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9医家传统(2/3)
节。
至少要弄清楚他们做了什么梦。
那些医署医者怎么各个如丧考妣模样?
宁燕不提还好,一提众人脸色像调色盘一样精彩——包括对考试非常热衷的董道。
董道:“是大考。”
宁燕:“…大、大考?”
完全没想过的答案。
有杏林医士忍不住捂着眼睛:“那些病源果真毒辣非常,吾等将其引入体内,初时还能压制,数量一多就开始有些吃力…眼前不断产生各种幻影残像…不知怎的就发现自己坐在一张案前,桌案上摆着百丈长考卷…”
裸考啊,闭卷考。
监考老师比考生多。
其他杏林医士也跟他做了一样的梦。
宁燕咋舌:“百丈长的考卷?”
这考卷卷起来得多粗?
杏林医士:“…”
粗不是重点,重点是上面的字还非常小。
考题内容也都围绕着病源以及其他听过的、没听过的疫病,填空选择判断,题型五花八门。这让通过医家圣殿考核的杏林医士也束手无策,提着笔发呆,愣是下不了一个字。
下意识想扭头。
好家伙,放眼望去全是桌案。
整整齐齐不知多少张考桌。
每一张考桌配一个考生,左右考生还是熟人脸。刚想开口交流一下,脑袋挨了戒尺。
考场重地,禁止交头接耳!
杏林医士:“…”
这个梦是不是有些不对劲?
死手,快点答题啊。
一个个咬着腮帮子看着答卷抓耳挠腮。
考卷答完,红色蓝色的书摞成一人多高,从天而降砸得桌子都发颤。有人颤颤巍巍取了一本下来,发现每一本都有砖头那么厚。他们不太记得里面内容,但那震惊毕生难忘。
即便脱离梦境也还残留在灵魂上。
“…所以,看完了?”
宁燕猜测这些典籍都是医家圣殿中的宝贝,要是能记住带出来,康国医疗水平不知能突飞猛进几个档次。她平淡一句话就是杏林医士一生的痛:“宁相啊,你说的是人话?”
怎么可能看得完?
杏林医士跟文心文士有些不同,前者可没有后者将所见内容拓印丹府文心备份的作弊能力——对文心文士而言,只要能凝化文心,人均“过目不忘”。康国这么多杏林医士,也就方衍是文医双修,还有一个祈妙在努力路上。
为什么是在努力路上?
因为医家圣殿十五年是硬性规定。
杏林医士的记忆力只比普通人好一些,即便将内容拓印在诊籍上面也需要时时翻阅。
宁燕:“…”
有些可惜了。
正如宁燕猜测那样,关键时刻医家先贤出手帮了一把,董道他们才能安然无恙活着。
“诸君现在感觉如何?”
董道他们只是保住了性命,病源还在。
众人内视一番,纷纷摇头道:“无碍。”
这不是他们咬牙强撑,而是事实。
他们的身体似乎在不知道的时候发生了微妙变化,外表看不太出来,内视一番却能看到丹府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相当于成了行走的琉璃管,能容纳、禁锢病源而不危及他人。
这些病源在丹府表现很温顺。
只需偶尔投喂一点纯粹的天地之气就行。
而且——
他们能感觉到一股旺盛生机从病源内部溢出,这些生机跟丹府内部杏林接触的时候,一卷卷医书化作的杏树愈发生机勃勃,怎么看也不像是坏事。一呼一吸间,肉身更轻松。
董道以为就自己这样。
问了一圈发现其他同僚皆是如此。
“虽不知缘故,但似乎是好事。”
董道没有说出自己的猜测,也不敢说。
不管结果是好是坏,病源都是上个人类文明精英探索长生的成果。一点点病源都蕴含着令人咋舌的活力,这些活力不可控制,更超出了肉体凡胎极限,这才酿成了最终苦果。
如今看来——
丹府内的病源似乎被驯服了。
被驯服后的病源能发挥多大作用,董道不敢估测,能延续多少寿数,他更不敢妄谈。
一旦泄露,恐会引来灭顶之灾。
董道不打算永远埋藏秘密,怎么说也要等主上回来主持大局。她在,他主心骨才在。
宁燕看出端倪,但没追根究底。
“收到消息,病区病患都已醒来。若诸君尚有余力,烦请瞧一瞧,也好让人安心。”
“遵命。”
医家祥瑞杏林春暖只在凤雒境内,其他地区的病患仍危在旦夕。宁燕在征询董道等人情况后,下令让各地交接病患,将他们全部送来王都医治。同时对加强边境的监控。
不允许外来病源流入。
“宁相,凤雒可还要继续封着?”
“一点点解封吧,先恢复民间往来交易,其他不动。危机还未彻底解除,不可掉以轻心。”封锁凤雒也是无奈之举,城内的人出不去,城外的东西进不来,宁燕压力也大啊。
“是,末将领命。”
宁燕补充:“官员家眷一律不得出。”
这些人还是要盯紧,不可松懈。
封锁期间,凤雒跟外界信息交流极少,只保持着最要紧的几条信息渠道,跟前线的沟通也是一阵有一阵无。沈棠隔三差五要询问凤雒情况,直到收到宁燕亲笔写的报喜密信。
只字不提压力,只道医署此次居功至伟。
同时还
至少要弄清楚他们做了什么梦。
那些医署医者怎么各个如丧考妣模样?
宁燕不提还好,一提众人脸色像调色盘一样精彩——包括对考试非常热衷的董道。
董道:“是大考。”
宁燕:“…大、大考?”
完全没想过的答案。
有杏林医士忍不住捂着眼睛:“那些病源果真毒辣非常,吾等将其引入体内,初时还能压制,数量一多就开始有些吃力…眼前不断产生各种幻影残像…不知怎的就发现自己坐在一张案前,桌案上摆着百丈长考卷…”
裸考啊,闭卷考。
监考老师比考生多。
其他杏林医士也跟他做了一样的梦。
宁燕咋舌:“百丈长的考卷?”
这考卷卷起来得多粗?
杏林医士:“…”
粗不是重点,重点是上面的字还非常小。
考题内容也都围绕着病源以及其他听过的、没听过的疫病,填空选择判断,题型五花八门。这让通过医家圣殿考核的杏林医士也束手无策,提着笔发呆,愣是下不了一个字。
下意识想扭头。
好家伙,放眼望去全是桌案。
整整齐齐不知多少张考桌。
每一张考桌配一个考生,左右考生还是熟人脸。刚想开口交流一下,脑袋挨了戒尺。
考场重地,禁止交头接耳!
杏林医士:“…”
这个梦是不是有些不对劲?
死手,快点答题啊。
一个个咬着腮帮子看着答卷抓耳挠腮。
考卷答完,红色蓝色的书摞成一人多高,从天而降砸得桌子都发颤。有人颤颤巍巍取了一本下来,发现每一本都有砖头那么厚。他们不太记得里面内容,但那震惊毕生难忘。
即便脱离梦境也还残留在灵魂上。
“…所以,看完了?”
宁燕猜测这些典籍都是医家圣殿中的宝贝,要是能记住带出来,康国医疗水平不知能突飞猛进几个档次。她平淡一句话就是杏林医士一生的痛:“宁相啊,你说的是人话?”
怎么可能看得完?
杏林医士跟文心文士有些不同,前者可没有后者将所见内容拓印丹府文心备份的作弊能力——对文心文士而言,只要能凝化文心,人均“过目不忘”。康国这么多杏林医士,也就方衍是文医双修,还有一个祈妙在努力路上。
为什么是在努力路上?
因为医家圣殿十五年是硬性规定。
杏林医士的记忆力只比普通人好一些,即便将内容拓印在诊籍上面也需要时时翻阅。
宁燕:“…”
有些可惜了。
正如宁燕猜测那样,关键时刻医家先贤出手帮了一把,董道他们才能安然无恙活着。
“诸君现在感觉如何?”
董道他们只是保住了性命,病源还在。
众人内视一番,纷纷摇头道:“无碍。”
这不是他们咬牙强撑,而是事实。
他们的身体似乎在不知道的时候发生了微妙变化,外表看不太出来,内视一番却能看到丹府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相当于成了行走的琉璃管,能容纳、禁锢病源而不危及他人。
这些病源在丹府表现很温顺。
只需偶尔投喂一点纯粹的天地之气就行。
而且——
他们能感觉到一股旺盛生机从病源内部溢出,这些生机跟丹府内部杏林接触的时候,一卷卷医书化作的杏树愈发生机勃勃,怎么看也不像是坏事。一呼一吸间,肉身更轻松。
董道以为就自己这样。
问了一圈发现其他同僚皆是如此。
“虽不知缘故,但似乎是好事。”
董道没有说出自己的猜测,也不敢说。
不管结果是好是坏,病源都是上个人类文明精英探索长生的成果。一点点病源都蕴含着令人咋舌的活力,这些活力不可控制,更超出了肉体凡胎极限,这才酿成了最终苦果。
如今看来——
丹府内的病源似乎被驯服了。
被驯服后的病源能发挥多大作用,董道不敢估测,能延续多少寿数,他更不敢妄谈。
一旦泄露,恐会引来灭顶之灾。
董道不打算永远埋藏秘密,怎么说也要等主上回来主持大局。她在,他主心骨才在。
宁燕看出端倪,但没追根究底。
“收到消息,病区病患都已醒来。若诸君尚有余力,烦请瞧一瞧,也好让人安心。”
“遵命。”
医家祥瑞杏林春暖只在凤雒境内,其他地区的病患仍危在旦夕。宁燕在征询董道等人情况后,下令让各地交接病患,将他们全部送来王都医治。同时对加强边境的监控。
不允许外来病源流入。
“宁相,凤雒可还要继续封着?”
“一点点解封吧,先恢复民间往来交易,其他不动。危机还未彻底解除,不可掉以轻心。”封锁凤雒也是无奈之举,城内的人出不去,城外的东西进不来,宁燕压力也大啊。
“是,末将领命。”
宁燕补充:“官员家眷一律不得出。”
这些人还是要盯紧,不可松懈。
封锁期间,凤雒跟外界信息交流极少,只保持着最要紧的几条信息渠道,跟前线的沟通也是一阵有一阵无。沈棠隔三差五要询问凤雒情况,直到收到宁燕亲笔写的报喜密信。
只字不提压力,只道医署此次居功至伟。
同时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