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少了一具尸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既然祈善都说了随便打,沈棠自然也不客气。  

她气势如虹,手中那柄“慈母剑”舞得密不透风,剑芒闪烁,即便黑衣男人用的是长枪,占着兵器之利,也被她密集到令人无法喘息的进攻节奏打得左支右绌,连连后退。  

咚——  

一剑刺入黑衣男人身后的墙面。  

趁着沈棠拔剑的空隙,黑衣男人爆喝一声,弃长枪,凝灰芒于拳,一拳轰向她的胸口,灰芒裹着轻微爆音。  

沈棠连瞬息迟疑都没,抬手迎击。  

谁料这时,目标竟凭空消失!  

她未来得及收力,一拳将墙壁砸出大洞。  

沈棠:“???”  

不是——  

人呢?  

祈善浅笑着提醒她。  

“沈小郎君,应敌之时莫要走神。”  

“刚刚是你把人移走的?”  

祈善还未开口回答,那名黑衣男人面色凝重得能滴出水:“军阵言灵,‘移花接木’?”  

各家诸侯为壮大自身、不被吞噬,大力启用某些擅长军阵、兵法言灵的士人谋者。两百余年,言灵被这些黑心肝的玩出花,也成为后来者走上仕途或为仕途添砖加瓦的必修课。  

但修炼文心的难度比武胆大得多。  

一则掌控言灵难,即便掌控,应用效果如何又是未知之数;二则,每个人的言灵效果都略有不同,阵前局势更是瞬息万变,需要根据局势改变策略,一个疏忽不慎就是满盘皆输。  

“未料这穷乡僻壤也有识货的。”  

祈善默认黑衣男人的判断。  

男人瓮声冷笑。  

“如此——就更加留不得你们性命!”  

又是巨响!  

即将被长枪刺中面门的祈善不躲也不闪,唇角噙着笑,优哉游哉地看着因浑身蓄力而额头青筋暴起的黑衣男人。他的长枪枪尖距离他仅有两尺,再近些或许能取了他的命。  

但就是这么点儿距离却成了天堑。  

再难寸进。  

扛下一切的沈棠:“…”  

她内心优雅C语言,嘴上咬牙切齿:“祈元良,你够了没?傻愣站着不躲一下吗?”  

祈善当然不慌。  

不管愿不愿意,沈小郎君都要护他无恙,有了这一重保障,他就(能)很(装)放(比)心,时不时帮沈棠分担一下压力。  

总体而言还是在边缘OB。  

再度交锋,沈棠明显感觉到黑衣男人与先前的不同,且不说气力、速度,光是气势就差了一大截,饶是她也被震得虎口发麻,胸口发闷,好似这人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  

这时,祈善贴心帮她“讲解”。  

“不用惊讶他的变化,这是武者最普遍的压箱底手段。短时间内逼出丹府武胆的所有潜能,使武者短时间内获得极强的提升,四等不更能媲美五等大夫。时间一过就会变得虚弱无力,任人宰割,你再撑一撑就好。”  

沈棠:“…”  

这TM不是拼命的手段吗?  

“你怎么不早提醒?”  

黑衣男人来势汹汹,杀意滔天,若她不清楚状况轻敌,一个照面就被斩杀了怎么办?  

祈善笑眯眯地观察沈棠:“在下见沈小郎君遇强则强,游刃有余,出声怕分了你的神。”  

区区四等不更,他根本没放眼里,也不值得他上心,他更好奇这位神秘的沈小郎君。  

这人太有意思了!  

明明拥有着文心,撸起袖子跟莽夫互砍居然不落下风。四等不更她能打,连靠着秘技短时间将武胆提升至五等大夫,她也能扛。  

这实在违反常理。  

再往上,她是不是也有一战之力?  

一个身怀国玺,有着特殊文心,且正面武力不亚于任何一个五等大夫的小郎君,还与被抄家灭族的龚氏关系密切。此等种种,让他抑制不住想要探究揭秘的冲动。  

百招过后,黑衣男人气势暴跌,被沈棠干脆利落地一剑串在墙上,动弹不得。  

“抓到活的了。”  

祈善说:“不,人已经死了。”  

沈棠收剑动作一顿。  

“死了?怎么可能死…”  

视线转移到黑衣男人身上,后者垂下头颅,乌黑腥浊的血液从口中溢出。  

真没气儿了!  

祈善说:“此人不是土匪是死士,任务失败,唯有一死!自尽还能有个痛快,活着可就不一定了。”  

看这情形,他先前的判断是错的。  

黑衣男人跟先前的二等上造不是一伙。  

恐怕后者才是真土匪,意图想杀人劫财却被黑衣男人抢先一步,还倒霉碰上他们俩。  

“死士?来暗杀谁?难道是阿宴?”  

祈善兴致缺缺:“或许是吧。”  

“杀一个天生有脑疾的痴傻儿图什么?”  

“沈小郎君没什么阅历,自然不知人世险恶。你怎么能保证这个脑疾是真的?或许这孩子有心计,小小年纪就知道藏拙,以痴傻保护自身免受戕害…卧薪尝胆的例子可不少。”  

“这…”  

祈善:“先前沈小郎君送他三颗饴糖,他不肯吃,非得让你先吃一颗。你怎么能确定他这举动不是试探你,让你帮他试毒呢?”  

沈棠:“…”  

她心里没底:“可他至多六岁…”  

祈善道:“若是环境逼迫,莫说六岁,即便是两岁、一岁,也会用心机保护自己的。”  

沈棠:“…”  

一个六岁孩子心机都能这么深沉,她一个有轻微社恐的宅女还怎么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