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0竖子专业户(2/3)
此言,沈棠没继续勉强罗三。
她心知肚明,这个老登没说实话。
沈棠跟顾德几人研究京畿地势之后,择了一处关隘守株待兔——从地势来看,只要这些军阀不跟公西仇一样搞两点一线的行军路线,大部分都会路过此地:“来活了!”
仅仅几天功夫,启国彻底变天。
京畿各处兵马差点儿要疯。
谁懂啊,某天醒来被告知王都被人端了。
妖言惑众,谎报军情,该当何罪?
得到消息的将领将传假消息的士兵一脚踹出老远,心中仍是不解气,骂骂咧咧。要不是脚下力道收着,这一脚能将士兵踹死。什么叫王都沦陷?要王都沦陷也得有敌人。
敌人是哪个?
敌人怎么越过自己直奔王都?
王都出事儿,烽火能没点儿动静?
自己昨晚睡得香甜,什么动静都没听到。
结果,更打脸的来了。
王都跑来搬救兵的使者浑身狼狈不堪,几乎是连滚带爬翻身下马,看到将领就声泪俱下。将领跟这人还是同年,彼此也算是了解对方为人。对方这个架势让他心慌不已。
速速起来,这是作甚?
还请将军念在同年情谊,念在陛下昔年重用提拔之恩,速速率兵解王都之困。
将领懵了一下:不是,这怎么回事?
同年一路疾驰,文士发冠不知丢哪里,修剪整齐的胡子被火燎了半截,衣裳烧了十几处破洞,整张脸也被烟熏火燎看不出平日儒雅。
将军何时见过对方这么狼狈模样?
使者险些过度呼吸。
许久才从强烈心悸恢复几分,他擦了擦汗水,声音艰涩道出了遭遇。一伙贼子强攻王都、打入内廷,王庭宗室、王都勋贵,无一幸免都被擒拿,贼子还杀光宫内禁军生擒国主,将国主悬吊大纛当了战旗,公然羞辱启国。
使者提起来就忍不住红温。
牙根哆嗦道:士可杀,不可辱。
这简直比挖了祖坟还要过分!
听到国主被生擒,宗室无一幸免的时候,他就知道启国保不住了,走到头了。面上做出义愤填膺之色,内心一片平静。灭国这种事情,习惯就好。直到听到贼子不仅命人将国主吊上大纛,还公然挑衅要出兵就往王都出兵,怒火陡然高涨,怒道:当真?
千真万确,不敢有一字虚言。
好好好——
将领一连说了三个好。
一巴掌将手边的石桌拍成齑粉,怒喝声响遏行云,更吓得屋檐鸟雀肝胆俱裂,簌簌落地。面皮因怒气赤红:我倒是要看看这个贼子有几斤贱骨头!敢如此挑衅英豪!
这一仗,不打也得打!
不过,打之前有些细节也要问清楚。
敌人是哪一路的?又是从哪里借道直逼王都?不瞒说,我这里毫无动静…这阵子因为国主想要收拢京畿兵权握在手中,又抽风想抽调边军入禁军遭到大片反对,惹来不少世家意见,将领也是其中之一。不过,他敢摸着良心说有意见归有意见,但他真没有心思想换个国主,不可能私下给叛军行方便的。
不是他,那就是其他人了?
就是不知道是哪家的。
起初还不知身份,后来看到大纛纹饰…使者笃定地道,是那个夏侯梨!
将领道:夏侯梨?竟是他?
众所周知,那就是个草根出身的泥腿子。
当年截杀某个不成器的纨绔二世祖,顶替对方身份,用二世祖的官凭去地方上任经营。二世祖家属听到儿子在任地兢兢业业,活像是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欣慰之余也派人去探望慰问。这才意外揭穿此人冒名顶替的恶行。
此人不仅不畏国法,还猖狂地占地为王。
王庭几次出兵去剿匪,不仅没将对方彻底扼杀,反而看着对方一点点壮大,再加上启国内部问题一堆,军伍贪腐严重,剿匪的成本太大,这事儿不了了之。此后,这伙贼子逐渐安分,近来又开始活跃起来,却不想是这支贼子打入王都改朝换代…
一个跟各方势力没直接利益的泥腿子…
究竟是谁给此人行方便?
将领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问题不解决他内心不安。
队伍里面出了叛徒,不弄清楚谁是勾结外鬼的内鬼,他如何能安心举兵勤王救驾?
使者又道:贼子似乎没从京畿各处关卡借道,而是直接从天而降,凭空出现。
将领:从天而降?凭空出现?
咋不说这些贼兵都是撒豆成兵变的?
使者也说不清楚。
敌人行军路线仍是一团疑云。
将领慎重考虑过后,仍选择出兵去王都。出发之时,阴沉天色恰如将军此刻的脸色,一脸晦气道:…陛下肯自尽殉国,就没这么多事儿了。
该死的时候不死,丢人现眼。
类似场景发生在各处。
整个启国热闹得像是油锅进水,油滴飞溅,刺啦作响。所有人都是揣着打进王都,给贼子夏侯梨一巴掌,再给丢人国主十八掌的心态——将二人脑袋拧下来,都别想活!
到公西仇之前,军心亢奋,信心十足。
一部分脚程快的幸运儿率先抵达王城脚下,仰头看到城墙上飘飞的旗帜,再往上,堪比史前巨兽的青绿龙蟒盘踞城楼楼顶,一双金黄蛇瞳森冷注视着每个人。在这条龙蟒头顶,两根硕大牛角之间,站着个身披半副武铠,双手抱胸、眼神轻蔑俯视众生的男人。
她心知肚明,这个老登没说实话。
沈棠跟顾德几人研究京畿地势之后,择了一处关隘守株待兔——从地势来看,只要这些军阀不跟公西仇一样搞两点一线的行军路线,大部分都会路过此地:“来活了!”
仅仅几天功夫,启国彻底变天。
京畿各处兵马差点儿要疯。
谁懂啊,某天醒来被告知王都被人端了。
妖言惑众,谎报军情,该当何罪?
得到消息的将领将传假消息的士兵一脚踹出老远,心中仍是不解气,骂骂咧咧。要不是脚下力道收着,这一脚能将士兵踹死。什么叫王都沦陷?要王都沦陷也得有敌人。
敌人是哪个?
敌人怎么越过自己直奔王都?
王都出事儿,烽火能没点儿动静?
自己昨晚睡得香甜,什么动静都没听到。
结果,更打脸的来了。
王都跑来搬救兵的使者浑身狼狈不堪,几乎是连滚带爬翻身下马,看到将领就声泪俱下。将领跟这人还是同年,彼此也算是了解对方为人。对方这个架势让他心慌不已。
速速起来,这是作甚?
还请将军念在同年情谊,念在陛下昔年重用提拔之恩,速速率兵解王都之困。
将领懵了一下:不是,这怎么回事?
同年一路疾驰,文士发冠不知丢哪里,修剪整齐的胡子被火燎了半截,衣裳烧了十几处破洞,整张脸也被烟熏火燎看不出平日儒雅。
将军何时见过对方这么狼狈模样?
使者险些过度呼吸。
许久才从强烈心悸恢复几分,他擦了擦汗水,声音艰涩道出了遭遇。一伙贼子强攻王都、打入内廷,王庭宗室、王都勋贵,无一幸免都被擒拿,贼子还杀光宫内禁军生擒国主,将国主悬吊大纛当了战旗,公然羞辱启国。
使者提起来就忍不住红温。
牙根哆嗦道:士可杀,不可辱。
这简直比挖了祖坟还要过分!
听到国主被生擒,宗室无一幸免的时候,他就知道启国保不住了,走到头了。面上做出义愤填膺之色,内心一片平静。灭国这种事情,习惯就好。直到听到贼子不仅命人将国主吊上大纛,还公然挑衅要出兵就往王都出兵,怒火陡然高涨,怒道:当真?
千真万确,不敢有一字虚言。
好好好——
将领一连说了三个好。
一巴掌将手边的石桌拍成齑粉,怒喝声响遏行云,更吓得屋檐鸟雀肝胆俱裂,簌簌落地。面皮因怒气赤红:我倒是要看看这个贼子有几斤贱骨头!敢如此挑衅英豪!
这一仗,不打也得打!
不过,打之前有些细节也要问清楚。
敌人是哪一路的?又是从哪里借道直逼王都?不瞒说,我这里毫无动静…这阵子因为国主想要收拢京畿兵权握在手中,又抽风想抽调边军入禁军遭到大片反对,惹来不少世家意见,将领也是其中之一。不过,他敢摸着良心说有意见归有意见,但他真没有心思想换个国主,不可能私下给叛军行方便的。
不是他,那就是其他人了?
就是不知道是哪家的。
起初还不知身份,后来看到大纛纹饰…使者笃定地道,是那个夏侯梨!
将领道:夏侯梨?竟是他?
众所周知,那就是个草根出身的泥腿子。
当年截杀某个不成器的纨绔二世祖,顶替对方身份,用二世祖的官凭去地方上任经营。二世祖家属听到儿子在任地兢兢业业,活像是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欣慰之余也派人去探望慰问。这才意外揭穿此人冒名顶替的恶行。
此人不仅不畏国法,还猖狂地占地为王。
王庭几次出兵去剿匪,不仅没将对方彻底扼杀,反而看着对方一点点壮大,再加上启国内部问题一堆,军伍贪腐严重,剿匪的成本太大,这事儿不了了之。此后,这伙贼子逐渐安分,近来又开始活跃起来,却不想是这支贼子打入王都改朝换代…
一个跟各方势力没直接利益的泥腿子…
究竟是谁给此人行方便?
将领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问题不解决他内心不安。
队伍里面出了叛徒,不弄清楚谁是勾结外鬼的内鬼,他如何能安心举兵勤王救驾?
使者又道:贼子似乎没从京畿各处关卡借道,而是直接从天而降,凭空出现。
将领:从天而降?凭空出现?
咋不说这些贼兵都是撒豆成兵变的?
使者也说不清楚。
敌人行军路线仍是一团疑云。
将领慎重考虑过后,仍选择出兵去王都。出发之时,阴沉天色恰如将军此刻的脸色,一脸晦气道:…陛下肯自尽殉国,就没这么多事儿了。
该死的时候不死,丢人现眼。
类似场景发生在各处。
整个启国热闹得像是油锅进水,油滴飞溅,刺啦作响。所有人都是揣着打进王都,给贼子夏侯梨一巴掌,再给丢人国主十八掌的心态——将二人脑袋拧下来,都别想活!
到公西仇之前,军心亢奋,信心十足。
一部分脚程快的幸运儿率先抵达王城脚下,仰头看到城墙上飘飞的旗帜,再往上,堪比史前巨兽的青绿龙蟒盘踞城楼楼顶,一双金黄蛇瞳森冷注视着每个人。在这条龙蟒头顶,两根硕大牛角之间,站着个身披半副武铠,双手抱胸、眼神轻蔑俯视众生的男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