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 开启(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庭之物,就价值而言接近神兵,若自身修行初窥门径,结合所得,观此无字之碑时会有感悟。  

“昔日本朝太祖,便是观‘无字之碑’将《惊世书》转化成了人道武学,可在众生之力的加持下修行更快。”  

老皇帝刚刚说完,陶玉就听到了那些世家子弟突然的小声议论。  

“竟然如此大方!”  

“‘无字之碑’乃皇家密宝,价值连城,从未让外人观看!”  

“这,本次倒是来得值了!”  

“真是让人期待。”  

“托洪公子的福了…”  

不少人眼中都带着惊喜之色,没想到还能遇到这等好事。  

一块石碑从老皇帝手中直接飞出,迎风而长重重的落在了林园中间。  

这石碑样式古朴,表面布满了细细裂纹,上面空无一字,连花纹都没,但感觉幽深如海,难见其底。  

陶玉远远一看,也感受到了这无字碑文的玄奥,似乎其本身便沟通大道一般。  

“九幽深处、九重天顶层,都是彼岸都得亲自抵达才能知晓其中变化的大道之地,这石碑恐怕真来自于九重天,某件九重天被打破后蕴含道韵的物品?”  

陶玉心中有些猜测,当初魔主伐天之后,彼岸的魔主被天帝单杀,但随后天帝似引来了诸多彼岸围攻,九重天都被打碎,却也不知具体发生了什么。  

这件物品可能便是当年遗落下来的什么…  

如果大晋皇帝,是其他什么时候拿出这无字之碑,现场那些世家和宗门代表恐怕也会有所怀疑。  

因为以前可一直没有这么大方,就算顶级世家有资格交换,但想要观摩碑文也得付出不小的代价。  

可这次本来就是和陶玉交换而来,家族和宗门的年轻小辈可以白嫖,自然也是乐得如此的。  

许多世家代表心中都还想,这皇家倒是大气,由其主持这次交换其实也挺好的。  

而虽这碑文是主要用来和陶玉进行交换的,但拿都拿出来了,现场的年轻人也安排排队进行了感悟。  

不少人都略有所得,周身异象缠绕。  

特别是倒数第二的‘狂刀’苏孟,感悟之后竟然硬生生又在这碑文上添上了一缕裂痕。  

这直接将原本大气的皇帝,吓的够呛。  

生怕这密宝毁在自己手上。  

“看来这东西不太结实啊,感悟还可能导致破坏的。”  

陶玉调笑了一句,便也不给皇帝反应的时间,自己直接落在了那无字之碑面前。  

一道道玄奥的道韵开始与陶玉发生共鸣,本来陶玉就靠着自身惊人算力,还有神化的人道权能融入了《人皇金书》。  

这石碑对于他这境界,本来效果是一般才对。  

但陶玉却硬生生在这石碑之中,看到了一棵大树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过程!  

宛若世界树的成长,撬动着他体内本来就有着构造的卡巴拉生命之树。  

“唔,世界之树,大道之树,这本也能成就自身洞天的支撑核心,顶天立地…”  

陶玉自己有神国,和天仙洞天相互映照。  

现在更是开始将人道之力融入其中!  

开始孟奇感悟到了一式开天辟地,就已经让整个石碑出现了裂痕。  

而陶玉这边也加速了道韵的感悟后,下一刻布满了裂痕的无字石碑,竟然直接破碎!  

本来开始无字之碑出现裂痕的时候,皇帝就已经想要心疼的收回。  

结果陶玉非但不怜惜,还站起来蹬。  

效果虽然相当不错,但也让这本就破损的无字之碑崩坏破裂。  

看着眼前那一地的碎石,赵明宇也显得有些发呆。  

虽这次拿出无字之碑,就是想要拖延更久的时间,转移注意力,为原本的齐王赵无言突破争取时间。  

可他也没想过,家传宝贝会坏啊!  

这一下可就心疼坏了。  

这本来可是皇家的根基之一,丝毫不比传世神兵要差,就效果而言甚至更好!  

神兵一年能动用几次?  

但这无字之碑可是能不断让弟子感悟的!  

赵家借助这无字之碑,借助人道之力,足足有着两位半步法身,而且宗师高手也不缺。  

还能笼络其他如司马石这等高手,这是底蕴啊!  

一时间本来因为失去皇位就有些反噬的赵明宇,只感觉眼前一黑。  

就算赵无言成功突破法身,这代价也还是太过惨痛了…  

“噢,我就说这东西可能不太结实。”  

陶玉细细品味着之前的短暂顿悟,收获还真算是不小。  

如今整篇《人皇金书》已经完全的融会贯通,和自己完成契合!  

人道之力的把控如臂指使,连人皇剑似乎沟通都清晰了几分。  

这让陶玉也看了赵明宇一眼“既然如此,那便传一道翻天印真意给你进行补偿。”  

一边说着,陶玉抬手吸起了一枚无字之碑的碎石到手中,注入了足够感悟四五次的真意传承后,便甩手到了赵明宇案前。  

“两清了。”  

陶玉的话,让原本赵明宇表情一呆,愣愣的看着眼前桌案上的真意传承石块。  

“真意传承?!你竟然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一门法身绝学?”  

赵明宇的话,亦是让现场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说掌握法身绝学的皮毛,强行提前催动。  

开窍时就有一些天骄掌握,比如江芷微、孟奇手中都有。  

可掌握皮毛,和能娴熟的留下真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