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崭新的韭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变化只在河尹?”褚曜问。  

顾池心中隐约有些猜测,说道:“对,池还走访了几家农田在界碑附近的农户,界碑之内的土质明显比界碑之外的好点儿。”  

褚曜问:“望潮是不是怀疑——这些变化跟那日春耕祭祀的言灵有关系?”  

二人并肩往治所走去。  

顾池点头道:“是,是有这猜测。池还专程询问浮姑之外的庶民,他们都说祭祀那日吉时降过一场不明显的小雨,但…河尹界碑之外的庶民却说没有,没印象。”  

二者之间必然有什么联系。  

褚曜心中仔细咀嚼那日的言灵。  

自家主公的诸侯之道又是农事…  

他道:“望潮,谨慎起见还是命令人偷偷传出‘瑞雪兆丰年’的言论,越多越好。”  

目前还不适宜将主公推到台前。  

至少要等到令德(林风)文心凝聚!  

令德的文士之道是最好的挡箭牌。  

顾池也赞同褚曜的决定。  

说着,治所已经近在眼前。  

这事儿他们拍板钉钉还不够,还需要主公沈棠的首肯以及配合,沈棠二话没说答应——这是好事儿啊!这时候也快到用中食的时候,沈棠便让二人留下来用一顿。  

当下物资匮乏,一般都是一天两餐。  

朝食和飧食两顿。  

中间要饿了就吃点儿点心填填肚子。  

但社畜也是有人权的。  

沈棠还给自己安排了一顿中食。  

一人一大碗排骨面外加三张汤饼。  

沈棠愉快嗦面,汤水都喝得一滴不剩。  

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007!  

“无晦和望潮不用闭关吗?”  

休息时间,沈棠问起二人近况。  

文运这种东西也需要修炼吸收才能纳为己用,不然堵在丹府和经脉相当难受。  

褚曜道:“晚上也够了。”  

专门闭关一趟,工作谁来?  

沈棠张了张嘴想劝。  

顾池是“病”,褚曜是“老”。  

压榨他们,沈棠有些于心不忍。  

听到心声的顾池眼神一下子就很微妙了,若有所思看着褚曜那张年轻面庞…  

沈棠了解褚曜的执拗(或者说是不服老?),便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提及林风最近时常往田间跑,看样子是即将凝聚文心。  

褚曜却道:“没这么快,至少要秋收。”  

“诶?但我感觉令德文气积累差不多了啊…”林风在春耕祭祀那天文气暴涨,又分到了一份不算多的文运,尝试第一次凝聚文心应该够了的,但褚曜并不怎么想。  

他道:“令德见过冬日寂寥,春时生机,但一年有四季,还缺夏和秋。”  

这一说法倒是让人倍觉新鲜。  

“令德怎么可能没见过夏和秋?”  

褚曜道:“见过,但不完全见过。”  

对于这位女学生他很上心。  

特别是得知她的文士之道后,更是私下钻研许多,试图找寻让她更快更安全凝聚文心的路径。起初,他也以为文气储量足够便可以尝试,但春耕那日改变了想法。  

林风的文士之道是“齐民要术”!  

立足于田,立足于农。  

二者与一年四季更迭密不可分。  

或许要真正经历一遭,林风才能彻底感悟精髓,一举凝聚属于她自己的文心!  

“可有跟她说?”  

褚曜道:“提了,让她安心。”  

尽管林风没主动提,但他感觉得出自家学生内心日益增长的急躁,这种情绪对文心文士而言是忌讳!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波澜不惊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林风倒是很争气。  

沈棠托腮看着外头的天,期待道:“秋天啊…那令德可就是除了我之外,第一个获得文心武胆的女子了?小丫头有出息了。”  

但顾池不赞同。  

“多半是第二个。”  

“还有谁?”  

顾池提醒沈棠:“白素娘子。”  

白素本身就是天赋根骨上佳的练家子,幼年拜师恩师到现在,数千个日日夜夜都未曾松懈一刻。她跟狸力是不同的,狸力是半路出家,身子骨快长成才接触武艺,白素则练得童子功,除了丹府、武胆、武气,她的资本能让她傲视世间九成武胆武者。  

春耕分畜肉,她也获得一小部分武运。  

正是这点武运让白素跳过苦修感知天地之气的环节,往武胆武者的道路迈出一大步!她基础本来就很强,不出意外,一月之内必成武胆。凝聚武胆甚至在狸力之前。  

不过,凝聚武胆从来不是终点。  

而是武胆武者的起始点。  

往后能走多远,全看她自己的造化。  

沈棠这才想起来白素。  

也不怪她忽略后者。  

白素这人不张扬不多话,修行总是找个僻静地方安静修炼,办事儿的时候总是做得多说得少,照着指令章程办事,不会擅自给自己加戏。属于存在感不高的一员。  

但她亮出长穗双剑的剑锋,必是焦点!  

沈棠道:“那我回头找半步去…”  

有人领路总能少走弯路。  

但她想的,顾池已经办完了。  

也不是他主动这么做,而是白素找自己帮忙——相较于共叔武,她更熟悉赵奉,但赵奉毕竟是天海一系的,有些秘密在得到沈棠应允之前,还不宜向外人公开。  

顾池顺手就帮了这忙。  

也因此知道白素的修行进度。  

悠闲的时间总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