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昭武九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奏在府里写了一夜的字。  

既是牵挂出门未归的洛泱,也是担心出城跟踪的阿冽。  

早上阿凛进来收拾,发现殿下反复写的,是小娘子很久以前写的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死过一回,最能体会这句诗的荡气回肠。  

“殿下!昨晚小娘子救了我的命......”阿冽冲进屋里,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把李奏的笔都惊得歪了:  

“她回来了?怎么救了你?她有没有受伤?”  

“害!我没遇到小娘子,是她让萧掌柜做的纸铠甲,救了我的命。”  

阿冽怕他们不信,把那支飞镞箭放在桌上就开始脱衣服。  

李奏拿起箭头,阿凛拿起箭杆,中间的铁珠在阿冽拔箭的时候就已经掉了。  

阿凛拿箭杆往阿冽头上拍了一下:“话不说清楚,吓到殿下,罚你今天在院子里跑十圈。”  

“跑就跑......殿下,您看,这就是被箭射的地方。”  

李奏拿起那件毛皮半袖,外面的毛皮已被射穿了一个洞,但里面的纸方块只射穿了大半,厚厚一叠纸因为四个角都订着,并没有因此散开。  

中间那个洞,让纸都往外翻,层层叠叠,开成了一朵花。  

只需更换这一块纸方块,铠甲又能完好如初。  

洛泱跟他说过这个办法,还悄悄告诉他,那是几十年后才有的发明,到了宋朝,纸铠甲甚至比铁铠甲还要受欢迎。  

“我还说挑个时间和她一起到邸店去试试效果,想不到,让你抢了先。”李奏含笑道:  

“除了这件纸铠甲,你就没什么别的要说吗?”  

阿冽将昨天从宫门外跟踪开始的经过,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宫里李好古已经去查了,宫外也不算没收获,若我料得不错,那几个戏娘并不知真相,就算你们在顺天邸店找到她们,也无济于事。”  

等等,顺天…邸店?  

昭武九姓里可不止有“安”,还有“史”。  

粟特人史思明,当年范阳称帝,年号正是顺天。  

难道,皇商史墨白与史思明有关系?  

李奏一下子豁然开朗,他和洛泱当初只知卢龙节度使杨志诚想谋反,所以,他们幽州之行,杀了杨志诚,将平庸无能的史元忠,提前推上节度使的位置。  

史元忠是史墨白的族弟,前世,他莫名其妙被牙兵推上留后位置,牙兵却又一直不服他管,这就很令人遐想。  

这其中,只怕也有不满意族弟的史墨白。  

今生史元忠命运被改变,前世他一直是留后,这次在李好古的帮助下,很快被授予节钺,成为节度使。  

据杨丽娘的暗报,心满意足的史元忠现在有了石炭矿,天天和几个副将沉迷麻雀牌不能自拔。  

还造什么反?  

今生史墨白又会如何?  

这一切都是猜想,但至少在李奏心中有了谱,等见到洛泱,两人再“思想碰撞”,看看能不能“产生火花”(洛泱语录)。  

“那个庄子暂时不要去碰它,让他们跑了,还要到处去找。阿凛,当务之急,是去查查配合史家搜查的,是谁的队伍?”李奏顿了顿又道:  

“让人担心的,是宫里的内应,一次不成,会不会还有第二次?  

梅花内卫飞镞箭的秘密传了下来,如果是密集发射,用刀剑拨挡仍会造成箭头脱出,二次发射,不用盾牌,便挡无可挡。”  

李奏若有所思。  

这就是当年高宗皇帝解散梅花内卫、禁用飞镞箭的原因。  

徒手接箭杆的人不多,遭到弓箭密集袭击,唯有用刀剑拨开箭杆,若这样都躲不过箭镞,难道圣上出行,永远要躲在盾牌之下?  

“冬至大祭!”  

阿凛、阿冽二人异口同声的叫起来。  

“现在离冬至还有二十天。昨日午后已经转阴,今日就突然冷了许多,只怕很快就要下雪了。”  

没有雪的冬至,如同缺了灵魂。李奏起身走到窗边,轻声道:  

“她明日该回了,让李蕊把给她做的那件狐皮大氅找出来,我到灞桥去迎她。”  

苏元枫、裴煊在午时也得到了这些消息,而且还知道了到邸店搜查的是驻城外的神策军。  

“据董泽说,并非王守澄之意,而是石将军直接下的命令,因为当时城门还没开。”  

石大勇是神策军都校尉,手下掌管二千五百人,董泽就是他下属厢校尉。  

回京以后,李凛负责拉拢策反这些神策军的中低级武官,交往中发现了一些对王守澄、韦元素不满的武官,其中就包括这位董泽。  

董泽父亲早亡,家中靠他的俸禄养活母亲、弟弟妹妹。  

而神策军中靠关系派别论资排辈,再就是给上级军官送礼。这两条董泽都不沾边,因此相当受排挤。  

李凛将他两个弟弟都招入齐王府做仆人,其实就是王府侍卫。兄弟俩还能不时回家关照母亲、妹妹,军中董泽很是感激。  

像董泽这样,家中受齐王府恩泽的还有几个。  

其中一个旅帅的父亲叫卢涌涛,没落士族,因精通东洋、南洋语言,为人正直,还被齐王重用,专事番商交易。  

在神策军中,除了没落士族,还有许多像唐弘这样五服外的宗亲旁支。  

他们家学渊博、有一技之长,像年轻时的苏知远那样,渴望家族振兴,渴望重新回到大唐最闪耀的中央。  

现在,齐王李奏能够成全他们的渴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