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又是故人(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复杂?  

他简单捋了一下,无语:“你的意思是说,是崔氏家主原先的夫人派人监视你?”  

崔徽为难:“表面上似乎如此,但依我看,那位不像心胸狭隘,耽于情爱的人。”  

以她今时今日的地位,只要她想,崔氏家主也会是她的男宠,而自己不过是崔氏家主后娶的妻子。对方想弄死自己,太简单了。  

何必派人跟踪监视?  

未免太看得起她崔克五了。  

事实证明,事情还真没那么简单。  

眼线确实跟崔氏家主前妻有些干系,但不是奔崔徽来的。根据暗中刑讯逼供得到的消息来看,暗线坐在这里是为了跟上家接头。只是凑巧崔徽过来,而他认出崔徽身份。  

崔徽怎么说也曾是崔氏主母,而崔氏又跟梅氏辅佐的主公有关系,梅氏自然而然会注意到崔氏主要成员。那名眼线是见过崔徽的,起初还以为是酷似崔徽的妇人,忍不住多看一眼,跟着才认出崔徽就是崔氏主母,身边跟着的男性也不简单,他匆匆收回视线。  

可就是那么一眼,便让祈善注意到了他。  

崔徽听得有些发懵。  

祈善问:“你对这个梅氏了解多吗?”  

崔徽回过神,努力回想梅氏相关的消息:“若真是那个梅氏,那应该是梅惊鹤。”  

“梅惊鹤?”  

崔徽道:“我对她的了解多源于道听途说,也不准。只知道她是西北来的,祖籍似乎在四宝郡还是什么地方,因为战乱跟随家人一起来的戚国。她才情极高,没多久就成了王都世家贵女争相效仿的榜样,引来无数勋贵子弟倾慕。她与世家子弟交往颇多,之后入了王姬幕府,随王姬去了封地…戚国大乱,王姬率兵勤王,摄政辅助新君…”  

新君体弱多病,三月就禅让退位了。  

禅让对象就是那位王姬。  

祈善回忆人物关系网。  

也就是说,崔氏家主的前妻就是戚国曾经的王姬,如今的国主?他心中明了几分。  

注意力重新放回这位梅惊鹤身上。  

“如此说来,这位梅氏倒是奇女子。”对方的姓氏和经历,让他想到一个人,“我认识一个故人,过往经历跟她大致对得上。”  

崔徽闻言,露出一抹微妙神色。  

祈善干咳道:“我可没招惹对方。”  

暗卫顺着这条线索继续盘查,只是那名眼线却在关键时期挣脱言灵控制,自尽了,己方所得情报有限。祈善道:“这名暗线不是要跟上家接头?伪装一下,去蹲上家。”  

妙笔丹青的伪装堪称天衣无缝。  

只要能抓住所谓上家,线索就能续上。  

祈善耐心等了一刻钟。  

暗卫姗姗来迟,却只带回来一具尸体。  

祈善走到担架跟前,掀开白布,露出一具还保留温热的尸体。崔徽凑前一看,仔细辨认几眼,倏忽小声惊呼:“真的是她——”  

她去梅氏赴宴的时候见过这张脸。  

问题又来了——  

梅氏的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被抓住就干脆自尽?  

究竟为了守住什么秘密?  

祈善倒是想通了大半:“有意思。”  

梅惊鹤如今为戚国国主效力,听崔徽意思还是心腹。如此重要人物,她的人不可能莫名其妙出现在浮姑城。联想众神会西南分社暗中的小动作,以及西南大陆国家的蠢蠢欲动,这些眼线究竟奔什么来的,一目了然。  

崔徽不解:“什么有意思?”  

祈善拍了拍手:“哪里都有意思。”  

这事儿要尽快传回大营。  

“将尸体看好,好好保存。”  

在这个言灵世界,死者嘴巴未必牢靠。  

只要上手段,尸体也能开口说真话。  

康国最精锐的刑部人员还在赶来的路上,掐指算算时间,应该能赶在尸体情报消失之前抵达。祈善预备天一亮就回大营,孰料半夜时分,他被一阵喧哗动静从睡梦吵醒。  

这阵动静是从河尹府衙传来的。  

祈善赶忙起身披上衣裳。  

“外头发生何事?”  

暗卫匆匆赶来回禀。  

重兵看守之下,两具尸体不翼而飞了!  

这个消息并未引起祈善情绪,他似乎早有预料,摆了摆手:“此事我知道了,今日守夜的士兵可有看到盗窃尸体的歹人模样?”  

暗卫道:“属下无能。”  

放置尸体的屋子,里里外外都安排了人。  

他们全程盯着,不曾阖眼。  

两具尸体凭空消失。  

现场只留下一道淡淡的文气波动。  

他们想循着这条线索追查下去,结果转一圈又回到放置尸体的堂屋,这才知道自己被人耍了。再想找歹人,线索已断了干净。  

祈善道:“罢了。”  

暗中之人夜盗尸体,他早有预料。  

“时候不早,先休息。”  

祈善又去睡了个回笼觉。  

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这才慢腾腾回营。  

回到大营就直奔伤兵营。  

昨晚消失的两具尸体正躺在此处。  

他昨夜让人寻了两具死尸伪装成梅氏的眼线,暗中让人将尸体提前转运出城,提前送回大营。他刻意在浮姑城停留一晚就是为了迷惑暗中的人,让他们误判自己留下是为了保护尸体。果不其然,尸体半夜就被盗了。  

“主力何时能到?”  

祈善好奇尸体有什么秘密。  

居然值得对方冒险盗回。  

“还有两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