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出山脉(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什么叫“此间生灵好自为之”?  

在柳暗花明搭建的未来里面,主上遭遇了什么?那口棺椁躺着的人真是主上?  

满朝文武为何是那副青面獠牙模样?  

梦醒一瞬,万千思绪几乎要将褚曜挤爆。  

他连木屐都来不及穿,赤着脚就去找沈棠。甚至顾不上脚心的痛,直到看到活生生的沈幼梨,那颗悬在嗓子眼儿的心脏才落回原处。褚曜失态攥紧沈棠手腕:“主上!”  

“毕竟是还未发生的事情,一切都还来得及挽回。”文心文士那点儿力气对沈棠而言跟挠痒痒一样,弄不疼她,却能恰到好处让她知晓褚曜内心的不安,轻拍褚曜手背,她温声道,“之前几次柳暗花明,看到的危机不都一一化解了?这次也不例外。”  

褚曜说的内容实在惊悚。  

沈棠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应对。  

“无晦,你仔细说说柳暗花明内容。相信我,这世上就没什么难关是咱们君臣一心跨不过去的。”褚曜不松开手,沈棠只能用脚尖勾来一张马扎让他坐下,让人将军医喊来给褚曜看看脚心,那一串血混合着碎石泥巴,实在惹她心疼,“你能不信我?”  

褚曜下意识道:“我岂能不信?”  

他看着主上在这十几年创造太多奇迹,而主上本人的存在更是最大的奇迹!如果连她都无法相信,褚曜都不知道如何破这个死局。  

“信我,那就听我的话,坐下。”  

军医过来给褚曜脚心简单清洗上药。  

褚曜带来的消息过于惊悚劲爆,顾池几人注意力被转移,哪里还顾得上康时的梦?  

而沈棠心中也有怀疑——康时说自己梦境中出现通过啃咬传播病症的活死人,紧跟着褚曜的柳暗花明就预示王都凤雒等地即将发生死亡率极高的“瘟疫”,这不是巧合!  

两条线索都让沈棠忍不住想起上个人类文明末期爆发过的丧尸病毒,特征太相似。  

沈棠的心声清清楚楚落到顾池耳中。  

顾池心中咯噔,手指在掌心嵌出痕迹。  

令上个人类文明灭绝的丧尸病毒?  

当年跟北漠大战,顾池曾意外窥见了沈棠的梦境,在她梦中见证一个文明的陨落。密密麻麻如潮水的丧尸大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不咋相信神佛的顾池也忍不住在内心暗暗祝祷,千万千万千万,不能是丧尸病毒!  

上个人类文明七八十万万人口都被祸害到小猫三两只,蜗居一地苟延残喘,更何况是如今的世界?满打满算,大陆人口不到两万万。  

只是,似乎他越怕什么越是来什么。  

褚曜将柳暗花明给的警示详细道出。  

每一个细节都不肯放过。  

待交代完,所有人陷入漫长沉默。  

康时倒吸一口凉气:“无晦梦中见到的,似乎与我这几日梦见的情形类似,二者或许有什么联系?只是有一点我实在想不通,什么瘟疫连满朝文武都中招?你还说主上也出事?主上这般实力都出事,这世上还有幸存活口?”  

这瘟疫的源头在哪里?  

能不能趁着还未形成气候掐灭?  

顾池喃喃道:“也许…”  

康时耳尖扭头看他:“也许什么?”  

顾池勉强扯了扯嘴角:“也许在柳暗花明之中,主上不是出事了,是失望。”  

若真是上个人类文明的“丧尸病毒”重见天日,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类文明在内斗中,两次选择同归于尽——也有可能投放病毒一方的初衷不是同归于尽,而是自作聪明将其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又天真以为自己是最后赢家,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两次栽在同一个大坑。  

即便是神也会心灰意冷吧?  

顾池搁这儿伤春悲秋,下一秒就被沈棠丢出的花生米砸了额头,她没好气道:“顾望潮,你这是赤裸裸的污蔑,小心我将你告上刑部!你家主上是什么性格你不了解?”  

所谓失望就是弱者在推卸责任。  

而她,她只会用尽一切手段让事物变成她想要的样子,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乃至无数次。人一生不过百年光阴,而她有的是力气和时间!  

她要是在目的达成前撒手不管,那只有一种可能,是她管不了了,躺板板起不来。  

花生米不痛,但能让顾池打消猜测。  

他讪笑:“是池的不是。”  

康时不知这里头的弯弯绕绕,他只知道当务之急是要防范于未然。既然知道凤雒等地即将爆发“瘟疫”,首要做的就是阻拦,同时调遣各地医者以及草药,提前做准备。  

活死人能救就救,不能救就杀!  

不仅医者到位,兵力也要到位才行。  

“…凤雒人口稠密,要提前疏散调离。这种怪病爆发速度迅猛,先镇压封锁,再行治疗。治疗不行就灭杀,不能心慈手软!”康时此刻脑回路跟中部那帮人神奇吻合。  

治不好就直接封城!  

将病气捂死在一处地方,防止继续扩散。  

死一批人,总好过全死光了。  

康时在内心盘算眼下局势,沉重开口:“各地折冲府兵力不够,而中部盟军在我们手中吃了几次大败仗,此刻元气大伤,反扑的可能性不大。主上,要不将西南兵马撤回?”  

主力这边不能随便抽调兵马。  

动静稍微大一些就可能被敌人发现。  

康时说的西南兵马就是沈棠调拨给崔孝崔止,用来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