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交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陶师弟的天赋好生了得…”  

五天后,郭靖看着陶玉已经完全掌握了降龙十八掌的招式入门,脸上表情也甚是惊讶。  

当年郭靖学降龙十八掌的前十五掌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虽然一直都说郭靖愚笨,但其实他的习武资质却是不差,当初又有全真教的内力加持。  

洪七公还夸过他‘这就是了,否则你短短一个多月,怎能把我的‘降龙十八掌’练到这样的功力。’  

而后面三掌则是在郭靖有了基础后,一夜之间就传授完毕并能用于实战!  

但陶玉降龙十八掌从零开始,甚至系统的学习武功也就半个多月,却是花了五天的时间就完全掌握了降龙十八掌的每一招,这不单单是郭靖,黄蓉和黄药师也是有些惊叹的。  

“玉儿虽之前先入为主,有着万流呼吸法的思想烙印,内功心法起步较慢,但这种外门招式功夫学起来却着实超乎为师的预料。”  

“哪里,我之前所学最重气血和肉身,对于招式的把控还是有点心得的。”  

陶玉对于能这么快学完降龙十八掌,也是颇为有些惊喜。  

因为二次神化的桩功解锁了自身身体的一些姿势难度,所需补全的仅仅就是内力的运行手段。  

在神化了北斗之后,九阴真经所带来的那种精纯真气,在冥想术的调动下当真是如指臂使,上手起来自然是快。  

之所以花费了五天,也就是亢龙有悔这一招的要领一直把握不稳。  

就算陶玉自己没学之前,也知道亢龙有悔的特性,是有余不尽。  

内力凌空而击是无法收回的,就算是顶级高手也不可以肆意妄为,最持久的方式还是近身肉搏,让内力处于经脉之中。  

程立雪这样使用武器,其实就是内力不足的尴尬。  

而亢龙有悔便是内力打出丈外三分还能不离手掌控制,必要时还能收回部分叠加到下次攻击,明明能凌空而击,却又能减少损耗。  

难怪是降龙十八掌里最常用的招式,因为的确好用。  

但同样的,要掌握住精髓,却也有相应的难度,陶玉反复请教了几次。  

等到掌握了这一招后,后面便是一路坦途!  

降龙十八掌整体来说,每一掌都是单独计算,愿力四百到八百不等,其实和万流五形单独一形也差不多,主要是招式击法。  

以一次神化的性价比而言,全部神化一次肯定是没问题的,不同的招式可以应对不同的场景,到时候临场发挥,信手拈来。  

但二次神化肯定都得打问号,只有价值八百的亢龙有悔和可以推出气墙防御的见龙在田可以勉强开始排序,还是相当靠后的那种。  

等自己真富裕了可以尝试,其他的肯定就是一次神化就到头了。  

甚至要排在鹤形之后。  

“一切还是以自身强大的根本为主,攻击技法也是靠自身的实力而来,根据不同情况因地适宜的变招,只要自己足够强,一套太祖长拳都能把人打成沙雕。”  

陶玉心中有着感悟。  

其实一次神化就已经够强了!  

这几天越是练习,陶玉越是感到了自己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  

降龙十八掌注重气势,和拳意搭配简直是如虎添翼。  

一次神化的效果,几乎都有附带与拳意联动的精神侧威压与信手拈来的控制加成。  

“我妖化后有些许龙形,再施展降龙十八掌,真的是有点手痒啊。”  

陶玉其实也有些蠢蠢欲动。  

北斗真气随着陶玉的经脉运转,在他冥想术加持的操控下,着实变化随心,连带的对降龙十八掌的掌力操控亦是得心应手。  

明明亢龙有悔也只有lv1,可在陶玉手中却是忽强忽弱,忽吞忽吐,明明至刚至阳的掌力中却又多出了一丝阴柔感。  

“九阴真经不愧是道家绝学,神化后的精纯真气继承了本身的优点,阴阳相济包罗万象。”  

陶玉沉浸在练功的余韵中,旁边众人也不再打扰他。  

半响后,才是由陶玉主动开口道“想请姐夫指教一二。”  

陶玉对着郭靖拱了拱手。  

“好,正好我对万流五形也有些许尚未理解之处,还请师弟不吝赐教。”  

郭靖本身资质并不差,浑厚的内力支撑和自身掌法修为摆在这里,陶玉五天学完了降龙十八掌,郭靖也同样将万流五形以及万流呼吸法都已学完入门。  

易筋锻骨篇可同样是改善资质的法门,对郭靖而言,也无需什么桩功等级基础,轻易的就可以上手入门。  

虽然才算是刚刚入手,但郭靖其实已经能够感受到万流五形对他的增益。  

哪怕还未催生劲力,可靠着本身的体魄和身体,已经拿住了气血。  

这对本就以阳刚为主的降龙十八掌,已经有了足够的增幅效果。  

随着两人的约战,很快现场其他人就自动的让开给他们两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而黄药师则是拍手称快的说道“妙哉妙哉,当初老叫花让靖儿击败了我的徒儿,这次可得找回场子了,不如你们各自使用对方所传授之武学可好?”  

黄药师显然对当初郭靖的事还有些耿耿于怀。  

让旁边的黄蓉又开始当漏水小棉袄了“多久之前的事了,您还一直记得啊。”  

陶玉和郭靖,似也并不在意这個提议,当下陶玉隐约摆出了降龙十八掌的见龙在田,稳稳的做出了防守之势。  

而郭靖则是摆出了虎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