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雪中送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洛泱等蓝楹、林管事他们被二兄带下去,才从门外走进书房:  

“阿爹,您先别急。丁香以前帮阿娘管过账本,就让她带人先去清点库房,把遗失清单列出来,阿娘的珠宝也是有册子的,同样也要列遗失清单。再让府衙给我们开一份房地契的副本,以备不时之需。”  

苏知远疲惫的点头道:  

“丁香,你拿了调令牌,按小娘子说的去做。阿泽再去跑一趟府衙,拿到地契副本,再催他们加派人手去抓人。”  

“阿泽,等等。”洛泱叫住了阿泽,又问到:  

“阿爹,我刚才问了,阿娘平时派人办事,用的都是她的印章,现在阿娘的印章还再吗?如果不在,必须通知府衙,从今日起,那枚印章所签任何文书无效。”  

“刚才找了,印章应该在魏光手里,这事等魏光回来再说,阿泽先去衙门开副本。”元桢替阿爹回答,又安慰他道:  

“父亲,我们也都长大了,你看小妹做事都能有条不紊,您先回去休息,外府的事交给我,内府的事交给小妹,事情没有到最糟糕的时候。”  

“是啊,阿爹,我们都会帮助大兄。今早小食您没吃,让厨下把午食送到内室,您吃了歇会。”元枫也帮着说,他和元桢一起,将苏知远从椅子上扶了起来。  

苏知远的父亲只是一个藩镇节度的门客,凭着自己用血汗换来的军功,渐渐让人回忆起他老苏家曾经的荣耀。  

苏府的收入来源很单一,先圣敬宗开始,除了配合平叛,几乎没有打过什么打仗。  

没有军功赏赐,他们的主要来源,就是喜欢买房买地的夫人,先后置下的五个庄园。  

一家人都不爱奢华,才渐渐攒了些金铤。  

现在夫人才出门几天,这些财富就不翼而飞,你叫苏知远怎会不心塞?  

他更不知如何向夫人交代。  

元桢正扶着父亲出门,邓荃回来了,可他后面并没有出现去庄上催缴夏粮的魏光。  

“将军、少将军,我几个庄子都跑了,他们说,魏光这几天根本没有去庄园,也就是说,他从夫人离开东都的第二天就失踪了!”  

“魏光......失踪了?派人出去找!难道素馨跟魏光......”苏知远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不会的阿爹,素馨是前天夜里刚走,魏光都走好几天了。您回去吃饭,我亲自带人去搜。”  

“元桢,魏光老家在安阳,去相州!带人去相州,定要将他捉拿回来!”  

看着父亲吵吵着被大兄和邓荃扶回去,元枫和洛泱面面相觑。  

“素馨是不是留下来替魏光打掩护?毕竟她替阿娘管家,库房失窃的事,她不说根本没人知道。”  

“有可能,”洛阳点点头:  

“也可能他们各干各的,或者互相利用。但一定是在阿娘离开之前这事就一直在酝酿,阿娘走以后,才能对阿娘的珠宝下手,还可以争取更多的逃跑时间。”  

不管怎么样,两个拿库房钥匙的人失踪了,还顺了阿娘房里的珠宝首饰。  

苏将军府里出了家贼,家贼还是执事和将军的婢妾,这是很快就被演绎成将军夫人善妒,将军惧内苛待婢妾,婢妾奋起反抗,与执事双宿双飞的故事。  

人都没抓到解释就是狡辩。  

元桢让阿爹身边的人都闭紧了嘴,不能让这些流言蜚语传进府里。  

洛泱正坐在库房外间的坐榻上,翻着丁香整理的账本和清单,她这才知道,阿娘就是两个爱好,钱多了换金子攒起来,碰到何意的庄子、宅子就用金子换一套。  

所以库房里最值钱的东西最好搬走,那就是金铤。  

“丁香,真是剜肉啊,那么多金子没了......早知道会这样,我还不如早些问阿娘借......”  

只有丁香在跟前,洛泱也不由得唉声叹气起来,那个魏光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灯,他得了这笔巨款,怎么会直接回安阳?  

找个地方躲两年,在哪不能过上幸福生活?  

“这事搁谁府里不闹心?好在咱们的庄子还在,我今天出去把您单子上的物件买齐,您那些洗漱用品做出来了,把它们卖给裴二公子,是不是能换些钱?”  

之前听小娘子说,没感觉这钱有多么重要,现在,丁香觉得简直是救命稻草。  

正说着裴二公子,荷花就进来传,裴二公子来了,要见小娘子。  

洛泱忙除了库房,就看见小胖子在对面的凉亭里等她。  

“我的亲妹妹,委屈你了,一个水葱似的小娘子跟那些破铜烂铁混在一起......”  

“二表兄,您是来幸灾乐祸的吗?”  

裴二笑得眼睛眯眯的:“哪里哪里,我是来雪中送炭的。”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像奏折一样的小册子,打开一看,上面写着苏洛泱的大名,后面是三、四、五、六月,每月的盈余,以及洛泱该分的利钱。  

一共有......  

“一千六百缗!”洛泱眼睛都瞪大了:麻雀牌本身赚钱不多,倒是茶馆的雀友会会员收了不少钱。  

“因为是新鲜玩意,总要和厉害的对手扎堆,才能进步更快,所以半个洛阳城的富贵郎君,都成了雀友会会员。咱们不是按年付费有折扣吗?这些人基本都交的是年费。”  

裴二胖心悦诚服的笑道:“亲妹妹,你那里还有什么是想卖给阿兄的?阿兄都收。”  

原来是首批交年费的会费,难怪一下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