡永义又拿出一道齐王密令,这次他没有当众宣布,而是招二人上前同看。  

“门下:今回鹘变节,北境屡受其骚扰,大唐边境子民朝不保夕。本王令河东代北行营将军朱邪赤心,与卢龙节度使阿史那.夔,各自带兵分东西两线进攻回鹘牙帐,先灭回鹘者,漠北尽归其领。”  

两人皆未料到,齐王竟有灭了回鹘之心。  

洛泱曾对齐王说过,甘露之变五年后,回鹘被黠戛斯灭国。那么何不趁他们内乱,想要娶大唐公主的新可汗地位不稳,直接灭了他?  

回鹘人南迁,可将他们迁入人烟稀少的岭南、补充大唐人口。  

大唐有了新稻,可以养育更多的人口,有了人,才能转化巨大的生产力。而这些回鹘人远离故土,想要作乱也没了土壤环境。  

二人接了密令,约定好明年春天发兵,这个冬天则各自准备。  

胡永义回京复命去了,各藩镇援军也回到驻地,等待朝廷论功行赏。阿夔派人到凤凰城接母亲和族人,他们却不愿意回到幽州。  

凤凰城里的阿史那人安居乐业,只要肯干活,他们脚下就是取之不尽的黑色黄金。  

阿夔和他的亲兵搬入了幽州子城,他四处走走看看,想起当年跟着小娘子到这里救被杨志诚抓住的李好古、元桢和李奏。  

那时,小娘子用一袋面粉炸开了监狱的门。  

阿南知他心思,笑道:“听说,小娘子已经回东都了,她又没和齐王定亲,说不定您还有机会。”  

阿夔眉毛一挑,瞟了阿南一眼,脸上泛起笑意:  

再给我一点时间,等我打下回鹘、重返草原,等我配得上你,而你还没有嫁人,我就去东都娶你!  

阿夔逛了一圈回到府里,进门就看见杨丽娘站在大堂里等他。见他进来,她连忙行礼道:  

“丽娘恭候多时,不知将军对子城环境可还满意?”  

“还不错,就是花树太少,不如长安那么教人赏心悦目。”阿夔随口答道。  

杨丽娘忙点头赞同道:“这一点我住了多时都不能习惯。以前这里这里住着的都是没见过大世面的糙汉,不像您,在两京住过,知道什么是花红柳绿。”  

“你找我有事?”  

杨丽娘迟疑片刻道:“史元忠的女眷都悉数留在您府里,也包括我在内。不知将军是将我送回魏博,还是......让我留在府上照顾您?”  

嗯?这还真是。按以往的规矩,阿夔可以接收史元忠的妻妾,为奴为婢都随他的意。  

杨丽娘见阿夔魁梧英俊,自己就算回了魏博也无处安身,倒还不如委身于他,为自己和女儿求一个安身之所。  

“奴婢还有件事......”  

“何事?”  

“您也知道,当初是小娘子给了我那个石炭矿,才让我在史元忠身边没吃亏。  

凤凰城本是由您母亲和萧掌柜共同管理,但后来萧掌柜把主要精力放在海边盐场上,他们又开了一块荒地。”  

杨丽娘抬起眼皮看了看阿夔的表情,又道:  

“凤凰城还好,您母亲把那里治理得井井有条,但萧掌柜......”  

“你说话能不能不要吞吞吐吐?”  

(以下内容很快替换)  

829年[25]丙申(二十日),剑南西川节度使杜元颖奏报:南诏国侵犯边境。杜元颖认为自己过去曾担任宰相,文才高雅,因而自诩清高。他不懂军事,却专门积蓄财产,减削士卒的衣食供给。西南戍边的士卒衣食不足,纷纷到南诏国境内去掠夺偷盗,以便自给。南诏国反而赠送他们衣物和粮食,于是,西川的动静虚实,南诏国都能知晓。南诏国自从嵯颠执掌朝政,就密谋大举侵犯西川,西南的边防州郡多次向杜元颖反映,杜元颖一概不信。这时,嵯颠率兵来临,边防的城池毫无防备。南诏军队以西川的降卒为向导,袭击并攻陷了、戎二州。甲辰(二十八日),杜元颖派兵和南诏军队在邛州以南一交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