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荀彧献策(2/3)
凡是有点抱负的人,谁又不想这么做呢?
他荀彧也是有抱负的人,显然也是想这么做的。
于是乎,他就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
先找刘备将其中的关系阐明,同时再将一些问题放大化,最终让自身得到刘备的一定授权。
这么一来,他便既没有得罪林辰,也没有做出不轨之事,同时还拿下了权利了。
可以说是一个三全其美的好办法。
在这种办法的催促下,荀彧自然便忍不住站了出来。
“你说的对。”
“朕倒是忽略了其他人的想法,尤其是……”
果然,刘备在听完了荀彧的话后,沉默了许久,方才恍然大悟的道:“确实如此啊。”
“不过,这些事朕不知该如何解决,不知文若可愿帮朕去解决?”
“另外,朕想要继续与子源维持这模范君臣的光景,并且将之传颂于千年、万年之后。”
“你,可能做到?”
“臣,可以!”
荀彧自信地抬起头,道:“只要陛下答应臣一些条件,这些事便都不难了。”
“……”
刘备愣了愣之后,正了正衣冠,向荀彧行了一礼道:“请先生教我。”
荀彧显然没想到刘备会向自己行礼。
他也是愣了好一会儿,才连忙闪开,随即从怀里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帛书,恭敬地双手呈上道:“保全之策,尽在此简。”
“看来,文若果然是早有准备啊。”
刘备哈哈一笑,大步向前走了两步,待荀彧无论如何也躲不开之后,他再度向荀彧行了一礼:“且先受我一礼。”
荀彧:“……”
这一刻,他忽然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了。
这位陛下,貌似跟他想的不太一样。
但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对方没有一丁点明君的表现,可他内心里却是暖融融的。
就算是这么的不讲究礼法,还这么的低声下……
但是,作为皇帝,能对他这个臣子行这么一礼,已经足以让他感佩于心了。
之前的曹操,便是因为有着巨大的诚意,他才决定帮助对方的。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由于刘备的成长速度过快,以至于曹操都只能短尾求生了。
否则的话,他可能连一丁点发展的潜力都没有,便会被外交之下荡然无存。
是的。
在荀彧看来,当初的刘备,只要跟袁绍好好的达成一个约定,之后的曹操,便再也不会存在了。
而当时的曹操,则是已经走上了一条绝路。
甚至可以说,当刘备入京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走上了绝路。
他唯一可以绝处求生的一点在于。
倾向于刘备一方,让对方成为自身的保护者,同时还要保持跟袁绍的密切联系。
也就是传说中的两面三刀。
只有这样,曹老板才能保住自身。
而曹操倒是也果断,在确定了这么一个办法之后,就直接地把很多人送了过来。
包括荀彧,以及曹操自己的儿子,都被他送了过来。
一丁点保留的意思也都没有。
当时的情况下,任凭是谁,都要说曹操一声汉室忠臣。
毕竟,谁又能做到这一点呢?
但是很多人,却根本看不出当时曹操所处的窘境。
荀彧倒是看出来了,不过由于曹操对他的礼遇,他却装作没有看出来。
甚至在被送出来之后,他还很是隐藏了一段时间。
包括林辰那封书信请他出山,他也都没有轻易地妄动。
只因,曹操当初对他有着知遇之恩,且极为的礼遇。
可是现在,当他将曹操的礼遇跟刘备相比之后,才忽然明白过来,为什么林辰那样的聪明人,居然会选择刘备。
因为,这是一个真正的仁君。
哪怕他是装出来的,但有些人连装都不愿意装的话,那还算什么呢?
还能算是仁君吗?
更何况,刘备装的这么一遭,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只要他走上了这条路,就已经不可能回头了。
如果他要回头的话,他之前的很多臂助,可能都会突然地倒戈相向。
比如说关张二人。
比如说林辰。
比如说鲁肃。
这些人都可以。
现如今,甚至还可以加上一个荀彧了。
因为在他们得到这种礼遇的同时,内心里就已经存在了一种要卖命到底的想法。
一旦这命卖的不值得了,或者说这位不值得他们卖命了,他们自然就会想到其他人了。
当然。
刘备肯定是不会让这一点发生就是了。
不过,就算是如此,也不能让荀彧完全不感慨。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啊。
思索间,荀彧看向了刘备。
后者此时已经看完了帛书,猛地就是一拍大腿:“这九策,若是真能实行下来,确实可以保全君臣之义!”
说完,他满是震撼地看着荀彧,再度行了一礼:“文若真乃大才也!”
说实话。
如果说之前的时候,刘备只是将荀彧当做优秀人才的话,那他现在就已经可以确定了。
面前这个人,正是一个超级大才。
虽不如林辰,却也不远矣的那种人。
最关键的是,两者走的还就不是一条路。
他们两人,一条走的是外向的路,另外一个走的却是内向的路。
外向的意思是,向外不断地扩张,同时奠定他刘备霸业的根基。
以及将这份霸业的力量,统统都发挥出去。
内向,其意则是为,保证朝中不出现太大的纷争。
别小看后者。
这要是用的好了,绝对不会比前者更差。
因为,伴随着天下一点点地平定,朝中必然会产生很大的震荡。
尤其是随着各方面人才的汇聚,之前刘备
他荀彧也是有抱负的人,显然也是想这么做的。
于是乎,他就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
先找刘备将其中的关系阐明,同时再将一些问题放大化,最终让自身得到刘备的一定授权。
这么一来,他便既没有得罪林辰,也没有做出不轨之事,同时还拿下了权利了。
可以说是一个三全其美的好办法。
在这种办法的催促下,荀彧自然便忍不住站了出来。
“你说的对。”
“朕倒是忽略了其他人的想法,尤其是……”
果然,刘备在听完了荀彧的话后,沉默了许久,方才恍然大悟的道:“确实如此啊。”
“不过,这些事朕不知该如何解决,不知文若可愿帮朕去解决?”
“另外,朕想要继续与子源维持这模范君臣的光景,并且将之传颂于千年、万年之后。”
“你,可能做到?”
“臣,可以!”
荀彧自信地抬起头,道:“只要陛下答应臣一些条件,这些事便都不难了。”
“……”
刘备愣了愣之后,正了正衣冠,向荀彧行了一礼道:“请先生教我。”
荀彧显然没想到刘备会向自己行礼。
他也是愣了好一会儿,才连忙闪开,随即从怀里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帛书,恭敬地双手呈上道:“保全之策,尽在此简。”
“看来,文若果然是早有准备啊。”
刘备哈哈一笑,大步向前走了两步,待荀彧无论如何也躲不开之后,他再度向荀彧行了一礼:“且先受我一礼。”
荀彧:“……”
这一刻,他忽然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了。
这位陛下,貌似跟他想的不太一样。
但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对方没有一丁点明君的表现,可他内心里却是暖融融的。
就算是这么的不讲究礼法,还这么的低声下……
但是,作为皇帝,能对他这个臣子行这么一礼,已经足以让他感佩于心了。
之前的曹操,便是因为有着巨大的诚意,他才决定帮助对方的。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由于刘备的成长速度过快,以至于曹操都只能短尾求生了。
否则的话,他可能连一丁点发展的潜力都没有,便会被外交之下荡然无存。
是的。
在荀彧看来,当初的刘备,只要跟袁绍好好的达成一个约定,之后的曹操,便再也不会存在了。
而当时的曹操,则是已经走上了一条绝路。
甚至可以说,当刘备入京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走上了绝路。
他唯一可以绝处求生的一点在于。
倾向于刘备一方,让对方成为自身的保护者,同时还要保持跟袁绍的密切联系。
也就是传说中的两面三刀。
只有这样,曹老板才能保住自身。
而曹操倒是也果断,在确定了这么一个办法之后,就直接地把很多人送了过来。
包括荀彧,以及曹操自己的儿子,都被他送了过来。
一丁点保留的意思也都没有。
当时的情况下,任凭是谁,都要说曹操一声汉室忠臣。
毕竟,谁又能做到这一点呢?
但是很多人,却根本看不出当时曹操所处的窘境。
荀彧倒是看出来了,不过由于曹操对他的礼遇,他却装作没有看出来。
甚至在被送出来之后,他还很是隐藏了一段时间。
包括林辰那封书信请他出山,他也都没有轻易地妄动。
只因,曹操当初对他有着知遇之恩,且极为的礼遇。
可是现在,当他将曹操的礼遇跟刘备相比之后,才忽然明白过来,为什么林辰那样的聪明人,居然会选择刘备。
因为,这是一个真正的仁君。
哪怕他是装出来的,但有些人连装都不愿意装的话,那还算什么呢?
还能算是仁君吗?
更何况,刘备装的这么一遭,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只要他走上了这条路,就已经不可能回头了。
如果他要回头的话,他之前的很多臂助,可能都会突然地倒戈相向。
比如说关张二人。
比如说林辰。
比如说鲁肃。
这些人都可以。
现如今,甚至还可以加上一个荀彧了。
因为在他们得到这种礼遇的同时,内心里就已经存在了一种要卖命到底的想法。
一旦这命卖的不值得了,或者说这位不值得他们卖命了,他们自然就会想到其他人了。
当然。
刘备肯定是不会让这一点发生就是了。
不过,就算是如此,也不能让荀彧完全不感慨。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啊。
思索间,荀彧看向了刘备。
后者此时已经看完了帛书,猛地就是一拍大腿:“这九策,若是真能实行下来,确实可以保全君臣之义!”
说完,他满是震撼地看着荀彧,再度行了一礼:“文若真乃大才也!”
说实话。
如果说之前的时候,刘备只是将荀彧当做优秀人才的话,那他现在就已经可以确定了。
面前这个人,正是一个超级大才。
虽不如林辰,却也不远矣的那种人。
最关键的是,两者走的还就不是一条路。
他们两人,一条走的是外向的路,另外一个走的却是内向的路。
外向的意思是,向外不断地扩张,同时奠定他刘备霸业的根基。
以及将这份霸业的力量,统统都发挥出去。
内向,其意则是为,保证朝中不出现太大的纷争。
别小看后者。
这要是用的好了,绝对不会比前者更差。
因为,伴随着天下一点点地平定,朝中必然会产生很大的震荡。
尤其是随着各方面人才的汇聚,之前刘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