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行动(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去读书)  

小胖墩儿胖脸迷惑:“不是吗?”  

“自然不是。”说着又一拍小胖墩儿脑袋,不轻不重地警告他,“记住,轻敌自负是大忌!”  

小胖墩儿抱着头,委屈地点头。  

糯糯地道:“学生记住了。”  

沈棠问:“北漠今非昔比?”  

褚曜苦笑了一声:“是,今非昔比。”  

诚然,天降贼星之后,北漠十乌这些异族差不多就沦为了经验包,诸侯国都不带他们玩儿,再加上文武言灵都是从各个国玺(陨星碎片)抄撰出来的,导致异族一度低迷弱势。  

但人家只是先天发育不良,不代表脑子真有问题啊,他们也能感悟天地之气,也能凝聚文心武胆,因为种种原因,多武胆少文心,单兵作战能力并不弱。至于言灵——  

啧,言灵这种东西可以学习啊。  

还是正大光明地学。  

怎么学?  

时不时派遣小波兵力骚扰边境国家,等他们派兵过来,打不过就送上部落质子美女。  

美女各个容色出挑,一部分被收入国主内庭,一部分被拿来赏赐有功之臣,这是“联姻”路线。质子不能赏赐,成功“联姻”的也少,看似不太好处理,但“来者是客”,质子是彰显武力、国力的“吉祥物”,虐待质子也会失了国家风度,容易被诟病。  

那怎么办?  

当做“吉祥物”放一边晾着呗。意思意思,给予一部分福利特权,例如教育学习。有出息的质子还能拜师名儒名士,得到一线教育资源,而言灵知识可以记入脑子带走。  

除此之外,还有异族大部落向诸侯国国主臣服求和求赐婚,一般情况下不会被拒绝,即使女方不是诸侯国宗室女,出嫁的时候也会被封个宗姬或者王姬的头衔,陪嫁丰厚。  

这些都是比较迂回光明的办法,还有比较隐秘的小动作。例如趁着大陆各个诸侯国动辄你灭我、我灭你的时候,浑水摸鱼,通过各个渠道,暗地里收购各类文武言灵典籍。  

总之——  

沈棠听了褚曜的科普扫盲,总结道:“一言以蔽之,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八方异族为了发育也是拼了命地卧薪尝胆,某种程度上来说,相当励志且努力了。  

褚曜自动忽略五郎的骚话,长叹摇头:“如今除了国玺,八方异族与我等几乎没差距,实力保存上还更胜一筹。当年那一战,其实赢得不轻松,初期战事数次失利…”  

作为“褚国三杰”年纪最小、资历最浅的一个,褚曜能后来追上,很大一部分是靠着中期扭转战局的功劳,逐渐拉平两军差距。  

也是那时他意识到,北漠已非当年。  

奈何众人还沉浸在胜利之中,再加上这两百多年的连胜,并未将北漠少有的强势放在心上。在经历人生一个小高光时刻,褚曜又开始一落再落的倒霉之路,直到褚国被灭。  

褚曜想想如今的局势,叹气更重。  

于是,立了一个g。  

他宽慰陷入忧虑情绪的五郎和阿荣,和蔼浅笑:“…你们也不用这么发愁,只要国玺不失,或者在两大异族获得国玺前,西北诸国平定战事,便不会出大事…”  

小胖墩儿认真地点头:“嗯。”  

唯有沈棠一脸黑线。  

她吐槽道:“无晦,你这话我慌。”  

“慌什么?”  

“按照市井话本的套路,每当重要人物说什么事情不会发生的时候,大概率都会发生。”  

好家伙——  

活似戏台老将军,背上插满旗啊。  

褚曜怔愣,失笑:“曜可没那能耐。”  

纵使年少时自信自负,恨不得老天老大他老二,但被现实毒打十来年,心态早就佛系了。  

他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算不得什么“重要人物”。  

沈棠认真道:“不不不,在我这里,无晦就是很重要的人物,所以——百无禁忌,大风吹去,无晦的g都是开玩笑的!”  

前面半句对着褚曜说的,后面半句则是双手合十,恭敬告知八方神灵,那认真求神拜佛的模样看得褚曜哑然,但也没有泼她冷水,而是跟着效仿:“是是是,大风吹去!”  

小胖墩儿不懂,只知道跟着做。  

软糯糯地道:“吹去吹去——”  

三人有说有笑,但欢声笑语背后,褚曜心底还是积着些许晦暗——顾池的示警,总让他忍不住往最坏的方向思考——北漠十乌这两头饿狼,憋了两百多年的火,若一朝爆发,如今掐红眼的西北诸国,真能挡得住?  

感情上希望挡得住——  

但理智却小声道:挡不住。  

天幕铺开黑墨,唯有月色引路。  

褚曜看着前方比他远数个身位的削瘦少年郎,胸臆吐出一口浊气——时间是很紧,但希望还来得及…有生之年,看到五郎在西北活跃的身影,也不枉费他豪赌这一把。  

他一手控制缰绳,垂在身侧的手暗下攥紧,点漆眼眸深处似有暗潮,下了某种决心。  

“无晦!”  

沈棠的声音冷不丁传入耳中。  

他蓦地抬头:“嗯?”  

沈棠指着前方远处一点星火,转头冲他笑道:“快到家了,山路难行,别发呆啊。”  

星火很小,亦可燎原。  

褚曜:“嗯。”  

正所谓望山跑死马,再加上山路崎岖,沈棠三人又耗费了大半个时辰才抵达土匪寨子。这次在门口等待的人换成了祈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