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龚骋,公西仇(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沈棠又故意晾了乌元两日。  

逼得乌元主动找上门。  

当然,他先走了顾池这条门路。  

此番准备的礼物,丰厚得令人咋舌。  

顾池这边早就有沈棠授意,从容淡定收下乌元的礼物。此行除了乌元、龚骋,还有两名侍女。乌元依着诺言,带她们携重金登门道歉。顾池收下礼物,态度却很冷淡。  

两女上前行礼道歉,被他赶出去。  

见这般,乌元只能使眼色让她们退下,免得让顾池生厌:“请先生怜悯北漠。”  

他是个能屈能伸的人。  

即便顾池在大年三十叱骂他“滚”,乌元这会儿也能当此事没发生过,还以“侍女无礼冲撞”为借口,登门找顾池道歉。而他真正的目的是买通顾池,帮忙催催进度。  

顾池:“北漠何须一个病秧子怜悯?”  

乌元苦笑一声:“先生如何不知北漠现况?康国主收缩两地商贸,北漠诸多部落受影响。大部落还好点儿,底蕴深厚撑得住,那些小部落便没这么幸运了。如今这季节,更有普通人受冻挨饿。倘若局面无法控制住,待开春,境内局势怕是控不篆…”  

他这话说得可怜巴巴。  

话里话外却又都是威胁。  

沈棠是忌惮北漠,才掐着北漠的商贸,导致北漠境内诸多部落缺少物资。北漠的冬天比较漫长,这期间不知多少普通人熬不过去。积攒许久的悲愤无从宣泄,部落子民为了生存,便会无视王庭想要和平的理念,坚定出兵劫掠的念头,两地局部战火重燃。  

这是两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若非沈棠将人逼到绝路,何至于此?  

康国新立,正需要休养生息。  

北漠这边也不想掀起战火。  

只要各退一步,两地便能相安无事!  

这是双赢的好事儿。  

乌元给顾池戴上高帽:“先生是康国主心腹重臣,若您愿意向康国主陈奏,阐明利益关系,想来开明如她,也会考量此事。于北漠子民有利,但于康国子民更有利。”  

他们还愿意高价买沈棠手中粮种。有这一笔钱,建国初期不就能宽裕一点儿了?  

乌元甚至透露,价格还能商量。  

顾池冷笑道:“这可不像你。”  

双方谈判,打的就是心理战。  

抓准对方心理才能争取最大的筹码,乌元却仿佛莽撞憨货,自爆底线,主动让利,这中间敢说没有猫腻?北漠越是殷勤、越是主动,越显得北漠提出的合作有问题。  

“还是先生洞察人心。”乌元干脆将自己野心摊开来讲,“不瞒先生说,若乌某真能促成两地邦交互市,买到康国高产粮种,所获威望足以压过其他兄弟。北漠之地,下一代便是乌某说了算。如此,怎叫人不心动?此事关乎未来王位,跟王位相比,割舍一些利益给友邦,有何不可?此事若成,乌某愿与康国,两地永结友好,守望互助。”  

只差告诉顾池,买粮种的钱又不是他出,他心疼个什么劲儿?只有办成这件事情,功劳才是他的。这次真的带着诚意!  

顾池对此不置可否。  

但念在这份厚礼的份上,也愿意帮乌元说两句话。乌元得到了应允,笑容满面。  

只是在踏出营帐的瞬间收敛干净。  

殊不知——  

顾池也是如此。  

他用手拨开那堆礼物敲了会儿。  

一成留下,三成打包送出去。  

剩下六成都送到沈棠手中。  

不意外,它们原地表演一个离家出走。  

沈棠对这一幕也见怪不怪了。  

她在意的是——  

“乌元这小子还挺大方,下了血本收买你埃不过,为什么就只分给我六成?要不是你主公我晾着他,他能给你送这么多?贿赂是不正当收入,怎么说也该给七成1  

给她七成,剩下三成算他清白收入。  

顾池道:“池也要攒些积蓄。”  

他这个年纪还没点儿家底,不像样。  

沈棠这边撇嘴,嘀咕道:“攒些积蓄?你一个单身的…算了,计较这一成也没意思,回头从乌元身上多刮一些肉下来平账也一样。我明儿就见他,给点甜头尝尝。”  

一直晾着也不是个事儿。  

以龚骋的实力,鬼知道他这段时间有没有到处“闲逛”和“踩点”,将这么一伙人留在自己主营,她也要承担风险。有些事情都不好处理,还是快点儿将人打发走吧。  

沈棠留了两道文气化身接力加班。  

自己本尊则出去饭后消食。  

刚刚宵夜吃得有些撑。  

不知不觉逛得有些偏僻。  

沈棠脚步一顿,望向某个方向:“出来,鬼鬼祟祟,也不怕被当成刺客处理。”  

暗中走出来一道青年人影。  

不是旁人,正是龚骋,龚云驰。  

后者仍是一袭简单劲装,面上是常年不变的沉默,他在距离沈棠两丈距离处停下,见沈棠出门连个亲卫都不带着,不赞同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康国主可知?”  

“我还能在自己的大营被人杀了?”她散步没多会儿就注意到暗中有人窥视,但对方没杀意,她就想知道对方能憋多久,故作不知,没想到龚骋还真沉得住气,“再说了,莫说这个大营,康国每一寸土地都是我的。既然都是我的,何来危墙一说?”  

龚骋仍立在原地不说话。  

沈棠道:“说罢,有什么事?”  

龚骋没事儿跟踪自己,但又没有动手的意思,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