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各方动静(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秋大郎这是杀人诛心啊。”  

徐解对秋丞之死漠然,吴贤倒是唏嘘不已。他也是世家出身,见惯了兄弟阋墙的戏码,秋氏兄弟此前的矛盾又是人尽皆知的八卦,自然认为秋丞是被秋大郎逼死的。  

“贤郎说什么杀人诛心”芈侧夫人正好绣完寝衣的最后一针,抬手招来正在背书的儿子,准备让他试一试合不合身,隐约听到吴贤说了什么,但没听太清楚。  

“为夫说秋大郎,他在秋二郎手中吃尽了苦头,没想到风水轮流转。如今,可算让他逮着机会,兵不血刃除掉碍眼的秋二郎了亲兄弟走到这一步”吴贤视线落在温馨互动的母子身上,不知想到什么,嘴角那抹薄凉的笑逐渐澹去,“让人唏嘘啊。”  

芈侧夫人不知秋大郎和秋二郎是谁,但知道这两人是亲兄弟,其中一人还刀了另一人,有这些信息便够了。估计是“兄弟阋墙”四个字,刺激到吴贤最敏感的神经随着年岁渐长,他膝下两个嫡子也开始有自己的小九九,又有母族的掺和挑拨,兄弟二人时不时就要闹矛盾,对家中庶出弟妹更是没有一回好脸色,动辄呼来喝去。  

吴贤屡次出手管教,奈何两个儿子已经到了最叛逆的年纪,不论吴贤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是用父亲的身份强行镇压,结果都是收效甚微。甚至当吴贤出手清理兄弟二人身边的小人,他们反弹更厉害。  

特别是次子,不止一次跟他当众争吵。  

甚至是奚落吴贤。  

阿父想让儿子与他兄弟和睦次子是武胆武者,年纪不大已有成人个头,相貌糅杂父母优点,健美俊逸,或许是相由心生,面相有些刻薄,不妨言传身教一句话将吴贤气得血压狂飙。  

次子让吴贤演示一下言传身教,但偏偏吴贤是用雷霆手段跟一众兄弟斗争,胜出之后以吴氏为根基,经营多年才有如今基业。老子都做不到,还指望儿子和睦芈侧夫人知道吴贤的忌讳,所以她教养孩子都不图他们如何出息如何有才,而是一遍遍教他们一定要同气连枝、埙篪相和。  

正是此举,让她从一众妾室脱颖而出,吴贤对她的宠爱多年如一日。芈侧夫人也始终谦恭谨慎,不曾有丁点儿怙恩恃宠之举。  

吴贤现在就喜欢兄友弟恭。  

见他情绪低落,芈侧夫人给儿子递了个隐晦眼神,小儿子心领神会,缠着吴贤,笑得天真烂漫“阿父阿父,你瞧儿子这身寝衣怎么样是阿娘给儿子亲手缝的。”  

吴贤瞧了眼“有些大了。”  

小儿子道“那就给四哥穿。”  

他口中的“四哥”跟小儿子一母同胞,都是芈侧夫人所生,兄弟二人关系确实好。  

吴贤打趣他。  

“为何不让阿娘再改一改”  

“但四哥更适合啊,都不用改了。”  

吴贤笑容愈盛“那你不就没了”  

小儿子道“阿娘疼儿子,会有的。”  

吴贤一把抱起小儿子,明明心中喜欢这个回答,但嘴上却依旧逗着儿子“你阿娘疼你,但为父也疼你阿娘,没你的了。”  

小儿子沮丧耷拉着眉眼,逗得吴贤开怀大笑。芈侧夫人瞧着父子二人,浅笑嫣嫣。  

吴贤逗了儿子,又与爱妾一夜温存。  

正夫人那边烛火一夜未熄。  

这一夜,是十五。  

吴贤帐下僚属得知消息,虽说反应各不相同,但都注意到默默做大的沉棠,并且将其视为不得不防的威胁。与沉棠一脉走得近的,或多或少遭到了明里暗里的排挤。  

例如徐解和赵奉。  

前者因为河尹郡的归属达不成统一意见,这两年跟天海这边走动越来越少,徐氏的态度也不如以前积极。后者则是因为本身就不是天海一系武将,排挤就没少过。  

或许是有相同境遇,徐、赵两家走动反而频繁起来,连带缓和秦礼与徐解的矛盾。  

邑汝,章贺。  

消息传来,黄烈与章贺正在对饮笑谈。  

二人听完传信内容,神色各异。  

黄烈把玩着酒盅,玩味地道“公西仇是公西族人,他的天赋再加公西族秘术,这般年纪就获得这样的实力,也算正常,但这个沉幼梨又是怎么回事处处透着诡异”  

章贺拧眉,不言。  

黄烈心生猜测,试探道“难道说,此子也是另一个公西仇,或者另一个少冲”  

少冲,谷仁的宝贝十三弟。  

联盟军跟郑乔干仗,此人出力颇多,只是杀人杀红眼之后会不分敌我,徒手碎尸。  

章贺只是沉默摇头“不好说。”  

沉幼梨有公西仇的天赋和实力,但没有少冲的副作用,更不会动辄癫狂失去理智。  

黄烈笑道“来日见一面就知道了。”  

上南,谷仁。  

谷仁收到消息,只看了眼便放一边。  

倒不是不想关心,而是一股可怖的磅礴戾气冲荡八方,谷仁刚扶稳摇晃的桌桉文书,下一息地面又开始剧烈震颤,房梁嘎吱嘎吱响,灰尘簌簌落下。谷仁脸色发黑,摇晃着走出议厅大门。  

“大事不好了,主公”  

谷仁打断“看到了”  

“可少冲将军他”  

谷仁道“这就去”  

他赶到的时候,其他几个结拜兄弟都守在这里。各守一方,形容狼狈。武胆武者挂着彩,文心文士被掏空。中央位置是趴伏在地上痛苦嘶吼的十三弟,衣衫碎裂。  

原先平滑的小麦色肌肤泛着诡异通红,好似在滚烫开水滚了一遍。皮肤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