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郎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家的四轮马车,平稳的走在连接两京的北崤道上。  

窗外峰峦亘古,秋风瑟瑟,比初至长安那次更冷一些。洛泱将手中掀起的窗帘缓缓放下,回头看看躺在软垫上的五兄。  

他眼帘轻合,依然青葱的脸上没有痛苦,也没有烦恼。  

洛泱不禁含笑埋怨道:“一天到晚就知道睡,把你拉去卖了都不知道!”  

李明珠一开始还担心这四轮车会不安全,行了这半日,她才知儿女们花大价钱打造的是辆宝车。  

车厢大不说,行走得还很平稳。  

“你祖母天天盼着你爹和阿兄们回去,哪知回去的却是牌位......早两年是你祖君过世,耽误了你几位阿兄的亲事,现在连你也要......”  

洛泱忙拉起阿娘的手劝道:“爹娘养育我们长大,多尽几年孝难道不是应当?所以阿娘您一定要长命百岁,等阿兄们都成亲了,您还要抱孙子呢。”  

李明珠目光落在五郎的脸上,又怜又爱,一阵心酸。  

所有人的生活似乎都在重新开始,皇宫里的李奏,回到东都的洛泱,还有带着兵马出现在卢龙的两只精兵队伍。  

大唐的金属矿开采,必须通过朝廷核准,但因为石炭开采量少,只是在地方做一些纳税的约束。  

自从康将军现身投奔李奏,洛泱就知道,当初苏家那个小哑巴阿慕,已经离展翅高飞不远了。  

他们出发去凤翔边镇的时候,洛泱就将朔州、云州石炭矿圈出来,图纸给了李奏。  

李奏没有藏私,在阿慕决定跟随康将军回代北见父亲朱邪执宜的时候,李琛将这份石炭矿图交给了他。  

代北的冬天一年比一年冷,这温暖的石炭矿和石炭烧焦技术,让原先只能养马换粮食的代北朔州、云州、蔚州添加了巨大能量。  

原来只希望儿子能回来继承家业的朱邪执宜又惊又喜,他没想到自己儿子不但没有从小做家奴的自卑,还给沙陀人带来了更多的希冀。  

“郎主,您真该出去看看,小郎主的骑射功夫不错咧!”  

康如海从军营外大步走进来,手里提着只硕大的金雕。随着小郎主认父改名,他也终于把当年没接回小郎主的心结给解开了。  

他亲见小郎主打仗英勇有主见,对沙陀将士有情有义,还带回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  

等着老郎主蹬腿,就要拉队伍独立的几个部落首领,这下也没了脾气。  

“郎主,您看......”  

朱邪执宜正坐在一张躺椅上,面朝着门外校场的方向,已经结束比赛的朱邪赤心被大伙簇拥着,正朝这边走来。  

康如海的脸色一变,因为他看到老郎主的胳膊,以一个奇怪的姿势垂在躺椅扶手旁。  

“郎主?郎主!来人啊,叫军医!”  

军营里的慌乱引起了朱邪赤心的注意,抬头一看是父亲住的那间屋子,他扔下手里的弓箭,大步冲了过去。  

“阿爹!阿爹!儿子才刚找到爹,您怎么就忍心丢下儿子去了......”  

朱邪赤心,也就是玄慕,愁肠寸断,他与亲爹相处只有数月,但他日日端茶倒水、近身伺候,血脉亲情让他们就像是从未稍离那般。  

郎主患病不是一两天,若不是见他病重,康如海也不会冒险提议私自出兵帮助齐王,以此换回小郎主的信赖。  

康将军退后一步,回头对跟着冲进来的将士使了個眼色,大家同时跪下齐声道:  

“属下参见郎主,请郎主节哀!”  

这一天迟早要来,朱邪赤心将脸埋在父亲的腿上,和生身父亲做着最后的告别。  

代北行营所辖之地,北接契丹草原,东临卢龙,和卢龙一起守卫大唐北大门。  

朱邪执宜名义上受河东镇管辖,担任朔州刺史,但他这些年收编不少草原部落,势力不止于此。  

拥立新郎主由沙陀人自己做主,但朝廷任命的官职还要禀明朝廷,由河东府任命。  

康如海他们刚拟好公文,河东府的信使已经到了。  

他看见到处挂着孝布,不禁大吃一惊:“这、这是谁的丧事?”  

“刺史昨日病重身故,正要行文上报,您就来了。”行营监军安文良将公文递上:“代北行营请求河东府,还请任命小郎主朱邪赤心为新任大将军。”  

“噢噢,有人接班就好,那你们就先接了朝廷的密令,任命大将军的事,我替你们回府请示。”  

令狐绹接手河东府不久,他虽不主战,但他管理地方还是有一套,短短时间就全面梳理北都太原事务,开始征调徭役,准备在今年冬季兴修水利。  

齐王一纸谕令下到河东府,要他们配合神策军从西路进攻卢龙,好在指定的是代北行营,因为他们毗邻卢龙镇,出兵最为方便。  

信使看有丧事,最怕他们以此拒绝接令,自己回去交不了差。  

现在刺史的儿子接了令,不问为什么、也不拒绝、更没谈条件,这沙陀族大将军的位置,还真非他莫属。  

信使很高兴,将他们交河东府的呈报塞进怀里,随口说道:  

“这年头,有军乱的,有被朝廷清剿的,同州防御指挥使一把年纪还战死沙场......”  

“你说什么?”朱邪赤心一把抓住他胳膊追问道:“说清楚,是谁战死了?”  

“同州防御使苏知远啊,苏四郎也战死了,苏五郎半死不活剩下一口气,估计也撑不了多久。  

做乱的史家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