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冲咱仨来的(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所以,还好。”  

祈善:“…”  

即墨秋这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不是公西仇被灭族后的十几年过于散漫,心境被蒙蔽,如今的修为境界还能高一截?  

祈善敏锐注意到即墨秋提到的一个词。  

“你说,五分族运?”  

即墨秋道:“对,另外四分在我这。”  

这些族运都是数百年对神灵供奉所得香火所化,关系类似于民心之于国运。不过公西一族的人太少了,再加上不是每个族人信仰都能坚定——这可是大祭司都能出反骨仔的神奇一族——因此,族运积攒速度缓慢。  

但也架不住攒的时间长,还只进不出。  

整体来看,还是非常可观的。  

褚杰加了下数字,好奇:“公西仇五分族运,你四分族运,还剩下一分在哪儿?”  

即墨秋闭眸感知了一下族运去处。  

有问必答:“阿年之前还养了一些私兵,这些私兵也被归类于族中武装力量,自然也能分得一部分族运。只是他们人数多,分摊下来不怎么明显,但也能受益终生了。”  

褚杰想起来确实有这么一支私兵部曲。  

他比较熟悉的荀定和杨英也曾是公西仇私兵部将,不过出于康国局势稳定需要,不管是公西仇的私兵还是其他武将的私人武装力量,都被变着法“瓦解”——明面上的理由是为了保持武装力量强大,年长老迈的士兵退伍,身有残疾的士兵也被安排其他的稳定营生。  

削弱兵权自然会招来非议反抗。  

主上为此还着重提升了武将待遇,核心就是分出去更多武运,借此平息武将集团的不忿。因为整体利大于弊,朝中武将异议不大,偶尔有反对也被压下去,并未掀起大浪花。  

由此可见,武运之于武将的重要性!  

杨英几人居然能领双份!  

“但——纵使如此,作为十七等驷车庶长,这也不正常了。”再看天上的巨蟒,褚杰心中添了几分疑惑,说出心中疑惑,“这种程度的融合,至少要等十八等大庶长。”  

即墨秋的回答出乎意料。  

他说道:“神很喜欢阿年啊,被神眷顾的孩子,总会有一点有别于常人的地方。”  

祈善:“…”  

二人对这个回答都不知从何吐槽。  

什么叫被“神”喜欢?  

褚杰满脸写着不服气。  

他也是武胆武者,跟公西仇走一样的武道,扭头看到同赛道的竞争者因为“神”的喜欢就有了特权,内心只觉得荒诞。  

即墨秋却觉得这点正常,为了便于他理解,还举了个无法辩驳的例子:“元帅,祈中书和褚尚书都是文士,你更喜欢哪个?”  

无辜躺枪的祈善:“…”  

褚杰表情僵住:“这、这不一样。”  

即墨秋反问:“这有什么不一样呢?虽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众生万物皆平等,都只一条命,但细究起来,种族不同起始就是不同。人作为万物灵长,吃的食物是鸡鸭牛羊,住的房子是草木土砖,连身上穿的蔽体衣物也是草木或者蚕丝所制。人取万物以养人,与旁族相比,如何不是上天的偏爱?人与人也不同,有人卑如草芥,有人贵如珍宝,有人家徒四壁,有人挥金如土——试问,这又何尝不是上天的偏爱呢?”  

一时半会儿说不出反驳的话。  

支支吾吾道:“但那是‘神’啊…”  

即墨秋:“这大概是因为公西一族一直有供奉?好歹供奉了数百年的香火,略微偏心一些也正常。要不,元帅也入我族试一试?不肯入族,请一尊神像回去供着也行。”  

他眸色真诚地看着褚杰。  

自己这是被传教了?  

他面部肌肉抽了一抽,拒绝了即墨秋的提议,哪怕对方说可以免费送一尊自己亲手雕的木质神像,不收他钱,褚杰也不肯答应。  

褚杰这辈子连庙宇都懒得踏入,大众耳熟能详的神佛都懒得弯腰拜一拜,更别说公西一族这尊不知名的邪神了。若这真是一尊有本事的神,即墨秋这些年发展了几个信徒?  

信徒这个问题,确实有些尴尬。  

褚杰没兴趣,倒是祈善给了面子。  

“还能请神像?”  

即墨秋从袖袍掏出一尊巴掌大的木像。  

木材是最好的木材,雕工也是顶尖水平,木像跟即墨秋身后的女性虚影一模一样。木像的斗笠,背后背着的棺材,手中握着的剑,全都是可以拆卸的,唯一可惜的是木像并未雕琢五官。祈善将小木像揣入了袖子。  

“为何不雕琢五官?”  

即墨秋:“不可直面神灵。”  

祈善对此不置可否。  

倒是能听到褚杰吐槽这尊神规矩多。  

与此同时,天空突然爆发一阵堪比飓风的气浪,哪怕有国境屏障抵挡也吹得人险些站不住脚。褚杰化出武铠,祈善升起文气屏障,这才将风浪平息下来。再抬眼,天空除了公西仇所化的巨蟒,还有一只体型略小一圈的角雕。  

这角雕的羽毛根根坚硬,泛着金属独有的森冷光泽,双翅一展,遮天蔽月,再振翅两下就能引来地动山摇,飓风泛滥肆虐。  

褚杰神色凝重:“十八等大庶长!”  

龚骋这个年纪和修为,更恐怖。  

不过,考虑到醍醐灌顶的是世上凤毛麟角的二十等彻侯,这般成就也不算太惊世骇俗。祈善声音带着寒意:“他的气息很稳,至少也是接近突破状态的大庶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