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新戏开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卢振南:“咳咳”

“夫人啊,毕竟是在京城,这样做有些太明显,还是算了吧,明日就让卢静姝进来,我倒要看看她要干什么!”

齐氏在心里翻个白眼,但是没有戳穿丈夫的打算。

这老头子死要面子,戳穿他指定要炸毛。

明天贵客上门,她的事情很多的。

没时间哄老头!

齐氏:“夫君真是思虑周详,那就按夫君说的办。”

卢振南:“夫人,毕竟是镇国公府来人,咱们还是要拿出卢府的气势来,不能让人看低我们。”

齐氏自动翻译:妹妹好不容易上门,一定要好好招待。

齐氏:“那是自然,我这就让人准备一些妹妹爱吃的东西,再把给镇国公府的节礼添一些。”

卢振南:“也不必如此隆重,咳咳,这几日我突然想吃鱼了,明日安排一些鱼吧。还有甜果子什么的,都来点。”

齐氏:知道知道,你妹妹爱吃这些。

齐氏实在忍不住,想要撩拨一下老头:“啊,老爷今天就有鱼,一会晚膳就给你安排上。”

“还是明哥儿特意托人采买的鲥鱼,为了保鲜还特意用当地的泉水养着,本想着等明日绮儿来了一起尝尝,这在冬日可是很难得的,既如此,今日就给你蒸上。”

“毕竟这个家可是全靠老爷你呢。”

卢振南老脸一红,老夫老妻的,他自然知道妻子是故意说给自己听呢。

卢振南:“咳咳,今天也没有那么想吃,就留到明日吧。”

齐氏:哼,再演老娘就不奉陪了。

齐氏:“好吧,那其他的我就自己安排了”

卢振南:“嗯嗯,夫人辛苦了”

……

卢静姝本来计划明日才和卢府有正面接触。

没曾想,今日就撞见了。

下午无事,卢静姝就带着几个孩子来街上逛逛。

京城到处张灯结彩,商贩们很多都等着年节这几日赚些钱,根本不会休息。

节日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奢侈的。

对于讨生活的人来说,节日远没有挣钱养家重要。

京城最繁华的街道,就是悦兮阁旁边的凤鸣街,这里的每间铺子为了迎接春节把店门口装饰的十分漂亮。

酒楼中也是热闹非凡,一些普通人家选择在今日外出用餐。

过年奢侈一把,去平时不敢进的酒楼点一桌菜,一家人慢慢吃着。

大年初一很少走亲访友,反而是新年这几日中最清闲的一日。

卢静姝带着几个小的去珍宝阁闲逛,就围观了一个十分经典剧目。

《两女争一钗,我眼瞎的未婚夫竟然帮着别人》

那个眼瞎的未婚夫不是别人。

正是我们的卢怀远小少年。

卢静姝的小侄子。

珍宝阁的一楼是自由选购,二楼以上都是厢房,需要什么会有人取来各种样式的让客人挑选。

当然,这些东西也更加昂贵。

卢静姝想给自己的嫂嫂和侄女各挑一套头面,正好几个女孩也都选选自己喜欢的。

荣世律和荣世真则是俩合格的背景板,喝茶吃点心,不吱声。

卢静姝几人都沉浸在买买买的快乐中时,武三娘派人过来传话。

卢静姝听完,颇有些一言难尽。

珍宝阁处理这种争端已经是非常熟练了,但是今日其中涉案人员,有卢静姝的熟人。

十几年未见的侄子。

武三娘和卢静姝的关系在这,会考虑卢静姝的看法也属于正常。

卢静姝对自家便宜哥哥的熊儿子也有些了解,上次捣毁荣云澜董洋小团体时,这个侄子就因为被亲爹打了一顿,躲过一劫。

他的确不参与,但是他喜欢凑热闹,京城各处小聚会,都有他的身影。

卢静姝准备去探望大哥自然也让余氏把知道的讯息都同步一下。

其中“卢怀远”的含量极高。

他和未婚妻的爱恨情仇更是在京城流传甚广。

今日过后,这个故事又会增添新的章节。

卢怀远的未婚妻是直郡王的孙女,就是悦兮阁第一位客人,齐宝珠的女儿元紫晴。

本来去年12月就该大婚了,愣是因为这小伙子的骚操作,婚约差点没取消。

就这,原本的婚事也搁置了,就保留这一个婚约,没人再提办婚礼的事。

至于为啥不取消,这是先皇赐婚,哪能随意取消?

卢怀远也是个混不吝,不能取消也没关系,大不了我一辈子不娶妻。

见到那姑娘就没个好脸色。

偏偏这姑娘从见到卢怀远第一面就对他情根深种,不在乎他的冷言冷语,依旧捧着一颗芳心给人家。

卢怀远有喜欢的姑娘,正是静郡王的孙女元梦荞。

这个元梦荞可不是一般人,在京城盛名远播,是这一代贵女中的佼佼者。

文采斐然,知书达理,容貌倾城。

而元紫晴和她娘一样,是个风风火火的姑娘,喜欢富贵的东西,长相讨喜,但是,不是现在少男们心中那种女神形象。

卢怀远说是魏子清找他,其实是他们一帮小孩聚在一起。

鄘朝男女之间限制不大,未婚男女的聚会也是有的。

今日这群人就在珍宝阁聚到一起,是的,珍宝阁不仅卖东西,还有场地可以让这些公子小姐们聚会。

不然怎么说人家武三娘脑子活络呢。

元紫晴则是跟着直郡王府的几个姐姐妹妹来玩,过年每个孩子都会小赚一笔,她们就约着出来玩,顺便买些首饰。

原本是各自在不同的厢房,相安无事。

结果,元梦荞提出想挑选一些首饰,这些公子哥自然没意见,她身边的也都是自己的手帕交。

把服侍的人叫来,发现她们想要的,隔壁正在挑选。

那是一套工匠新做出的簪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