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留宿宫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风疾早在《黄帝内经》就已提出,到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中已有行针的方法。  

要经历朝历代积累之后,到宋朝才开始进行分类,明清趋于成熟。  

现在,太医不敢对圣上行针也是人之常情,就像太医署很少用新药一样。  

唐以前医书上的寥寥数笔,有些甚至是写书的大夫听来的,自己都未必亲手治疗过,他们更不敢照着书往皇帝身上用。  

洛泱在现代看到的针灸治疗,基本上是承袭于明清,现代病理研究更让她心中有数。  

圣上盯着洛泱,似乎已经认出了她。他面上做不出表情,眼里却闪过一丝慌乱:  

苏元枫跟老六是同窗,两人交好别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苏小表妹现在来,不会是趁我病、要我命吧?  

他发出“嗯嗯”的声音,想拒绝小表妹,也是他义妹靠近自己。。  

太医令笑道:“郡主,您看圣上见到您多高兴啊,都激动的发出声音了。”  

圣上干瞪眼,心想:太医令,等朕能说话,第一个砍了你的头!  

外殿萧太后听宫女来传话,说圣上能发声了,她激动得又抹泪道:“泱儿果然能治,你们、你们都听郡主的,圣上的病好了,哀家统统有赏。”  

洛泱没受他们的影响,反正圣上躺着由她摆弄,她一边让顾允之替她把脉,一边试着按圣上头上、脸上的穴位,试图用穴位刺激来激活这张做不出表情的脸。  

“确是风疾,脉象与我父亲在医案中记载的一样。郡主要用孙道人的行针法吗?”  

顾允之两边手腕都把了脉,他也认为,这个阶段针灸应该会有用。  

“不。”  

洛泱加重了手上的力度,在圣上的百会、脑户二穴上按。太医令吃了一惊,声音都有些哆嗦:“郡、郡主是要刺这两处死穴?”  

“不,我要取的有八处,合谷、后溪、风府、肩髃穴、极泉、巨骨、百会、曲池穴,你们来帮我。”  

洛泱趁顾允之去扒圣上衣服的时候,取下桃花针,拉直之后,它变成了一支三寸针。她暗暗松了口气,这些穴位的行针方法自己没背错,就看手能不能够稳得住了。  

她拿起针,口中道:  

“针下合谷透后溪......针到达后溪,却不要穿出来,否则患者会疼痛难忍。”  

这针法!一针刺两穴,绝了。  

太医令严肃起来,忙招手叫来太医正将洛泱的口诀记下来。  

神奇的事发生了,当洛泱留针几息,起出桃花针的时候,圣上后溪处因痉挛产生的僵硬居然松开了。  

“这!这!有效......有效了!”  

太医令激动起来。这些真正学医的人,见到好方子、好针法,就像看见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  

“斜针肩髃透极泉......这两穴之间,只有一个角度可以相连,你们看我的手臂和圣上手臂之间的夹角。极泉穴同样不能穿透。”  

这要是没有师傅教,圣上都要扎死几回都不一定找得到那个斜角。  

为了让顾允之和太医们看清,洛泱将袖子往上一拉,露出她圆润白嫩的手臂。  

按说大唐不是没有窄袖衣,可就是躺着的这位圣上,他不爱看胡服,亲自下诏让两京贵女着大袖衣。  

顾允之他们虽然觉得有些冒犯郡主,但还是认认真真将洛泱演示的角度记在纸上。倒是瞪着眼睛躺在那里的圣上,看着表妹的胳膊出了神。  

“最后还有单独行针的穴位,我们先针巨骨穴。”  

骨?这可扎不得啊!”太医令着急起来:“巨骨穴是禁针,因为下面就是肺腑,这一针扎下去,穿到肺腑怎么是好?”  

顾允之却很放心,洛泱能给他画出内脏图,她心里肯定能对肺腑的位置有数:“太医令莫急,郡主自有分寸。”  

太医令还在犹犹豫豫,洛泱的桃花针早变成了毫针,准确无误的刺了进去。  

只有圣上自己知道,小表妹扎了这几针,他通身有多舒畅。  

“最后是风府穴,你们把圣上扶起来。”她边说边拉过圣上的衣服,为他披在后背上。  

留针片刻,洛泱起出桃花针。  

她看了一眼花蕊,一根花蕊正肉眼可见的变红了。这针到底是有多骄傲?  

“朕、朕......要赏......”  

圣上的舌根变软了,他含含糊糊的说出几个字,把太医令吓了一跳:“圣上能说话了!圣上能说话了!”  

外殿的萧太后、萧国舅一路小跑进来,太后俯下身子,只听圣上叫了一声:  

“母后。”  

“无量天尊!我儿有救了!”萧太后激动得泪水吧嗒吧嗒的掉,回头交代她的宫女:“快,快回去禀报太皇太后,她只怕也等得心焦。”  

圣上自己也很激动,他这下相信义妹真是来救他的。  

洛泱走到桌旁,太医正知道她要写药方,忙将笔墨纸砚递过去。  

洛泱写的这个药方也不同一般,这是李时珍《本草纲目》里的方子:川乌头,五灵脂各五两,共研为末,加龙脑、麝香温酒送下。  

她将方子递给太医正:“此方名‘神验乌龙丹’,一天服三次。服至五、七丸,便觉手能抬动。脚能移步,吃至十丸,可以抬手梳头,。”  

说真的,太医令听顾允之推荐伊阳郡主的时候,他还是将信将疑,是怕太后责怪他们太医署不作为,这才做出姿态,请郡主进宫走一趟。  

现在他亲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