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王爷什么都有(1/2)
骆宁威胁完了白玉麟,回了镇南侯府。
弟弟在文绮院等她。
“……如何?”骆宥问。
骆宁:“大舅舅应该不敢轻举妄动。邱士东刚死,我又警告他,他会识趣。”
“他也没少作孽。”
骆宁看一眼骆宥,生怕他从平庸变成偏激。
“大舅舅的确有很多不好,可不是事情的主谋。对从犯,朝廷都会网开一面。”骆宁说。
骆宥:“大姐姐,你太宽容了。”
“我每日很忙碌,不愿意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浪费精力。我对旁人宽容,也是对自己仁慈。”骆宁说。
骆宥微愣。
骆宁:“先要对得起自己,再不伤及无辜,便是修行了。”
骆宥似得到了什么顿悟。
他沉默片刻,难得笑了笑:“大姐姐,你最近参禅吗?”
姐弟俩相视一笑。
骆宥没着急回书院。
经过春芝惨死一事,他想把武艺捡起来重新练。
小时候最烦蹲马步、学枪,累且枯燥。
可打架时,深恨自己武艺荒废、学艺不精,不能把那些人一棍子打死。
他这几日每日早起扎马步了。
“……我且等书院的安排。过完年再去也行。”骆宥说。
骆宁:“我派人去打听。你的事在前,书院有安排,正在商议何时叫你复学。”
又给他吃定心丸,“你姐姐是雍王准妃,麓山书院学子们又替你出头说了话,春山书院不敢勒令你辞学。”
骆宥:“这个我知晓,雍王殿下权势滔天,学子们也时常议论。听闻他书画皆佳,姐姐你见过王爷的字或者画吗?”
“没有。”
骆宁没见过,但记得辰王提过的,说萧怀沣的仕女图画得极好。
“下次讨一幅,我临摹看看。他从小习武,他的字应该很适合我练。”骆宥说。
骆宁:“改日我带你去拜访他。”
她话音刚落,二门上的丫鬟进来,说雍王府来了人,请她过府说话。
“……不用改日了。”骆宁笑道,“你回去换身衣裳,咱们俩一起去。”
“好。”骆宥利落应了。
经此一事,他瞬间长大,不排斥应酬。
骆宁叫秋兰去打赏雍王府传信的下人,让她提前回去,告诉王爷一声,骆宁要带弟弟登门。
姐弟俩赶到雍王府时,萧怀沣端坐椅子上喝茶,似特意候着他们俩。
“……王爷,阿宥想看看您的书法。”骆宁开口说。
萧怀沣看向骆宥:“本王以为你想学武。”
骆宥恭敬行了礼:“也想请王爷指点。”
萧怀沣:“你还太小,本王指点与你无益处,你学不来。”
然后对门口喊。“周副将。”
周副将进来行礼,也像是等候着。要不然,这个时候他肯定在校场看着府兵们训练的。
“你带了他去校场。”萧怀沣道。
周副将应是。
看向骆宥,目含鼓励与欣赏,“二少爷,请。”
骆宥听到“校场”二字,眼睛都亮了三分,当即和周副将一起走了。
丫鬟给骆宁上了茶,骆宁先道谢:“多谢王爷。”
萧怀沣只是略微点头。
他说起了邱士东,又夸了骆宁:“这次事情办得不错。”
“若没有王爷打的那只毒针,也不会如此顺利。我只是办了四成,六成是王爷帮忙的。多谢王爷。”骆宁说。
萧怀沣:“短短两句话,你道了两次谢。今日还要谢多少?你先说完,再好好闲话。”
骆宁:“……”
他虽然挤兑了她,表情却不严肃。
骆宁寻了个话题,说起勋国公府。
“最近御史台都不骂您,专盯着勋国公府骂了。”骆宁道。
记得她刚回京时,御史台每日一半的折子,都是骂他的。
“这些世族,哪个不该骂?”
骆宁颔首:“养这些人,百姓的负累太重。”
萧怀沣又看一眼她。
没说什么。
他端起茶喝一口。茶汤很香,从喉头一直熨帖到心间。
“王爷,你有温泉山庄吗?”骆宁问。
萧怀沣放下茶盏:“这京里别人有的,本王都有;别人没有的,本王也有。”
骆宁:“……”
“兄弟数人,三哥七岁封王、老四十岁,其余都在十三岁后。只我,是三个月封亲王的。”萧怀沣又道。
骆宁听着,便觉得这位王爷有骄傲资本。
三个月呢,谁知道是龙还是虫?可先帝那时候就偏爱了他,足见不是因他多优秀。
单单就是喜欢。
喜欢是不讲道理的,毫无理智。
——当然,能一直喜欢,也是因为他的确争气。
“你见过的、能想到的,父皇都给雍王府赏赐过了。我当然有温泉山庄。”萧怀沣最后道。
“过几日要下雪,王爷的温泉山庄用吗?不用的话,借我几日?我带祖母去小住。”骆宁笑道。
萧怀沣又喊了人。
“去告诉总管事,把山庄的钥匙拿给王妃。”
很快,骆宁拿到了钥匙。
骆宥从校场回来,精神奕奕,学了好几招。
萧怀沣果然送了他几幅字。
骆宁和骆宥一起看。
字的确好,如流风回雪,非常飘逸。
“……有力气的人写出来的字,却看不见劲道,举重若轻。”骆宥感叹,“越是有力,字越潇洒。”
反而是手劲不大,亦或者技巧不足,才写得沉重。
“的确是好字。”骆宁也道。
她同弟弟商量,“给我一幅,我也想临摹。”
弟弟把那篇最好的《溯回》挑出来,给骆宁,“这篇最好,每个字都好。”
又忍不住感叹,“看得出是同一时间写的。但从开头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没有任何的变化。”
骆宥写字,开头往
弟弟在文绮院等她。
“……如何?”骆宥问。
骆宁:“大舅舅应该不敢轻举妄动。邱士东刚死,我又警告他,他会识趣。”
“他也没少作孽。”
骆宁看一眼骆宥,生怕他从平庸变成偏激。
“大舅舅的确有很多不好,可不是事情的主谋。对从犯,朝廷都会网开一面。”骆宁说。
骆宥:“大姐姐,你太宽容了。”
“我每日很忙碌,不愿意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浪费精力。我对旁人宽容,也是对自己仁慈。”骆宁说。
骆宥微愣。
骆宁:“先要对得起自己,再不伤及无辜,便是修行了。”
骆宥似得到了什么顿悟。
他沉默片刻,难得笑了笑:“大姐姐,你最近参禅吗?”
姐弟俩相视一笑。
骆宥没着急回书院。
经过春芝惨死一事,他想把武艺捡起来重新练。
小时候最烦蹲马步、学枪,累且枯燥。
可打架时,深恨自己武艺荒废、学艺不精,不能把那些人一棍子打死。
他这几日每日早起扎马步了。
“……我且等书院的安排。过完年再去也行。”骆宥说。
骆宁:“我派人去打听。你的事在前,书院有安排,正在商议何时叫你复学。”
又给他吃定心丸,“你姐姐是雍王准妃,麓山书院学子们又替你出头说了话,春山书院不敢勒令你辞学。”
骆宥:“这个我知晓,雍王殿下权势滔天,学子们也时常议论。听闻他书画皆佳,姐姐你见过王爷的字或者画吗?”
“没有。”
骆宁没见过,但记得辰王提过的,说萧怀沣的仕女图画得极好。
“下次讨一幅,我临摹看看。他从小习武,他的字应该很适合我练。”骆宥说。
骆宁:“改日我带你去拜访他。”
她话音刚落,二门上的丫鬟进来,说雍王府来了人,请她过府说话。
“……不用改日了。”骆宁笑道,“你回去换身衣裳,咱们俩一起去。”
“好。”骆宥利落应了。
经此一事,他瞬间长大,不排斥应酬。
骆宁叫秋兰去打赏雍王府传信的下人,让她提前回去,告诉王爷一声,骆宁要带弟弟登门。
姐弟俩赶到雍王府时,萧怀沣端坐椅子上喝茶,似特意候着他们俩。
“……王爷,阿宥想看看您的书法。”骆宁开口说。
萧怀沣看向骆宥:“本王以为你想学武。”
骆宥恭敬行了礼:“也想请王爷指点。”
萧怀沣:“你还太小,本王指点与你无益处,你学不来。”
然后对门口喊。“周副将。”
周副将进来行礼,也像是等候着。要不然,这个时候他肯定在校场看着府兵们训练的。
“你带了他去校场。”萧怀沣道。
周副将应是。
看向骆宥,目含鼓励与欣赏,“二少爷,请。”
骆宥听到“校场”二字,眼睛都亮了三分,当即和周副将一起走了。
丫鬟给骆宁上了茶,骆宁先道谢:“多谢王爷。”
萧怀沣只是略微点头。
他说起了邱士东,又夸了骆宁:“这次事情办得不错。”
“若没有王爷打的那只毒针,也不会如此顺利。我只是办了四成,六成是王爷帮忙的。多谢王爷。”骆宁说。
萧怀沣:“短短两句话,你道了两次谢。今日还要谢多少?你先说完,再好好闲话。”
骆宁:“……”
他虽然挤兑了她,表情却不严肃。
骆宁寻了个话题,说起勋国公府。
“最近御史台都不骂您,专盯着勋国公府骂了。”骆宁道。
记得她刚回京时,御史台每日一半的折子,都是骂他的。
“这些世族,哪个不该骂?”
骆宁颔首:“养这些人,百姓的负累太重。”
萧怀沣又看一眼她。
没说什么。
他端起茶喝一口。茶汤很香,从喉头一直熨帖到心间。
“王爷,你有温泉山庄吗?”骆宁问。
萧怀沣放下茶盏:“这京里别人有的,本王都有;别人没有的,本王也有。”
骆宁:“……”
“兄弟数人,三哥七岁封王、老四十岁,其余都在十三岁后。只我,是三个月封亲王的。”萧怀沣又道。
骆宁听着,便觉得这位王爷有骄傲资本。
三个月呢,谁知道是龙还是虫?可先帝那时候就偏爱了他,足见不是因他多优秀。
单单就是喜欢。
喜欢是不讲道理的,毫无理智。
——当然,能一直喜欢,也是因为他的确争气。
“你见过的、能想到的,父皇都给雍王府赏赐过了。我当然有温泉山庄。”萧怀沣最后道。
“过几日要下雪,王爷的温泉山庄用吗?不用的话,借我几日?我带祖母去小住。”骆宁笑道。
萧怀沣又喊了人。
“去告诉总管事,把山庄的钥匙拿给王妃。”
很快,骆宁拿到了钥匙。
骆宥从校场回来,精神奕奕,学了好几招。
萧怀沣果然送了他几幅字。
骆宁和骆宥一起看。
字的确好,如流风回雪,非常飘逸。
“……有力气的人写出来的字,却看不见劲道,举重若轻。”骆宥感叹,“越是有力,字越潇洒。”
反而是手劲不大,亦或者技巧不足,才写得沉重。
“的确是好字。”骆宁也道。
她同弟弟商量,“给我一幅,我也想临摹。”
弟弟把那篇最好的《溯回》挑出来,给骆宁,“这篇最好,每个字都好。”
又忍不住感叹,“看得出是同一时间写的。但从开头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没有任何的变化。”
骆宥写字,开头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