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回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陶少侠脾气好…”  

天鸣方丈听到陶玉接下来洽谈的‘合作’问题,脸上表情也有些僵硬。  

感受到体内刚刚被压制,但还未被拔除的那一缕精纯真气,又看到地面那两半的大雄宝殿牌匾,心底犹如五味杂陈。  

你管这叫脾气好?  

“贵寺尚未死伤一人?不是吗?换其他有我这等实力的开拓者,全部降服然后喂下控制的药物,你们还不都得乖乖就范?”  

陶玉这次是真没纯吓唬这些大和尚了。  

开拓者的确就是这么一种尿性!  

一群内城开拓者带着一些精锐外城人,合作攻入少林,刷了这个副本,杀的杀抓的抓,然后靠着‘快乐’之类的药物控制,并不是不可能发生。  

有能力抵挡子弹的和尚才几个?而且内力很快就会被消耗掉。  

再加上肩抗炮之类的东西,这群和尚根本无法招架。  

或者说如果他们知道了少林的价值和七十二绝技的修行难度,几乎是必然会发生!  

“控制的药物…”  

天鸣方丈神色一变。  

这并不是不存在的东西,以后的三尸脑神丹、豹胎易筋丸,还有以前灵鹫宫的生死符,这对天鸣方丈而言并不是不能理解。  

“阿弥陀佛,陶少侠说你能上达天听?”  

天鸣不愧是能当方丈的人,敏锐的捕捉到了之前陶玉透露出的一些关键信息,让陶玉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没错,一段间内在这边负责开拓的最强者,我是能联系得到的,甚至有机会求她来主持技能的传授事宜,其实就算以我的实力,也压不住这等利润。”  

陶玉半真半假的说到,让天鸣陷入了沉思。  

这对于少林来说并不陌生,朝代更迭他们经历过多次,都成功过度。  

没有千年王朝,但有千年世家!  

少林寺某种程度与世家又有何异?  

为什么会送五千石粮食给霍都?  

是粮食太多吗?还是真的佛渡有缘人?  

还不是因为识时务!  

“如果你真能请动那位的话,那老衲也不是不能让少林做出改变。”  

天鸣方丈并没有嘴犟。  

世界都发生了改变,北边的巨人已经实锤,而关于深渊和东海天渊这种能够查证的消息,对方不至于瞎说。  

再怎么对方强大的实力,以及那种可怕的兵器,都是实打实的。  

直接打碎了天鸣的世界观。  

提前被陶玉打服震慑,再回头来晓之以理,陶玉就发现这群本来很顽固的臭和尚,真的很讲道理。  

而合作的事虽只是暂定,还未正式谈妥。  

但起码七十二绝技的问题是已经妥了!  

这是‘等价交换’,可并不是陶玉抢的。  

有这一层遮羞布在,少林和尚们也很是爽快。  

七十二绝技的副本,陶玉都直接打包拿走。  

除此之外,他还成功找到了《楞伽经》中的九阳神功,以及得到了少林的《易筋经》。  

这让陶玉直接安顿训练兵团的人帮忙去分发一些少林拿出的粮食给难民,锻炼他们的口语能力,一边也直接在少林厢房开始进行简单的研究。  

“易筋经倒是不太适合,可惜了…”  

陶玉如今已非内力小白,有着熬老头得来的知识,以及九阴真经熟悉到现在,他能够判断出两本顶级内功心法的不同。  

易筋经和九阴真经有着很大的重合之处,主打的就是一个‘精纯’,没有练过不好分两者高低,但一佛一道,最终路线却大相庭径。  

“但九阳神功应该是可以兼修,不过还有一些小问题要解决。”  

本来九阴真经和九阳神功一听起来就是对冲的东西。  

可实际却是不然。  

九阴真经的根本法是北斗,本也是一种阴阳相济的纯粹道家内力。  

而九阳神功至刚至阳,但最大的特色还是那种连绵不绝的恢复能力,能让内力生生不息。  

“不过虽可以并行,但两种真气都同样霸道,没有居中的调和手段也不一定是一种增益。”  

陶玉心中思索。  

他倒是不怕经脉受损,可如果调动之时会出现干预,也真不一定11大于1。  

“这种调和之法,除了还没创出的太极拳外,应该就是乾坤大挪移和斗转星移了,下次过来可以考虑。”  

陶玉随手将秘技丢进了影子里,随后站了起来推门而出。  

这两個价值最高的武学,一个有冲突,一个暂时不好学,那陶玉来都来了一趟,总得给自己也添点。  

最后他选择了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两个。  

一个自然就是金刚不坏神功,另外一个则是拈花指。  

金刚不坏神功不必多言,哪怕有了妖化,陶玉都依然觉得自己防御力不够。  

万一被偷袭打死了太冤了,必须还得增加容错。  

而拈花指则是陶玉精挑细选出来的一门指法,主要是想要与弹指神通完成联动。  

拈花指主打的就是一个隐蔽和轻柔,本身也能隔空释放劲力,当初鸠摩智用来交换六脉神剑的三道指法之一,几乎看不到出手动作。  

而指力的加强又毫无疑问能增强弹指神通。  

这可是能将自己诸多能力都融会贯通的发射机器。  

少林寺对于七十二绝技的传授有着很高的要求,但这也同样造就了另外一种很难得的情况。  

那便是达摩院里苦修的武僧,大多数都只专精一门绝技,少数才会兼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