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主公得罪人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白素诧异地望向女人离去的方向。  

“你说她?但她不是…”  

顾池没正面回答,反而问白素一句:“白将军听了她阿姊的故事,可有惋惜?”  

白素点头道:“自然惋惜的。”  

命苦,下场太惨了。  

她感性地道:“…又是个痴情人。”  

白素偏爱至情至性之人。  

顾池却是讥嘲以对:“连白将军都道一句惋惜,那顾某曾与她有一纸婚约,多年后又听闻对方曾恋慕自己多年,还将两家婚约信物视若珍宝、精心保存,该如何?”  

他看着白素的眼睛,问:“错过冯家女君的顾某,该后悔、该惋惜、该难过?”  

白素认真思索了片刻,没回答。  

顾池道:“顾某也惋惜她香消玉殒、身世悲苦,但也仅此而已,倘若这个故事不是冯家女君而是任何一家的女子,我也会惋惜。不过,这不是她妹妹想要的惋惜。”  

“她想要的是顾池惋惜错过她阿姊。”  

“她想要的是‘顾池的恻隐之心’。”  

“但冯家女君命苦,是因为她生父、她夫婿,与我无关,可我顾家上下六条人命,却实实在在跟她家有干系。这时候跟顾某讲她阿姊的故事,你信她别无用心?”  

白素一开始还真没想这么多。  

单纯以为是一个与姐姐感情深厚的妹妹,带信物过来看看顾池,了却姐姐遗愿。  

“她打这个主意?这得多天真,才会以为一份未诉诸于口的情谊能消磨血仇?”  

白素不理解,大为震撼。  

那可是六条人命的血仇啊…  

看女人身着轻甲,气质干练,应该不是生活环境单纯的内宅妇人,不该如此天真。  

“不管什么主意,迟早会亮出明牌。”对顾池而言,此行最大收获就是拿回玉佩。  

快要看到自家营寨大门的时候,白素心中仍念着那位冯家女君。真的好可惜,那位女君那么好,如果没有阴谋诡计,与顾军师也称得上青梅竹马、天定良缘了…  

白素非常喜欢这样的故事。  

顾池没错漏白素的心声。  

险些要翻白眼:“白将军,此言差矣。首先,冯家女君与顾某的婚事是两家父母定下来的,因为两家交情而非子女意愿。她为何中意洒脱的顾池?因为闺阁生活苦闷无趣而非真正因为顾池整个人。她这种了解和喜欢是最浅薄的。她真正喜欢的是她脑中臆想出来的人。倘若真的成婚,她会发现顾某跟她以为的‘自由的踆乌’没半分干系,而顾某根本不知她什么德行、什么模样、什么性情、什么喜好…彼此都满意才叫天定良缘。但世上哪里来这么多话本子?”  

白素点头:“这倒是。”  

不过,关于话本子她有不同看法——  

“军师肯努力,话本就会多。”  

要多少,有多少。  

打从知道顾池写的故事大部分源于主公心声,白素就成了五行缺德的忠实读者,想要通过顾池这个媒介更好地了解主公。他那么高产,少不了白素的勤劳催更。  

顾池:“…”  

白素看着他,他漠然看着白素。  

用主公话来说,白素这行为这叫催更,催更是每一个笔者的毕生之敌!  

顾池手指摩挲着手中的玉佩。  

这枚玉佩曾浸染着几任主人的体温。  

他似乎想要通过这动作,找到他们仅有的些许气息,叹道:“白将军想看什么?”  

“游侠少年仗剑天涯遇红颜知己。”  

她也不是非常想看话本子。  

但她想给少年顾池完整的一生。  

二人回了营寨,营寨瞭望塔蹲着个耳尖的黑影,黑影一个自由落体跳了下来。  

“望潮又要写什么?”  

这人自然就是应该蹲在主帐的主公。沈棠听到亲卫说顾池被个陌生女人约出去了,虽然有白素暗中保护,但她仍有些担心。  

毕竟,顾池的仇人可是屠龙局成员。  

被约出去嘎掉腰子,如何是好?  

盯了半晌,她操心的人却跟白素讨论话本题材,这多少对郑乔兵马有些不尊重。在打仗呢,能不能严肃点?哦对了,写完了记得把底稿给她瞅瞅,这是主公的特权。  

“游侠少年仗剑天涯只为千里抓贼。”  

沈棠道:“这次内容这么正常?”  

普普通通的少年江湖题材?  

白素也有些诧异,还想跟顾池打听更多细节,谁知对方步伐急促往他自个儿营帐走,越走越快,越走越急,仿佛身后有鬼在追。白素愣了愣,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  

抄着双剑杀向顾池。  

怒目道:“顾望潮,你骂谁是贼呢?”  

她都金盆洗手多少年了?  

白素一溜烟儿没了人影,留沈棠一人在原地脑门冒问号:“少玄何时这么敏感?”  

尽管是盗贼出身,但白素从来不忌讳旁人提及,怎么这次要提剑追杀顾池了?  

文心文士那点儿体力值,搁武胆武者面前根本不够看。顾池不意外地被堵犄角旮旯,若非沈棠神兵天降,他少不了被一顿毒打。沈棠皱眉:“为何无故得罪少玄?”  

这不像是顾池的谨慎作风。  

难道是受什么刺激了?  

“一时失态冒犯,方才已向白将军赔礼道歉。”顾池理了理因逃跑而凌乱的衣衫。  

“你再不道歉,身上就被她戳两个窟窿眼了…”还赔礼道歉,分明是割地求和,“不谈这些,方才约你出来的女人,我已经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